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张自忠战死前是不是曾经做过汉奸?

据说他曾经是汉奸。

张自忠没有做过汉奸。

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在山东临清出生,曾经担任过国民党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和陆军中将,被授予二级上将衔。

张自忠是中国著名的抗日将领和民族英雄。曾经先后参与过临沂保卫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等著名战役,在1940年与日本军队在在襄阳的战争中牺牲。

虽然张自忠是国民党的著名将领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中央人民政府还是追认了张自忠为革命烈士,2009年的时候张自忠还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扩展资料:

北京除了有名的张自忠路外,还有张自忠将军的故居,《北京的胡同》说:他在北京西城区西安门大街南边的光明殿胡同内有一故居。但在府右街展宽前,此地称为东椅子胡同与西椅子胡同,张将军故居即位于西椅子胡同。

张将军殉国后,自幼随张将军生活的侄女张廉瑜,于1947年于故居创办了自忠小学。府右街展宽时,东椅子胡同被拆除,位于西椅子胡同内的张将军故居东院亦被拆除。所幸留下了张将军住过的卧室、书房与盥洗室。

1988年,有关部门在院内安放了纪念碑,碑文用周恩来1940年在重庆为张将军所致悼词: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我抗战军人之魂。其书房已辟为张自忠将军生平展室。

据考证,1946年6月,冯玉祥提议:在北平市选三条道路或三个城门以纪念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三位将军,这三位恰好都是冯将军的老部下。

一个月后,北平市临时参议院提案函请市政府实施命名方案。大概是为了促进命名方案的实施,冯玉祥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名义发起。

于1946年7月28日为同日殉国的佟、赵两将军在北平中山公园举行两将军殉国九周年公祭,会后至柏林寺和龙泉寺起灵,将二位将军重新安葬于香山佟将军的故居之侧和卢沟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自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28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时,张自忠在北平卧床治病,高级官员中惟有北平市长秦德纯主持工作。蒋介石议和,平津舆论界一度认为张自忠为“汉奸”,其实张自忠没有责任。

报纸上称他“张逆自忠”、“自以为忠”、“张邦昌之后”,甚至称他是“华北特号汉奸”。在南京街头上,还贴出了张自忠搂抱着日本女人的漫画,攻击、侮辱张自忠的标语。

张自忠在北平共维持了八日,便辞去代理职务。后来在美国友人的安排下于9月上旬秘密离开北平。离开北平后,张自忠在南京蛰伏了一段时间,一直不受待见。

在济南时咆哮着要抓“汉奸张自忠”,秦德纯颇费一番口舌,才把愤怒的学生骗下火车。这件事,对张将军的刺激极大,让他清醒地知道了自己的公众形象。

扩展资料:

1940年5月,日军为了控制长江交通、切断通往重庆运输线,集结30万大军发动枣宜会战。1日,张自忠亲笔昭告各部队、各将领出战。

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一昼夜发动9次冲锋。张自忠所部伤亡人员急剧上升。5月16日张自忠自晨至午,一直疾呼督战,午时他左臂中弹仍坚持指挥作战,力战而死。

部下多次劝张自忠退走,均遭到坚决拒绝。1940年5月16日下午4 时,一代抗日名将张自忠身中6枪、壮烈殉国。

张自忠牺牲后,日军感佩其忠勇,列队脱帽向遗体敬军礼。日军盛殓将军遗体,葬于土坡上,坟头立一木牌,上书:“支那大将张自忠之墓”。

蒋介石得知张自忠殉国后,立即下令第五战区不惜任何代价夺回张自忠遗骸。与日军激战后,18日上午张自忠遗骸运抵三十三集团军总部,将士痛哭相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张自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2-06
张自忠曾背负汉奸罪名 战死才洗脱过程希望对你有帮助  在中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中,中国牺牲了唯一一位将军级的人物,他就是张自忠。在1940年战死沙场之前,张自忠很长一段时间背负“汉奸”的恶名,被舆论抨击,被学生逼到厕所,被蒋介石撤职,最后战死才洗脱罪名。   离汉奸只有一步之遥   张自忠1935年被任命为察哈尔省主席,并率第三十八师移驻平津,三十八师共计11个团,兵力近三万人。1936年6月,张自忠改任天津市长。但作为天津市长,张自忠不得不与包括日本在内的19国驻津领事周旋。   由于二十九军在平津和日军胶着对峙已经有两年,其间冲突事件不断,但都得以政治解决,因此从上到下麻痹大意,对日军的频繁活动缺乏重视。另一方面,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认为平津地区日军以区区三万人无法和十万之众的二十九军对抗。   为了控制宋哲元,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田代1937年3月底以天皇生日为由,邀请宋哲元组团访日,费用由日人支付。宋哲元不愿意去,他说:“我作为一把手要是去的话,日军就会谈修铁路、要长芦盐场、煤矿什么的,各种权益如航空权益,就是掠夺华北资源。”在二十九军将领里面,张自忠比较稳重,宋哲元就派他去。   张自忠率团1937年3月访问了日本。在日本期间,日方曾提出“中日联合经营华北铁路,联合开采矿山”的要求,要求张自忠在中日经济提携条约上签字。张自忠拒绝,并决定提前回国。消息传出,一时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南京政府先是缄默,继而大加指斥,《中央日报》更是长篇累牍地抨击。   宋哲元处于蒋介石和日本人的双重压力下,以“为先父修墓”为由,请假回老家。蒋介石批准了他的请求。而张自忠访日尽管没有签订任何协议,但他离“汉奸”只有一步之遥。   三十七师打,三十八师看   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由,1937年7月7日进攻北平附近的宛平城,发动卢沟桥事变。二十九军官兵击退了日军,何基沣率领的第一一○旅增援部队已经赶到了八宝山附近。鉴于后路有被抄袭的危险,日军暂时停止了进攻。   日军7月9日凌晨3时称失踪日兵业已归队,提议谈判。中方谈判代表北平市长秦德纯、冀察政委会委员张允荣与日方谈判代表松井太久郎、和知鹰二、今井武夫和寺平忠辅在北平谈判。同时,日本华北驻屯军参谋长桥本群和张自忠也在天津谈判。   谈判达成停战协议,但日本不愿在书面协议上签字,只是个口头协议。其实日军并不打算认真履行协议,在二十九军放弃了继续进攻的有利时机时,日军则暗地调兵遣将。秦德纯事后才明白:“详察日方之要求停战,其目的在向其国内作虚伪宣传,说日本如何受中国军队之迫害残杀,作为调动大军侵略之口实,实为缓兵之计。”此后,中国守军则渐处于劣势。   日本内阁指示华北驻屯军于10日向冀察当局提出交涉,冀察当局表示同意,并派张自忠为交涉负责人。张自忠不肯答应惩处“肇事”负责人,对于撤退卢沟桥附近军队的问题,也只是主张换部队而已。   宋哲元7月11日晚从山东返抵天津,此时他与张自忠一样认为:“目前日本还不至于对中国发动全面战争,只要我们表示一些让步,局部解决仍有可能”。但时间一天天过去,局势仍不明朗。   张自忠7月24日晚曾对天津交通银行行长徐柏园说:“混蛋的日本人,当然要杀尽他们才痛快!”但过了片刻,他又摇摇头说:“但如若仍有一线的希望,目前总以弭患为是。”   张自忠力求就地解决事变的态度使舆论界对他的误解进一步加深,在一般人看来,张自忠是主和派代表人物,平津舆论界乃至二十九军当中都流传着“三十七师打,三十八师看”的说法。   华北特号汉奸   日本政府决定7月27日第二次增兵华北,令日军精锐第五、六、十师团由日本本土向中国平津一带输送。当晚,日军向二十九军发起全线进攻,南苑、北苑、西苑、通县等地战斗激烈。   宋哲元7月28日决定率二十九军撤退到保定,并决定留下张自忠与日本人周旋,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北平绥靖公署主任、北平市长都由张自忠代理。当晚九时,宋哲元、秦德纯以及二十九军总参议张维藩等人出北平西直门,转赴保定。临别时,张自忠对秦德纯说:“你同宋先生成了民族英雄,我怕成了汉奸了。”   在代理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后,张自忠立即改组了冀察政务委员会,把张允荣、张璧、潘毓桂、江朝宗、冷家骥、陈中孚、杨兆庚等人增加到委员行列,并任命潘毓桂为北平市警察局长负责对日交涉。而这些人,大多是亲日派,张自忠的汉奸名声越来越臭。并且又有传闻,张自忠赶走宋哲元,在沦陷区北平与日本人合作。   全国各大报刊发表文章,痛斥张自忠张的“卖国变节”行为,其中有十分醒目的大字标题,如《自以为忠》、《张邦昌之后》、《张自忠接见松井后,北平城门大开》等。张自忠被认为是“华北特号汉奸”,报纸上一律称他“张逆自忠”。就连南京政府军政部派驻北平的简任参事严宽,致电军政部长何应钦的电文中也说张自忠是汉奸。 “汉奸”的隐衷和气愤
  多年后,国民党将领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到:“外界不明真相,均误以张氏为卖国求荣的汉奸。”其实,这种谣传从张自忠率考察团从日本返回时就开始了,有人说张在日时与日方订有“密约”,日方赠其巨款,并送了一个日本美人给他。   对于这段历史,冯玉祥在《痛悼张自忠将军》文中予以澄清,他说:“民国二十五、六年的时候,华北造成一个特殊的局面,他在这局面下苦撑,虽然遭到许多人对他误会,甚至许多人对他辱骂,他都心里有底子,本着忍辱负重的精神,以待将来事实的洗白。……在北平苦撑之际,有人以为他真要混水摸鱼。当时我就说,他从小和我共事,我知道他疾恶如仇,绝不会投降敌人,后来果不出我所料。”   宋哲元撤离北平前夕,给北平留下两支部队,即留在城外北苑的独立第三十九旅和留在北平城内的独立第二十七旅。独立第三十九旅是张自忠的三十八师的部队,旅长阮玄武29日企图背着张自忠把三十九旅拉走投靠日本,不料被官兵所阻。阮玄武又与日本人里应外合,将第三十九旅解除武装,改编为伪保安队。这一倒戈背叛张自忠倍感气愤。   在日伪的威逼和舆论的指责之下,张自忠在北平勉强维持至8月6日,见事已无可为,张自忠秘密住进了东交民巷德国医院,同时通过《北平晨报》发表声明,宣布辞去所有代理职务。8月8日,日军举行大规模入城式,北平落入了日军掌控之中。   张自忠9月7日清晨坐着一位美国商人的汽车,离开北京,到达天津。9日晚8时,张秘密来到英租界66号路,与家人告别。9月10日,张自忠离开天津,13日抵达济南。蒋介石下令将张自忠押解南京。   10月7日,张自忠在秦德纯和山东省政府委员张钺的陪同下,动身南下。此时,宋哲元正在泰山休假。张自忠路过泰安时,上山与宋哲元晤面。京沪各报驻济南记者得到消息,在济南拍出电讯:“张逆自忠今日解京讯办。”连张乘坐的火车班次都披露了出去。火车到了徐州,出了麻烦。火车到徐州刚进站,秦德纯看见车站上围了许多学生,打着白旗,上面写的好似有张自忠的字样,就劝张自忠到厕所躲一躲。   张自忠开始不肯躲避,秦德纯于是把他推进厕所,将门扣住。不久,一群学生冲上车来,声称搜查汉奸张自忠,经秦德纯费了一番唇舌,算是把学生们劝下车。就在张南下赴宁的路上,南京国民政府下达命令,以张自忠“放弃责任,迭失守地”,将其撤职查办。   10月10日下午3时许,张自忠由秦德纯、张钺陪同,来到南京四方城拜见蒋介石。蒋介石说:“你在北方的一切情形,我均明了,我是全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一切统由我负责,你要安心保养身体,避免与外人往来,稍迟再约你详谈。”   秦德纯问蒋介石对张如何处理,蒋介石说:“现在舆论反应很大,他的身体、精神都不好,先在南京休养一段再说吧!”秦德纯北返后,经与宋哲元商议,立即以宋哲元的名义给蒋介石发了一封电报,请其准张自忠张归队。但不见音信。   以死洗清汉奸罪名   当时中日之间正在上海一带进行淞沪战争。二十九军南撤后,被扩编为第一集团军,宋哲元任总司令,冯治安副之。关于五十九军军长的人选,蒋介石曾考虑秦德纯。但该军是由张自忠一手训练的,除了张自忠本人外,谁也带不了。11月12日,上海沦陷,国民党军向西溃退,日军跟踪追击,直逼南京。蒋介石批准张自忠以军政部部附名义暂代五十九军军长。   张自忠1937年12月7日回到河南道口李源屯五十九军军部,与官兵见面时,张自忠只说了一句话:“今日回军,就是要带着大家去找死路,看将来为国家死在什么地方!”官兵听到这句话都哭了。   张自忠率军对日作战,曾取得台儿庄会战胜利的卓著战绩,1938年10月升任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十九军军长。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牺牲,以死洗清了汉奸罪名。   5月21日,张自忠的遗体运到湖北宜昌,十万民众自发送殡。据说,当时蒋介石抚柩大恸,办公桌上摆上了张自忠的遗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6-23
没有,他是被冤枉的。
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荩臣,后改荩忱,汉族,山东省临清人,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向城战斗、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12-06
张自忠1911年在天津法政学堂求学时秘密加入同盟会,1914年投笔从戎。1917年入冯玉祥部,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集团军总司令等职。张自忠,一代名将,生于“中华民族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之1891年,别于抗战相持阶段之1940年,年49岁。张自忠戎马三十余载,竭尽微忱。自抗战事起,命运起落无常。曾被污为汉奸,备受责难。又抱定“只求一死”之决心,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随枣宜,终换得马革裹尸还,以集团军总司令之位殉国。以一生之践行,换得了名中的一“忠”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