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到底有些什么精神,我们该怎么弘扬?

如题所述

贵和谐、尚中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产生很早。据《书·舜典》记载,舜曾要求其乐官做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和谐不仅是乐律的本质,而且是自觉追求的最高境界。《国语·郑语》记载了西周末年史伯的话:“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和谐产生万物,而雷同则不能使事物继续发展;把具有不同特点的事物联结在一起即“以他平他”,叫做“和谐”,而只把相同的事物叠加在一起,则新的事物不能产生,一切就完结了。比史伯晚200多年的齐相晏婴则用“相济”、“相成”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上述观点。《左传·昭公二十年》,载晏婴在回答齐侯“和与同异乎”的问题时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形象地用厨师做羹要调配不同的味道、乐师演奏要协调不同的声音来比喻君主治理国家时,要倾听不同的意见,“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就可以达到“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的和谐状态。传世本《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孔子则更提出“和为贵”(《论语·学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的重要思想。《易传·系辞下》也强调重和去同,主张多样化的统一:“天下百虑而一致,同归而殊途。”孟子强调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易传》云:“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周易·乾·彖》认为:“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太和”是和谐的最高境界,这样天下自然吉祥。贵和是与尚中分不开的。古代兵家关于上下和谐的思想更加丰富。《孙子兵法》提出“上下同欲者胜”,“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吴子》说:“昔之图国家者,必先教百姓而亲万民。”《司马法》说:“凡战,三军一人,胜。”《三略》说:“夫为国之道,恃贤与民。信贤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则策无遗。”《中庸》对和谐的概括更为精湛:“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体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达到“中和”状态,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便各安其位,就都处于兴旺的状态。《论语·学而》云: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和”是道德的至高境界。以往把“中庸”归结成平均主义、模棱两可,或 “各打五十大板”的调和,实是误解!“中庸”所强调的“中和”,当然包括必要的“折衷”、“调和”,但更重要的是强调协调、和解中的度,即分寸;强调在协调、和解各方面关系中要尽量的考虑和兼顾各方面的利益、特点等等,要切忌“过犹不及”。
  和谐是为了团结奋进,也是团结奋进的前提。如《国语·周语》说:“众志成城,众口铄金。”《传世本老子》说:“乘众人之智者,即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者,即无不乘也。”而《管子》说:“以众人之力起事者,无不成也。”《战国策·东周策》也云:“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中铄金。”《吕氏春秋·本生》关于“万人操弓,共射其一招,招无不中”等思想,都强调了团结奋进的意义。
  、重人轻神,以民为本
  在科学未萌的远古时期,由于对自身及宇宙万物的无知,“神”的观念的产生是很自然的事。人们曾普遍相信“天命”,但伴随科学思想的萌生,“天命”观念渐渐动摇,如《尚书·君奭》就称:“天不可信。”于是“重人轻神”的观念渐渐显现,到西周,由迷信“天命”转为“敬德保民”。虽然“祖先崇拜”也是一种迷信,但由崇拜“天命”到崇拜“祖先”,毕竟标志着人对自己在世间的主体地位的认识,对自身价值的肯定。由对死去的祖先的崇拜到对现实的活人的尊重,标志着中国人文思想的重大突破。到“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重人轻神,以民为本”的思想受到普遍重视。《左传·昭公十八年》说:“天道远,人道迩”,就体现出这样的变化。而据《左传·桓公六年》和《左传·僖公十九年》记载,隋国的季梁和宋国的司马子鱼都说过“民,神之主也。”标志着“重人轻神”思想的确立。“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霸言》)由此进一步认识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者,以民为本也。”(《晏子春秋·内篇》)孔子所说的“天下万物,惟人为贵。”(《孔子家语》)因而“不语乱力怪神”(《论语·述而》),并强调“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智)矣。”(《论语·雍也》)“王者之道,厚爱其民也。”(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吴问》)都说明了以民为本思想之普及。《礼记·缁衣》载:“君以民存,亦以民亡。”《吕氏春秋·务本》称:“宗庙之本在于民。”传世本《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庄子·天运》也说:“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到孟子便明确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孟子·离娄上》)富有综合创新精神的荀子也大声疾呼:“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荀子·哀公篇》记载:“孔子曰: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把君与民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舟与水的关系,是对民本思想的精确说明。后人多把这话误认为出于唐太宗之口,不仅大错,而且延后了千余年。

  补充:中国文化很多很多 我们作为龙的传人应该坚守下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28

“厚德载物”,宽厚包容
  《周易·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以仁厚之德容载万物,君子应当效法这种精神,厚德仁慈。恪守“温温恭人,惟德之基。”(《诗经·大雅》)宽厚包容,“盖之如天,容之如地。”(《左传·告子下》)“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要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虚怀若谷,如《传世本老子·六六》所言:“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熟谙“天道盈亏而益谦”(《周易·谦·彖》)、“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尚书·太甲下》)的道理,“不以己所能者病人,不以人所不能者愧人。”(《礼记·表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论语·里仁》)“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虚而往,实而归。”(《庄子·德充符》)“人能虚己以游世,其谁能害之?”(《庄子·山木》)人若是抱着虚心的态度与人交往,有谁还能损害他呢?
  “天人合一”,因时应变
  《尚书·洪范》说:“惟天阴骘下民。……天乃赐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天是保佑民众的,因而把九类大法赐给禹,人伦规范才得以安排就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载子产云:“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礼”是天经地义的法则,人人必须遵循,表达了天地与人事相通,按同样的法则运作的观念。《国语·越语下》认为:“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易传·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易传·系辞上》也说:“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说明了天地合其德,天人合其道的思想。《庄子·齐物论》载:“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把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更表述得淋漓尽致。《孟子·尽心上》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善恶之心生而惧有,人性、天性相通。既然天人合一,人在做事时就应因时应变。《周易·丰》说:“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就是让人们懂得物极必反的道理,要根据时势的变化消减、进退。“生生之谓易。”(《易传·系辞》)“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来势迅猛者其消亡也快。(《传世本老子·二十三》)“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列子·天瑞》)“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庄子·秋水》)《荀子》对因时应变表述得更加清楚:“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与其盼等待天时,哪如适应天时而役使它呢?与其因循万物自然繁殖而企求它增多,哪如施展才能而使它按着人的需要发展变化呢?与其顺从天而颂扬它,哪如掌控自然变化规律而利用它呢?

中国文化博大精神,古人诠释得比较全面

第2个回答  2017-07-28

这个就比较全面了,起始大概如此:

“经纶天下”,“天下为公”
  《周易·屯》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经纶”指整理丝缕,引申为治理国家。“君子”指“官长”,即统治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君子应当效法“云雷屯”所预示的云雨待发、孕养万物的征象,善于治理国家。而治理国家的关键则在于大家都讲至诚。《礼记·中庸》云:“惟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而治理国家的“大道”则是“天下为公”。 何谓“天下为公”?就是“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列子·杨朱》),就是“弃私”(《慎子·威德》),即抛弃私心,也就是“以正治邦”(《老子传世本·五十七》),“无偏无党”(《尚书·洪范》),也就是“大道之行也,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天下为公”是“大同”之世人们所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公道达而私门塞,公义明而私事息。”(《荀子·君道》)“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正而天下听,公之谓也。”(《管子·内业》)“能去私曲而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韩非子·有度)“公则天下平”(《吕氏春秋·贵公》)。
  为此,就要力行修、齐、治、平,如《礼记·大学》所云:“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是我中华民族贯通古今、催人奋进的精神动力。
  二、“自强不息”,建功立业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天的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应当效法这种精神,自强不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在于有建功立业的崇高志向和勤勉精神,如《尚书·周官》所云:“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传世本老子·三十三》也云:“强行者有志也。”《周易·大有·象传》载:“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君子按照大有卦的启示,遏止邪恶,宣扬善行,以顺从天命遵循规律。而这样的志向要从小养成,如《尸子》所载:“虎豹之驹,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气;鸿鹄之鷇,羽翼未全而有四海之心。”《管子·水地》也写道:“欲大则函于天地,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远大的志向体现在建功立业上,“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志者,无赫赫之功。”(《荀子·劝学》)而远大志向的实现则离不开坚韧不拔的努力和上下求索的精神,如《荀子·劝学》所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离骚》所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孟子则从反面告诫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第3个回答  2017-10-06
中华文化的精神主要突出表现为人性文化也就是说文化的宗旨是服务于人的。这里不得不说西方文化,西方文化是神性文化其服务宗旨是服务于神的。这是两种文化的根本区别。那么哪一个更好更优越呢?
人类进步可分为两条线,一条是文明线,一条是人性线。两条线是递进前行的,为什么说是递进而不是并列,因为一定是先有人性才可能出现文明。
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的文明已经大大超出了人性所能控制的范围,这是要出问题的。
可以不夸张的说,中华文明进步了5000年,但中华人性还停留在100年以内,人性的发展如龟爬一般。当然,西方人性发展的可能更慢,除非神真的出现会给他们带来质变。
中华文化的精神总结起来就几个字,为人民服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10-05
修心治国平天下儒家道家都不行佛法将中国复兴请参考传统文化大家五浊行愿人《正法龙藏》系列丛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