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之乱是什么时期?

如题所述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景帝时的诸侯反叛中央的叛乱。西汉初年,刘邦分封同姓子弟为诸侯,是为了维护西汉中央政权的稳定,但却给子孙留下了严重的后患。文帝即位的第三年,公元前177年,济北王刘兴居乘文帝去太原抗击匈奴之机,发动叛乱,开王国叛乱之端。

公元前154年,景帝采纳晁错建议,实行削藩,吴王刘濞带头反叛,纠集了七个国家,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率吴、楚等七国20多万军队叛乱。

“七国之乱”的影响

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为了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权力,以加强中央集权,就下令取消了诸侯王治民之权,只“衣食租税”。又减缩王国的统治机构,降低王国官职的等级,改丞相为相,掌王国政事;内史治民,和郡太守相同,直接听命于中央;取消御史大夫、廷尉等官,重要官员都由中央任命。

至此,诸侯王国虽仍存在,但已和郡基本相同,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级地方行政单位。七国之乱的平定和诸侯王权力的削弱,沉重打击了分裂割据势力,在制度上,基本上解决了刘邦封立诸侯王时所产生的弊病,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