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暴雨中,郑州气象局长竟然被冲走,洪水之中他遭遇了什么情况?

如题所述

这次郑州特大暴雨中,不少人都出现了危险,就连气象局的局长也发生了危险,差点也出现了意外,幸亏当地居民及时发现,救下了他。要不然真的让水冲走了,那生死真的就难料了,毕竟这次特大暴雨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的人已经有好几个了,不过还好,这次算是有惊无险。我觉得惊险还是有的,毕竟任谁被水冲走时下意识都会惊慌的,幸好最后的结局是好的。

说起来这次意外还是真的挺危险的,据了解当时虽然他破开车辆的窗户逃到了车子上面,但是当时周围已经全部被水灌满,他根本就无法从车辆上逃离,如果当时没有那些好心的村民冒着生命危险的救援,说实话这次他的生死真的难料。

还有就是这次这名气象局的局长在遇到危险时的自救真的是非常迅速和有条理,这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尤其是现在的人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心理素质都不是特别高,遇到危险时直接就蒙了,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最终没有挺到救援人员赶到就被意外带走了生命。希望通过这件事给大家做一个榜样,在面对这种天灾或者其他危险时一定要冷静思考,其实做出自救行为,而不是傻在原地干看着,这样做只会加速危险的到来。

虽然出现的这样的危险,但是这名局长还是在全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继续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并且密切监视天气情况,积极做好抢险救援气象服务,与相关部门保持联系。

他的这种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尊敬。如果我们所有的干部都能像他这样,那还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还有就是这次暴雨虽然来势汹汹,但是只有我们所有人万众一心,一定会度过这次难关。只要我们各司其职,做好自己该做的,很快就能克服这次暴雨所带来的灾难的。

还有就是如果有暴雨,尽量不要开车,如果开车的话尽量选择一些大陆或者是环线公路的主路,这些地方面积大,路面不会有太多的积水存在,可以尽量保证行车的安全。万一发生意外,也方便逃生或者求救。这次这名局长不就是等到了周边的村民的救助么。

如果开在一些没有人走的地方,再加上暴雨拦路,那真的就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还有就是在雨天开车一定要开防雾灯,尤其是暴雨的时候,因为有水会阻挡我们的视线,有些地方还没有路灯,非常容易发生碰撞的情况,最后造成车毁人亡的下场。

如果水位太深最好不要开过去,万一车辆被水冲走,一定要及时逃离车辆的内部,一旦车门被水封住了大半,人力是不可能打开的,只有及时破窗而出才是正确的选择。这次事件中的气象局的局长不就是及时打开天窗,逃出车辆内部,然后向周围呼救,最终获得了救援么。

还是那句话,面对暴雨所带来的灾害,我们只要能做出正确的自救方式方法,大概率是不会出现危险的,当然了,这其实就是个概率问题,有些人在危险和死亡之间反复横跳,但是人家就是不会出事,但是有的人哪怕在家里待着,可能都会出现危险,当然这种人不在咱们讨论的范围内。我说的就是只要我们自己做好自己能所能做的一切保险,尽全力保护自己,这就好了。

最后,大家面对这次暴雨,一定要提高警惕,多关注相关报道和新闻,万一自己所在的地方也发生危险,能够有效地逃离,避免受到伤害。

郑州加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22

河南遭遇了千年来最大的一场特大暴雨,多地发布了红色预警,巩义市在3个多小时内的降雨量竟然达到了609.1毫米,一时间多处房屋倒塌,受灾群众达到300多人,正在全市组织救援的时候,发现气象局的局长竟然失联,在这几小时里他奋力打破车窗,爬上了车顶向周围呼救,被周围的村民拉上岸才成功获救,当时的情况也是相当危急的!

以往郑州的平均全年降雨量也就是640.8毫米左右,没想到几天内的降水量竟然一下子达到了617.1毫米,就相当于这3天把一年的雨都下完了,看见雨量之大,雨势之猛!

千年一遇的狂风暴雨

估计谁也没想到这场雨竟然这么大,很多地方虽然做了预防措施,但是没想到暴雨已经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力,很多人在赶往回家的路上被困在了公交车上,地铁里,不少人还想着这种暴雨一般来说下一阵就能停下来,完全没想到自己竟然早上还好好的出门上班,晚上竟然回不了家了。在一些地区确实不止是回不了家,甚至出行已经是很危险的事,不少农村的房屋和围墙都被暴雨冲塌,雨水冲进了家里,生命受到了威胁。而雨还在继续下着,街道里都是齐腰高的雨水。巩义的雨更大,通信光缆被大雨冲断,很多基站基础下沉、机柜都被泥石流掩盖了,不少区域通信被阻断。情况非常紧急,非常危险,受灾地区的群众如果无法联系将会对救援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



失去联系的气象局局长

当时,巩义市的气象局局长赵建彪刚刚从市政府汇报气象工作回局里,在回来的路上遇到了强降雨,赵建彪沿着石河路一路向北开着车,发现地势越来越低,但是雨势越来越大,车已经被水浮了起来,只能顺着水流向下漂,如果一直这样漂下去是非常危险的,这时候赵建彪也及时地采取了自救措施,他用脚跺碎了车窗玻璃,趁着车里还有电能够打开天窗,从天窗爬上了车顶,在车顶向周围呼救,在两个小时之后终于被附近的村民听到,村民们找来了绳子一头绑在树上,一头扔给了赵建彪,一点一点的把赵建彪拉回了岸边,赵建彪成功获救,虽然被雨淋的比较严重但好在身体没有什么损伤,获救后简单处理了划伤已经投入到救援工作中。这几小时的惊险经历还是让赵建彪心有余悸的,如果没有村民及时赶到,情况还是相当危险的!



对于自己上了热搜赵建彪并不是太在意,毕竟在这样大的暴雨中出行本身也是非常危险的,但是作为党员,作为一名气象工作者这个时候是不能够在家里避险的,还有很多困在暴雨中的群众需要救援,不过值得赞扬的是赵建彪的自救方法还是相当正确有效的,在这种时候每个人都要冷静地分析周围的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自救措施,为获得营救创造条件,也能在最大限度内保护自身的安全!

第2个回答  2021-08-08

河南遭受了上千年来的一场超大暴雨,多地公布了红色预警,佛山市在3个多钟头内的降水量居然做到了609.1毫米,一时间好几处房子倒塌,遭灾人民群众做到300多的人,已经全省机构援救的情况下,发觉气象局的局长居然失去联系,在这几个小时里他全力摆脱车窗玻璃,爬上了顶棚向周边求救,被周边的群众拉成功才取得成功得救,那时候的状况也是非常凶险的!

过去郑州的均值全年度降水量也就是640.8mm上下,想不到几日内的降雨量居然一下子做到了617.1毫米,就等同于这3天把一年的雨都下完后,看到降雨量之大,雨量之猛!

千年一遇的疾风暴雨

可能谁也想不到这次雨居然这么大,许多地区尽管干了防范措施,可是想不到暴雨早已彻底超过了任何人的想像力,许多人到赶赴回家路上受困在了公车上,地铁站里,许多人还惦记着这类暴雨一般来说下一阵就能慢下来,彻底想不到自身居然早晨还好好地的外出工作,夜里居然回不了家了。在一些地域的确不止是回不了家,乃至出行早已是很危险的事,许多乡村的房子和院墙都被暴雨冲塌,降水冲入了家中,性命遭受了威协。而雨仍在再次下起,街道社区里全是齐胸高的降水。巩义市的雨更高,通讯光缆电缆被暴雨炸断,许多通信基站基本下移、服务器机柜都被山体滑坡遮盖了,许多地区通讯被阻隔。状况十分应急,十分风险,受灾地区的人民群众假如没法联络可能对援救工作中导致巨大的艰难。

丧失联络的气象局局长

那时候,佛山市的气象局局长赵建彪刚从市人民政府报告气候工作中回局里,在回家的路上上碰到了强降雨,赵建彪顺着石河路一路向北在车上,发觉地形急剧下降,可是雨量越来越大,车早已被水浮了起来,只有沿着流水往下漂。

假如一直那样漂下来是十分风险的,此刻赵建彪也立即地采用了逃生对策,它用脚跺碎了汽车车窗,借着车内也有电可以打开天窗,从全景天窗爬上了顶棚,在顶棚向周边求救,在两个小时以后总算被周边的群众听见,群众们找来啦绳索一头绑在树上,一头丢给了赵建彪,一点一点的把赵建彪拉到了岸上,赵建彪取得成功得救,尽管被淋雨的较为严重但好在人体没什么损害,得救后简易解决了刮伤早已资金投入到援救工作上。这几个小时的惊险刺激历经或是让赵建彪惴惴不安的,要是没有群众立即赶来,状况或是非常风险的!

针对自身上热搜榜赵建彪并并不是太在乎,终究在那样大的暴雨中出行自身也是十分风险的,作为一名气候工作人员这个时候不是可以在家里紧急避险的,也有许多困在暴雨中的人民群众必须援救,但是非常值得称赞的是赵建彪的逃生方式或是非常恰当合理的,在这类情况下每一个人都需要理智地剖析周边的状况,采用积极主动合理的逃生对策,为得到解救发挥特长,也可以在最大限度内维护本身的安全性!

第3个回答  2021-08-05
2021年7月20日,郑州大水灾,媒体普遍说:此次大水灾是“千年一遇”,甚至是“五千年一遇”。
按此说法,人们必然会无视本次教训。
因为,下次大灾是在“千年之后”、“五千年之后”,现在何必杞人忧天?
笔者完全不能认同这样的观点。
根据如下案例分析,可以清楚看到,郑州大水灾,不仅对中国,对世界所有城镇都具有普遍的严重警告作用,因为其中包含许多世界级的难题。
本文对水灾的事前、事中、事后,做了初步的实证检验,并提出系统补救建议,供全国应急管理以及相关部门同行们参考。
科普概念:降水标准
一、以“1天”“24小时”计算降雨量,设6个等级
1.小雨:降雨量小于10mm
2.中雨:降雨量10~25mm
3.大雨:降雨量25~50mm
4.暴雨:降雨量50~100mm
5.大暴雨:降雨量100~200mm
6.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00mm以上者。
二、以“1小时”计算的降雨量标准
1.小雨:2.5毫米以下
2.中雨:2.6—8毫米
3.大雨:8.1—15毫米
4.暴雨:16毫米以上
5.大暴雨:16毫米以上
举例:
环球电视网导:自7月17日以来,河南降雨尤其集中在该省西部、北部和中部地区。
19日08时到20日16时,河南嵩山降雨量508.3毫米,新密476.2毫米。
20日至21日凌晨,短短一天郑州累积雨量就达到622.7毫米。
此次郑州荥阳三天累计降雨854毫米
郑州尖岗三天累计降雨818毫米,被称为“五千年一遇”级别!
郑州全城1小时降雨201.9毫米,意味积水总体积是1.514立方公里,相当于116个西湖。
同期德国1小时最大降雨量是23毫米,仅为郑州的1/10,造成100多人死亡、1000多人失踪的洪水。
20日16时至17时之间,郑州地区降水量超过了达到201.9毫米。
第一部分 事前预警阶段检验
7月16日命令
河南省防汛指挥部发布指挥长令(〔2021〕1号令),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迅速进入战时状态,严格执行战时工作机制。
7月17日郑州开始连续下起大暴雨。
7月18日郑州气象台发布了“暴雨黄色预警”。
7月19日19:13 郑州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预警时间:未来3小时内
预警空间:郑州市区及所辖六县(市)
预警雨量:50毫米以上,局部达100毫米以上
预警等级:橙色预警(比前一天的黄色预警,提高了一级)
预警措施:注意防范
7月19日21:50 河南省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该红色预警说:“目前,郑州、许昌、周口三地区降水量已达50毫米以上,预计未来3小时内,上述地区降水持续,累积降水量将达100毫米以上。请注意防范。”
文中“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说明之前已经连续发布过“红色预警”了。
预警时间:未来3小时
预警空间:郑州、许昌、周口三地区
预警雨量:50毫米—100毫米以上
预警等级:暴雨红色预警
预警措施:注意防范
7月19日21时59分
即河南省气象台刚刚发出“红色预警”后的9分钟,郑州市气象台也发布了相同的“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三个小时,累积降水量将超过100毫米!
省、市两大气象责任机构几乎同时发布同样的最高“红色预警”,说明是向全省、全市拉响了最高“警报”了。
7月20日06:02 郑州市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预警时间:未来3小时内
预警空间:郑州市区及所辖六县(市)
预警雨量:100毫米以上
预警等级:暴雨红色预警
预警措施:注意防范
7月20日9: 08 郑州气象台发布由李柯星签发的“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预警时间:未来3小时内
预警空间:郑州市区及所辖六县(市)
预警雨量:100毫米以上
预警等级:暴雨红色预警
预警措施:注意防范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爆雨应急和抢险工作。
2.停止集会,听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
笔者评价:
防御措施:“第117号”公告,是7月17日河南、郑州各气象责任机构发布预警以来,防御指南措施最详细具体的一次,做出3点具体指示:停止集会,听课、停业。
发布频率:同日3小时内,郑州气象台连续发布两个“暴雨红色预警”,危险迫在眉睫。
发布方式:同时用了多种方式下达:气象台正式公文;气象台微信公告。

对事前预警阶段的评价
1.预警时间
非常及时,河南省气象台、郑州气象台,从7月17日开始,不断提高预警发布频率,依法履行了预警职责。
2.预警空间
一再强调“郑州市区及所辖六县(市)”,预警空间是准确的。
3.预警等级
河南省和郑州市气象台,从7月18日开始,从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到最高的红色预警,及时、准确地不断提高预警等级,非常专业。
4.预警雨量
此次所有预警的雨量,最高都只提到“100毫米以上”。但实际是,20日至21日凌晨,短短一天郑州累积雨量就达到622.7毫米,“破历史记录”。
显然,预警雨量低估了。但毕竟是“百年不遇”的大灾,大家都缺乏经验。
从气象探测、分析角度检验,证明中国气象预测还不精准,预判与实际,差距还很大,急需提高。
5.预警措施
在前几次预警公告中,所有预警措施,都只是4个字:“注意防范”。过于简单、抽象。
直到7月20日09:08,郑州气象台发出的预警,第一次明确提出了3个具体措施,都是非常专业、必须的。
从早上9时到晚上6时灾难发生,中间有整整9个小时。如果全市认真执行3点防御指南,有足够的时间可以避免灾难。
6.预警频率
从7月17日开始,河南省、郑州市各级每天都发布预警,最后两天,几乎每隔3小时就发布“红色预警信号”,尽职了。
第二部分 事中应急阶段检验
本文集中检验两个灾难地点:
1.京广北路隧道
2.地铁5号线
第一个灾难地点 京广北路隧道
该隧道2012 年 4 月 28 日竣工通车,是贯穿郑州南北的京广快速路的要道,隧道距郑州火车站西广场仅300米。
京广北隧道长1835米,隧道净空限高4.5米,来回各3车道。
资料显示,郑州常年平均全年降雨量为640.8毫米,而7月17日20时到20日20时的降雨量为617.1毫米,即三天雨量相当于全年的量。
7月20日,“中午,郑州市中心在短短约半小时内,整条马路突然间被洪水淹没”(居住在隧道边的市民事后回忆)。
7月20日14时多,开始连续大暴雨。
7月20日15时左右
有位名叫“慕慕”的市民,事后告诉记者说:20日“15时左右,雨下得挺大的,我开车由南向北方向经过京广北路隧道。”“当时有好多车都没走下面隧道,选择了走旁边的辅道,估计怕隧道下面积水抛锚”。该市民当时冒险决定走进隧道,当时(即15时左右)“隧道内还没有什么积水,由南向北的车也就四五辆,畅通无阻,由北向南方向经过隧道的车却比较多。”
这证言证明:事发前,该隧道无人监管,自由通行。有何风险,驾驶人自己判断,责任自己承担。
20日16时到17时
郑州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约30万立方米的积水灌满隧道,只用了不到3个小时。
20日17时左右隧道水淹到人腰
市民“金先生”证言(今年50岁,河南驻马店人,在郑州打工多年,有一辆属自己的面包车):“20日下午5点左右,开车从西三环方向驶向京广北路隧道南出口旁的辅道,暴雨来势汹汹,积水没过车轮,前后车辆都动弹不得。发现车中进水后,金先生打开了车门。
“积水快到我腰了,水流很急,要是一个人肯定会被冲走,我赶紧喊车内人一起跑。”金先生看见旁边的隧道口也有不少车辆滞留,“车上人都在往外跑,也有从隧道里面跑出来的,不跑肯定没命。”
下车后,金先生一行五人无处可去,在哪儿过夜成了难题。让他们感动的是,离车不远的一家公司敞开了门,收留了他们以及其他市民。
该证言证明:20日17时左右,隧道被淹了,但依然没人监管、没人指导、更没人施救。一切都是“自己判断”、“责任自担”。
20日17时连续暴雨,隧道内被积满水了,隧道积水已经逼近两边路面了。
家住隧道南出口旁的张女士(化姓)证言(她几乎目睹了隧道涨水与退水的全过程):“20日下午两点多开始下大暴雨,到约五点时,隧道口的水就已逼近两边的路面了。”
她说看得清清楚楚,“隧道里外很多车,积水涨得很快,很多车里的人真的是死里逃生。”
张女士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家四口逃生的情景。“顶着孩子,扶着老的,还拉着媳妇儿。”看到这一家人成功脱险,张女士悬着的心才敢放下。
“停在隧道两边辅路上的车,都被淹了。”车中有没有人?让年过六旬的张女士担心不已。
21日下午1点多,她下楼了。“我看到搜救人员从那辆黄色的车里,抬出一个七八岁的男孩……”话没说完,张女士停住了,眼眶变得湿红。
京广北路隧道的抽水作业,开始于21日下午,抽水泵发出的轰隆声,周边居民清晰地可以听到,昼夜没有停歇。
多人证言证明:
1.该隧道被水淹没的时间点:7月20日下午5时左右
2.当时水淹状况:连隧道旁边的辅道都被淹了,更别说隧道内了。
3.没有任何证人证言提到“有谁在监管隧道”,整个水淹过程,未见交管部门来监管。
京广北路隧道救灾过程检验
从20日17时,该隧道灌满水,隧道1835米长,最深水位达13米(上海黄浦江最深11米,可通航万吨轮)。
7月21日下午,京广北路隧道开始抽水作业
周边居民证言:21日下午,京广北路隧道开始抽水,抽水泵发出的轰隆声,周边居民清晰地可以听到,昼夜没有停歇。
该证言证明:
1.从20日17时到21日下午,近20个小时,无人对水淹隧道施救。
2.所谓“21日下午开始抽水”,具体时间点不详,究竟是哪支团队在施救?也不详。
现场有多支救援团队
第一支:从安徽合肥赶来抽排救援人员
7月21日深夜,该团队开始抽水
7月22日中午,京广北路隧道靠涵唐酒店这头,露出了三四米高的隧道壁。
这支小分队领队证言:从7月21日深夜开始作业,吃盒饭三班倒,累了就去车上眯一会儿,连续抽排了十多个小时。到22日中午,在京广北路隧道靠涵唐酒店这头,已经露出了三四米高的隧道壁。
7月21日 隧道排水时,打捞出两具尸体。
第二支:现场救援指挥的安能集团第一工程局南宁分公司
7月22日中午,该团队开始抽水
7月22日15时左右,抽出8米水(即隧道内水位从13米降到8米)
该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赵玉鄂证言:“7月20日,京广北路隧道内积水最深处达13米左右。我们从7月22日中午开始抽水,截止当日(22日)15时左右,已经抽出8米”。
即,从20日17时隧道灌满水,到22日中午开始抽水施救,整整长达43小时,那么多车辆被泡在隧道中,究竟有多少人,被淹堵在1835米的隧道内,且最深水位13米,他们几乎不可能游出来逃生;而泡在水中43小时的人,不是淹死,就是冻死,不可能有生还可能。
如果,国民有点危机管理意识,本该有无数的脱险机会。
为不幸死难者沉痛致哀。
第二个灾难地点 地铁5号线检验
20日16时至17时之间,郑州地区的降水量达到201.9毫米。
17时05分:郑州地铁4号线丰庆路站,因雨水倒灌停止对外服务。
17时51分:郑州地铁5号线齐礼阎站和后河芦站,因雨水倒灌停止对外服务。
17时52分:郑州地铁1号线、5号线郑州东站,因雨水倒灌停止对外服务
第4个回答  2021-07-22
他在回气象局的路上,连车带人被冲走,他临危不惧,打开车窗、踹开车门、爬上车顶,向群众呼救,现在已经安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