面值两元的纸币出现和消失的原因是什么?如题 谢谢了

如题所述

2元券出现于1955年第二套人民币发行时,至1999年停止发行,共历时55年。

2元券一直是个比较尴尬的面值,从上世纪60年代第三套人民币发行的时候开始算起,2元券因为应用不多,印刷量是所有面额中最少的。从银行每年回收不堪使用的旧币的统计量来看,2元券回收量也是最小的。从一个侧面说明2元券在民众生活中应用不多。作为零钱,它没有1元券应用广泛;作为大面额,和5元、10元和上世纪80年代之后出现的50、100元又毫无竞争力。随着通货膨胀的因素,2元券的购买力不断下降,地位日益尴尬。

最终,在2000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五套人民币的20元券,取代了2元券的地位。

其实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的货币都取消或实际上取消了2元纸币面额。如欧元2元、英国2英镑为硬币,美国2美元象征性发行,发行量极少,流通量远不及1美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7-21
央行在1999年7月1日发行第五套人民币时就明确,第五套人民币共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和1角八个券种,并根据优化币种的原则,停止发行2元和2角这两个券种。

因为2元、2角作为小额货币的作用逐渐弱化;同时,10元面额的货币逐渐承担起找零的角色,客观上需要介于50元10元之间面额的纸币。所以,与第四套人民币相比,第五套人民币增加了面额为20元的纸币。

最主要是:贰元贰角在使用过程中流通率不高,而印刷成本却很高,每年银行从回收的旧币种可以看出来贰元和贰角的残损币是最少的,所以央行也在2005年之后对2元和2角的币种“只收不付”,最终退出了流通领域。
第2个回答  2014-07-21
通货膨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