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如题所述

正常人的红细胞直径约6~9μm,变形力很强,在机体中,它们能通过小于其直径的一些狭小通道。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各种原因如病毒感染、服用药物、出现异常蛋白质等,使得人体内产生与这些物质相对应的自身抗体和/或补体,这些物质吸附在红细胞表面,使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或丧失。因此,血液在流经脾脏的脾窦时,红细胞不能正常通过而被脾脏扣留破坏,从而导致慢性溶血性贫血。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1)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患者多数为女性,年龄不限,除有常见的贫血、溶血表现外,常有脾脏肿大。其中1/3的患者有黄疸及肝大,少部分人可有淋巴结肿大。

(2)冷凝集素综合征则以中老年患者居多。大部分患者在寒冷环境中,出现有耳郭、鼻尖、手指及足趾的青紫,但一经加温随即消失。患者除贫血和黄疸外,其余症状较少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3

第2个回答  2020-04-21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不能运输足够的氧制组织而产生的综合征。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比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浓度来代替。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男性血红蛋白低于120克每升,成年女性在非妊娠期血红蛋白低于110克每升,孕妇血红蛋白低于100克每升即为贫血。溶血是指红细胞遭到破坏,寿命缩短的过程,骨髓具有正常造血6~8倍的代偿能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