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学生对老师的爱慕之情

如题所述

1、真心诚意的沟通

青春期学生的心理是比较脆弱的,在谈话过程中,教师不可使用过重的言语或过分的行为。教师的态度应该是温和的,要发自内心地理解学生的恋师行为,主动与其沟通。

2、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

对部分学生来说,产生恋师现象可能使因为平时生活比较闭塞、比较单调。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多培养自己的兴趣,充实生活,从而让他们将注意力转移到有意义的事情上去,并从中获得乐趣。

学生具有冲动性,他们的热情通常都只有“三分钟”,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多培养他们各方面的兴趣,放他们的生活充满乐趣时,可能很快就会遗忘对教师的那份不同寻常的感情。

3、鼓励学生多交朋友

由于学生看问题存在片面性、盲目性,因而容易钻牛角尖,非得把教师对他们的关心看成是不一般的感情,从而对教师产生非常的“爱慕之情”,还觉得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教师对他们是最好的。

处理学生对老师的爱慕之情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学生独立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包括学习和生活各个方面。

可能学生无法一下子做到所有的事情都由自己处理,教师额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他们定出阶段性的目标。其次,与家长联系,获得家长的配合,让学生渐渐学会情感上的独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1. 真心诚意的沟通

青春期学生的心理是比较脆弱的,在谈话过程中,教师不可使用过重的言语或过分的行为。教师的态度应该是温和的,要发自内心地理解学生的恋师行为,主动与其沟通。沟通时,可以分一下几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与学生联络感情,取得学生的信任,让学生感觉到他的行为得到了理解,从而能对教师敞开心扉,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谈话。

第二个阶段,可以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会喜欢老师,或是为什么认为老师很好,以了解学生产生恋师现象的原因。并通过比较,让学生感受到在自己的身边关心爱护自己的人还有很多,自己喜欢的人也有很多。

第三个阶段,了解学生对“爱情”的认识,通过对话让学生了解到,爱一个人不仅仅只是喜欢那么简单,还需要承担责任,而在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时不可能做到的。他们与那些同龄人就像是乘坐在同ui班次的乘客,不停地向目标前进,如果因为贪恋路上的风景甚至是“水月镜花”而提早下车,那么他们只能等下一班车,这样他将永远比别人晚一步到达目的地,甚至有可能再也达不了目的地。让他们认识到,人在每个阶段都有必须完成的任务,而现在的任务就是学习。

2. 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

对部分学生来说,产生恋师现象可能使因为平时生活比较闭塞、比较单调。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多培养自己的兴趣,充实生活,从而让他们将注意力转移到有意义的事情上去,并从中获得乐趣。学生具有冲动性,他们的热情通常都只有“三分钟”,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多培养他们各方面的兴趣,放他们的生活充满乐趣时,可能很快就会遗忘对教师的那份不同寻常的感情。

3. 鼓励学生多交朋友

由于学生看问题存在片面性、盲目性,因而容易钻牛角尖,非得把教师对他们的关心看成是不一般的感情,从而对教师产生非常的“爱慕之情”,还觉得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教师对他们是最好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多交朋友,让他们对周围的人都能敞开心扉,用真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对那些不善于言辞的学生,开始时可以建议他们交一些笔友,引导他们多与父母沟通,学着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讲给父母听。因为,你怎样对待他人,他人就会怎样对待你。慢慢地他们会发现,身边有很多关心自己、喜欢自己的朋友。况且,同龄人之间往往又更多的话题,他们有可能会渐渐觉得与同龄人交朋友可以更开心,获得更多的益处。还会认识到其实老师对自己的好,并不是很特殊,只是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爱护而已。总之,多交朋友既可能让学生变得开朗,又可以使他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4. 帮助学生学会独立

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学生独立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包括学习和生活各个方面。可能学生无法一下子做到所有的事情都由自己处理,教师额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他们定出阶段性的目标。其次,与家长联系,获得家长的配合,让学生渐渐学会情感上的独立。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4-17
要好好的教育一番
第3个回答  2014-04-17
。。。。注意……格式追答

已经不是格式的问题了吧- -

第4个回答  2014-04-17
只能说祝幸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