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白凤头鹦鹉判多久

如题所述

售卖收购保护鹦鹉五年起步,即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最低为五年,构成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根据其犯罪事实和量刑情节,依法判处拘役三个月缓刑四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因其具有侵害故意和侵害行为,对野生动物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侵害了社会不特定人享有的生态资源权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判令被告任某某在市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野生动物价值损失14000元。
大白鹦鹉,也就是白凤头鹦鹉未被列入我国国家级保护动物,并且我国在1980年加入华盛顿公约,所以我国也有保护华盛顿公约中动物的责任。国家规定在附录中隶属的情况,分别按照国家一级或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进行管理。所以,在华盛顿公约里的其他国家的鹦鹉,也是我们国家保护的对象。基本所有鹦鹉都受公约保护,除了桃脸牡丹鹦鹉、虎皮鹦鹉、鸡尾鹦鹉和红领绿鹦鹉。而红领绿鹦鹉在我们又属于保护动物。大白凤头鹦鹉的颜值是非常高的,一身洁白的羽毛并且还非常的有灵气,十分有趣可爱。但是作为世界自然联盟受保的鸟类是不允许人们饲养的。大白凤头鹦鹉没有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的行列,但是它在很早之前就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作为了受保的鸟类。因此如果是个人选择饲养的话是直接触碰到了法律的底线,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目前大白凤头鹦鹉的整体数量在急剧下滑,并且与此同时国家也无法进行很好的管理,也因此国家开始出台规定禁止个人饲养大白凤头鹦鹉,以及对它进行买卖。
白凤头鹦鹉简介?
1、外形特征。白凤头鹦鹉身长46厘米,体重550克。和其他的鹦鹉有相同的特点,它们都有钩曲的喙和对趾足。不同主要在于能够收展的头冠,以及羽毛中缺少令其他鹦鹉羽毛呈现出虹彩的结构。平均要比其他的鹦鹉体型大,其冠羽是所有凤头鹦鹉中最大的,它又称雨伞凤头鹦鹉,这个名称由来是因为其头上的羽冠张开时宛如一把雨伞状,洁白无瑕的羽毛十分美丽,雌鸟的虹膜有点带淡红色。
2、栖息环境。喜爱栖息在海拔600米以下的山丘地森林、开阔林地、森林边缘地带、红树林、沼泽区等地,通常成群或一小群约3
10只左右活动,有时在栖息处会聚集较大群约50只的族群。
3、生活习性。天然食物包括坚果、种子、浆果、水果等,整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树上。笼养的白凤头鹦鹉有时非常吵杂,喜爱啃咬东西,啃咬力十分强劲,刚引进饲养时较害羞,能很快地适应新环境。
4、分布范围。分布在印尼摩鹿加省的北摩鹿加群岛,包括哈马黑拉岛,巴灿岛,特尔纳特岛,蒂多雷岛。
5、繁殖方式。筑巢于中空树洞中,繁殖期约在4月间。折凤头鹦鹉是凤头鹦鹉中较容易繁殖的种类,全年均可繁殖,最好选择坚固厚实边缘加金属的巢箱,或是将巢箱外挂在笼外,否则可能会被它们咬的离离落落,通常一窝产2颗卵,公鸟与母鸟轮流孵卵,约30天后孵化,3个月后羽毛长成,亲鸟常常只专心照顾一只雏鸟,所以常检查巢箱及幼鸟的情形是必须的,有饲养雏鸟经验的人最好能够抓出手养以确保每只幼鸟能顺利健康的成长与发育。笼养的雨伞凤头鹦鹉有时非常吵,喜爱啃咬东西,啃咬力十分强劲,身上会有白色粉状毛屑物,刚引进饲养时较害羞,人工繁殖鸟能很快地适应新环境;台湾的雨伞凤头鹦鹉多为东南亚走私与进口的野生鸟,也有少数多年在台的野生鸟所繁殖出来的幼鸟,大部分人不适合饲养这类大型巴丹,除了环境许可外,尚有噪音、动辄五六十年的寿命与正确知识及负责心等问题,请饲养前先做好功课与各项理性评估。
6、种群现状。猎人常用驯服乖巧的白凤头鹦鹉引诱野生的白凤头鹦鹉进入陷阱,在1984年时约有12193只野生的白凤头鹦鹉被捕获,出口或走私至别的世界各地,不包括约有7
10%的野生鸟在未被贩卖时即死亡,以及印尼国内买卖的数量,当地居民有时也猎杀它们作为食物,加上栖息地破坏导致的巢穴不足等问题,使它们的数量不停地下滑,全世界的总数量约在5万至20万只之间,但有可能更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四十一条,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第二十一条,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科学研究、种群调控、疫源疫病监测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猎捕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向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需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