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灾害对农村玉米产量有什么影响?

如题所述

  一、温度对玉米种植和玉米产量产生的影响

  在玉米播种阶段对地面温度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昼夜温差大。在幼苗成长期间,对温度的要求一般限定在 5℃到 10℃之间,对玉米幼苗成长最有力的温度范围为 15℃到 20℃之间。在玉米的拔节期这个阶段对温度的要求限定在 17℃上下。这个温度有利于玉米的拔节和玉米叶子的生长。而玉米叶子生长的适宜温度为 25℃到 28℃之间。在玉米的抽穗和开花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为:最低温度为 20℃左右,而最5℃最好如果气温值低于 25℃,就会影响到玉米的生长,影响玉米产量。如果气温低于 18℃就影响到玉米抽穗和开花对玉米产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玉米的成熟阶段是对玉米产量产生影响的重要阶段

  这个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为最低温度不能低于 15℃,而最适宜玉米成熟的温度为 21℃到 25℃之间。由于北方农耕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这一气象条件就导致该地区的昼夜温差比较大,有利于玉米的养分积累。但如果温度低于 15℃或者是高于25℃就会影响玉米中物质养分的积累和运输如果温度在20℃左右,那么就会影响玉米籽的生长,而如果温度低于17℃,就会对玉米的灌浆产生不利的影响。一旦温度低于15℃,玉米就会停止灌浆这就会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

  三、水分及灾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玉米从播种到最后的成熟这期间对水分的要求也非常高要保证农田的湿度保持在 70%左右。在自然灾害中对玉米产量产生影响的气象灾害主要包括干旱和洪涝。这些气象灾害对玉米的生长都非常不利,直接会导致玉米产量降低因此人们要对灾害进行提前预防,从而保证玉米产量稳定。

  四、低温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低温会导致玉米延迟播种期。从大部分地区的地理区域和气象条件来看,春玉米播种适宜期是4月中旬至4月下旬。因此,从4月上旬起的天气变化对春播进度十分重要。4月中旬的降雨对增加土壤水分、缓解春旱起到一定作用,例如2012年4月20日,靖边受到了1次大面积霜冻,大田作物由于地温比较低,无法按期进行播种,使播期延迟了10天左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19
影响玉米的产量,影响玉米的质量,影响玉米的生长,影响玉米的价格,影响玉米地。
第2个回答  2021-11-19
影响玉米的产量,影响玉米的质量,影响玉米的颜色,影响玉米的味道,影响玉米地里的营养。
第3个回答  2021-11-20
有严重的影响,会导致玉米的产量越来越低,会影响收成,会导致农民损失特别严重,会影响售卖价格。
第4个回答  2021-11-20
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会让产量受到打击,气象灾害非常的严重,会导致颗粒无收的,会带来剧烈的影响,会导致许多植物死亡,没有办法正常的生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