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在没有定罪情况下最多可以关人多久

就是在被关的人不认罪情况下 最多可以关他多久

1、刑事拘留一般14天,最长37天。

2、逮捕后的侦察羁押期限:一般是二个月,复杂的经上一级检察院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是三个月。有特殊情况的,经省级检察院批准,还可以再延长。

3、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期限:一般是一个月,重大复杂的,可以延长半个月。

扩展资料: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由检察长决定。重大案件应当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条: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根据情况分别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对于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不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说明理由,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当同时通知公安机关。

扩展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1

犯罪嫌疑人在看守所最多呆多久,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法律规定,理论上,经全国人大批准,是没有时间限制的,但我国目前以来,尚无先例。因此,下面仅以最常见的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为例讲述,刑事拘留及批准逮捕:一般14天,最长37天。《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孙旭权

婚姻家事专业律师

张烜墚

资深刑事律师

张丽珍

婚姻家事专业律师

陈林

婚姻家事专业律师

陈绍熙

合同纠纷专业律师

杨鹏淋

资深劳动纠纷律师

    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立即咨询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1-19
  被关的人不认罪是什么意思?

  不认罪与是否判刑没有任何联系,被告人的供述并不是定罪的必要条件,经过公安机关的侦查、检察机关的公诉(一般认为最长可以羁押八个月另7天),加上法院的判决一审(两个半月)、二审定罪的时间,一般被刑拘算起,羁押一年是正常的。

  你的这个问题没有法律意义,如果每个犯罪的人都不认罪,难道法院都拿他没办法?如果有一个肯定会被判处死刑故意杀人犯拒绝认罪,难道法院就可以关一段时间,最后把他放了?

  认不认罪根本不影响定罪,反而影响量刑,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被告人还故意不认罪,是法院酌定重判的理由,不认罪不仅不能帮助被告人,反而可能害死被告人。

  被告人的律师在明知检察公诉机关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一般最好的建议是让被告人供认不讳,而不是建议被告人死不认罪,否则可能会被重判。

  超期羁押与被告人是否认罪没有任何法律逻辑关系。

  附:

  所谓超期羁押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被采取强制羁押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称之超期羁押。

  拘留羁押期限在公安机关最长37天;被捕最长的羁押期限7个月,两者合并一般最长羁押期限即8个月零7天。是否超期羁押要分阶段。

  一般情况下,在拘留期间羁押,最长期限37天,拘留37天了还没有被检察机关批捕,就得释放,否则就叫超期羁押;

  如果检察机关批捕后,加上拘留的37天即8个月零7天,检察机关还没有起诉,就得释放,否则叫超期羁押;

  检察院起诉到法院,一般是两个半月宣判,超过两个半月法定办案期限,还没有结案的,构成超期羁押。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75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

  如果案件属于超期羁押,可以根据上述法律规定,行使权利,以维护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

  被告人的供述并不是定罪的依据,如果一个案件只有被告人的供述,而没有其他证据佐证,法院是不能定罪的,即使被告人认罪,法院也不能定罪,而应该释放被告人,因为,单独有罪供述并不能定罪。

  相反,如果其他证据已经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证据确凿。被告人还故意死不认罪,不仅可以定罪,而且法院还会根据被告人的认罪态度,量刑还会被加重或从重。

  所以,认不认罪并不影响羁押时间,法院不能根据被告人有罪或无罪的供述放过罪犯或冤枉好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6-11-11
一般情形下是一个半月,特殊复杂案件可以延长一个月。当然,还有检察院申请退回补充侦查的情况。那样,时间就更长了。如果有律师介入,情况会好很多。否则,还真是有好多事情说不清楚。建议尽早委托专业刑事辩护律师介入提供法律帮助和辩护。
第4个回答  2006-11-11
最多两个半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