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蔡琰悲愤诗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古代文学蔡琰悲愤诗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1、是诗人善于挖掘自己的情感,将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该诗虽是叙事诗,但情动于词,情事互相映衬,叙事不枯不躁,不碎不乱,详略分明。

叙事以时间先后为序,以自身遭遇为纲,言情以悲愤为主,但又有悲喜的变化,波澜动荡起伏。在表现悲愤的情感上,多层次多方面地抒发这种情感。

2、是这首诗的描写感受真实。由于诗人叙写的是亲身经历,所以诗人被掠的俘虏生活和别子进退两难的复杂心情都写得真实感人。

3、是这首诗的语言淳朴,具有明白晓畅的特点。由于它情真、情深,所以质由中出,不假雕饰,自然成文。诗中人物语言极富个性生化。

扩展资料

蔡琰的骚体《悲愤诗》之所以感人至深,不仅仅是因为经历悲惨、感情真挚,和她过人的才学,艺术手法的运用,以及语言文字的锤炼也密不可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擅于用烘托渲染的手法来表现主观情感。骚体《悲愤诗》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蔡琰在进行创作时采用了一系列的抒情方式,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借景抒情,这是中国古代诗歌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法。

“山谷眇兮路曼曼”写的是入胡途中所见的景象,“眇”古同“渺”,有高远之意,既体现出了路途遥远、辽阔无迹,又带有一种对未来的迷茫、怅惘情绪,加上“路曼曼”借用屈原《离骚》中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把蔡琰面临的艰辛与漫长的未知生活都清楚地表现出来。

2、言简练凝结,句式严谨匀称。蔡琰用短短两百多字就写出了自己被掳入胡的路途艰辛、身处胡地的感伤、别子归乡的矛盾痛苦,可谓是字字珠玑。蔡琰入胡十二载,所经历的事情千千万万,

她能够从中选择出最有利于表达自己悲情的事件,浓缩裁剪,将感情集中到一处,用简洁古朴的语言进行描绘,这种精炼的叙事风格更容易打动读者,足以见其语言运用技巧的高超。

3、继承并发扬了《离骚》的抒情传统。朱熹说:“东汉文士有意于骚者多矣”,可见《离骚》对东汉文人影响之大,蔡琰的骚体《悲愤诗》既名骚体,必然与《离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个是一心为国,反被谗言所害,政治理想难以实现;一个是满腔才情,却被胡骑掳掠,父亲遗志无法完成。他们同样都采用抒情诗的形式来抒发个人身世遭遇,带有明显的自传性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悲愤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悲愤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6-16
  蔡琰的《悲愤诗》,真实而具体地描绘了诗人在汉末大动乱中的悲惨遭遇,是对汉末军阀混战给人民造成的灾难的血泪控诉,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鲜明的艺术特色。
  主要特点是叙事与抒情的完美统一。《悲愤诗》是叙事诗,但她是诗人通过自叙不幸遭遇,以追怀悲愤之作。《后汉书·董祀妻传》说《悲愤诗》是诗人重嫁董祀之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而作。诗人写诗的目的,决定了她叙事与抒情相随,叙事以抒发悲愤感情为依归。诗人在汉末动乱中流落南匈奴十二年,要写的事情很多,但作者只选择了三个悲愤感人的场面来加以集中描绘,即第一段写的被掳,第二段写的怀乡、别子,第三段写的回乡的遭遇。
第2个回答  2016-06-12
首先,它是一位女诗人在亲身经历基础上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其感情描写心理活动刻画真实细腻复杂微妙,在诗歌史上实属罕见;其次,能够注意细节的描绘,气氛的渲染,对烘托主题起到了良好作用;另外,全诗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有史诗般的效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