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林则徐销烟为什么选择在东莞的虎门呢?

如题所述

因为英国对清贸易处于逆差的地位,英国从中国买了大量的茶叶和瓷器,而中国却不愿意大规模的引进英国的东西。这样一来,英国的白银大量进入中国,而看不到回头钱,这样下去总有一天没有那么多的白银从中国进口茶叶和瓷器。

这时,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开始向中国输入鸦片,并且在被英国人收买的清国官员的支持下,走私和进口到中国的鸦片数量剧增,传统商品已经远远不能抵付鸦片款,只能支付白银,于是中国白银开始大量倒流回英国。


于是清政府感受了巨大的财政压力,长此以往,大清国公司将因为现金流断裂而宣布倒闭。另一方面,吸食鸦片的主体是军人,军人是最无聊最单调最苦逼的一个群体。在没有战争的年代,只能靠吸食鸦片来打发时间,刺激下精神。长久下去,中国就没有可以打仗的兵了。

最终道光皇帝决定禁烟,禁烟从道理上说是好事,但因为好多官员都在鸦片贸易有干股分红,反对者也很多。找来找去只有一个合格的人选就是林则徐。

林则徐是个不简单的人物,一到广东就开始协调军政商三界人马,组织对鸦片进行收缴,并且马上取到明显效果。林则徐1839年3月10日到达广州,到了5月18日,共用了34天,收缴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1188127公斤。按道光皇帝的构想,一定要拉回北京,当着反对禁烟的人的面来销毁,来宣示自己皇权至高权力不容挑战。

但马上就发现问题多多,如此多数量的鸦片,在当时的运输条件下,运输风险太大。这批货价值太高,如果被打劫了,岂不成了笑话?如果被自己人调了包,难道不是大概率的事件吗?就算这些问题都没有发生,运输成本也太高。

道光帝于5月9日传达中央最高指示,命令林则徐、邓廷桢“督率文武员弃,公同查核,目击销毁,俾沿海居民及粤夷人,共见共闻,咸知震警”。

销烟无非二法:一是放火烧烟,但马上有人反映,这样的话,在现场的人和周围的人难道不就成了最大规模的集体免费吸食毒品了吗?这个马上被否决。二是海水浸化法”。

那么销烟为什么择在东莞的虎门呢?

如果在广州销烟,有可能污染环境,因为需要大量的海水,广州处在珠江三角洲口上,有可能让被污染的人倒流入内河,难以冲刷干净,还有可能堵塞河道。而虎门则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销烟场所。


去内河不远,又有横档、饭箩排,横档几个哨兵般的岛屿礁石,和左岸南山(俗名亚娘鞋)并列雄踞,为第二重门户。由横档再进五里,大虎,小虎两山,傅博中流,是第三重门户。这儿又有清军众多的炮台,在此毁烟,既有利于倔池,引水浸化,又有利于防卫,使得销烟得以顺利完成。

当时甚至到了现在,还有人怪林则徐虎门销烟,引发了鸦片战争,让中国进入了百年耻辱时期。这样说是根本没有一点道理的。在资本主义刚刚出现的年代里,资本的意志就是赚钱,国家也支持重商主义,也保护本国商人的利益。如果在国外碰到了妨碍本国商人的利益的事,就只能出兵去打,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意志。

清朝时林则徐销烟为什么选择在东莞的虎门,为什么要选择禁烟?落后就要挨打,丛林法则的最基本要点就是弱肉强食。只有强大了才能保证不被它国欺负,才能显示大国气度,也不去欺负别国。没有这些做保障,一切都是笑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