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年老才巴结我,凭着良心给她一口饭吃仁至义尽,儿媳做的对吗?

如题所述

01

我一直很奇怪一件事。

你说,有的婆婆在年轻的时候故意为难儿媳,是真的不明白十年看婆十年看媳这句话吗?

其实,好像也不是。

生活中见过不少的婆婆,以前不把儿媳放在眼里,但在岁数开始见长的时候,还是会妄求在儿媳这里寻求一丝庇护。

这个时候,她们会选择性地把以前的一切都忽略了。

大概人就是这样,总是会为自己的心安寻求最佳的辩护理由,甚至有时不惜睁眼说瞎话。

但是在儿媳心里,一切却是永远无法原谅的伤痛。

一个阿姨说起她的婆婆,永远都是义愤填膺。

尤其是上次,她的婆婆过75岁的生日,开始说起年轻的时候替她带孩子的事,说自己那个时候也忙,但还是抽出时间来帮她带孩子。

她的记忆里,婆婆为他们家做过的一些仅有的几件好事,翻来覆去地在她面前说,并且美化了不少。

听起来,她的婆婆把自己说得十分地好,年轻的时候为他们家尽心尽力。

她听得当时都差点现场发火,一直阴着脸不说话。婆婆自讨没趣,后来就不说了。

过了一会儿吃饭,她的婆婆要挨着她坐,然后一直不停地给她推荐这个好吃,那个好吃,还要给她夹菜。

她心里更加不痛快:“我自己又不是不知道吃,不要多此一举。”

回来后她说:“桌上那么多亲戚,这会儿故意来装什么,装得多喜欢我似的,要是真喜欢我,几十年前就该喜欢了。”

她也不是不明白,婆婆现在在讨好她,讨好得明明白白,还经常夸她能干。

只是这份讨好,在现在的她看来,多余而碍眼,甚至显得烦心。

因为她没心思,也没空去回应这份讨好。

02

她的婆婆,现在是真的想好好和她相处,也明里暗里地说了无数回,想来她家住。

她都装作没听见。

没办法,她对婆婆的不喜,已经到达一种见到人就心里觉得烦躁和懒得敷衍的地步。

既然这样,要是婆婆真的住到家里来的话,她说自己要是天天见到,迟早有一天,会一个人在心里把自己都气出内伤。

要是平时不见到的话,还稍微好些,她偶尔看到还能维持表面的客气和疏离。

她也不能听婆婆说过多的话,不然就无法心平气和。

因为婆婆在她面前,最喜欢说的两件事,一是年轻的时候对她好;二是别的儿媳怎么孝顺婆婆。

她说:“凭着婆婆年轻的时候做过的那些事,我现在对她的态度,已经很不错了。”

她的婆婆,年轻的时候的确偏心,同样都是两个儿子,婆婆偏心小儿子,也同样偏心小儿媳。

反正就是家里有什么好的都念着小儿媳,留给小儿媳。

小儿媳怀孕,想吃什么,她的婆婆每周都去集市上买,照顾得无微不至。

而她呢?

她说婆婆就给她端过半碗鸡汤,真的是半碗,她就只喝两口就见底了。自然这个鸡汤不是特意为她做的。

她婆婆一开始的偏心理由莫名其妙。

她说,那个时候她都要生了,婆婆还让她帮忙背地里的土豆,他们已经分家了。

她开玩笑地说了一句:“小儿媳都要进门了,这不得留着给小儿媳做啊?”

她的婆婆回:“人家家里就这一个女儿,从小宝贝得很,来了哪能让她做这些事!”

她当时气得差点把背篓都扔了。

因为她家四个女儿,她说:“她不能做,所以我就低人一等,活该累死累活地做所有事?”

她的婆婆没有说话,不过后来的很多事也都证明,她的婆婆的确把小儿媳看得更加尊贵一些,更像是带着一点讨好。

03

而她自己,自从结婚以后的日子,什么事都是靠着自己扛过来的。

婆婆不帮她带孩子,少有的几次帮忙,后来也成了婆婆老的时候拿出来说的对她好的例子。

而实际上呢?

她有时候忙,想让婆婆帮忙抱一下,婆婆沉着脸:“我们也有事,哪有空帮你抱?”

然后,她赌气把孩子抱了回去,这样的情况多了以后,她再也不把孩子往婆婆那里送了。

她说,谁家婆婆不是或多或少地帮了忙,要是没有这个人我也就不做指望了,偏偏还是有,但完全也指望不上。

她心里的不满,更多的是婆婆没为她做过的事,却件件都为小儿媳做了,伺候月子带孩子,婆婆半天都没有离。

种种事情,长此以往,在她的心里埋下不可逆转的怨言。

她的婆婆那时也不在意,周围所有的人都知道她们婆媳关系不好,两人也吵过几次架。

婆婆年轻时候对她说话,语气从来都不怎么好,不笑,板着脸,对待小儿媳语气就客气很多。

她也擅长明里暗里地讽刺,婆婆更不喜欢她的脾气,认为她没有孝心,反正彼此心里都有着很多的隔阂。

但是后来,她的婆婆押错了“宝”。

婆婆老了以后,小儿媳并不愿和她住一起,说这也不是她家一个人的事,就连婆婆去了小儿媳家里,都经常要看小儿媳脸色。

反倒是她,虽然意见归意见,婆婆真的老了以后,她倒不和婆婆吵架了,婆婆来家里住一两天的话她也比较客气。

只是,她说:“不能常住,不然我肯定还是会发脾气,我听不得她说话。”

婆婆生日还有过年这些的话,她也会过去看望,给婆婆拿点钱,平时很久不去了也会催她的老公带点东西过去看看。

而她的弟媳去得远没有她多。

她的婆婆现在说,才看出来其实她是刀子嘴豆腐心。

04

不过,面对婆婆的刻意巴结,她的心里是烦躁的,排斥的,她并不想领这份情,她的心早就已经寒了。

至于对婆婆做的这些事,她坦言:“我凭着自己良心给她一口饭吃,仁至义尽。”

在她看来,虽说她的心里对婆婆有意见。但是不管怎么说,婆婆也没做伤天害理的事,她的老公是儿子,就有尽孝的义务。

她更加不想等到婆婆去世,到时才反应过来,感觉自己做的事也不道德,然后心里会有过意不去。

人生在世,做事凭良心,她只想做到自己无愧于心。

但是,想要她有多么孝顺的话,也是不可能的事,她也做不到如此。

她说,要是完全不管是昧着良心,但要是过于孝顺于她而言,也是一件昧着狼心的事。

所以,她会一直这样,到婆婆去世的那一天。

生活中,有很多的婆媳矛盾,到最后都如同这个阿姨这般,变成了谁都解不开的心结。

到了这个时候,再来论对错其实都没了意义,后悔也没用,因为这就是一个人心换人心的过程,谁也不能勉强和敷衍。

十年看婆十年看媳这句话,总是有自己的道理在里面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2
儿媳的做法当然不对,不管自己的婆婆在年轻的时候对待自己有多苛刻,但是她始终是我们的长辈,身为我们的长辈我们就应该孝敬他们。
第2个回答  2021-02-22
我认为儿媳做的没有什么错误,这证明婆婆在以前对儿媳并不好,等到他自己老了,才想到来巴结而死,但是儿媳没没有说喊他反而不计前嫌,还管他饭吃。
第3个回答  2021-02-22
我觉得儿媳妇的做法是不对的。赡养老人是我们作为子女应尽的义务。不应该说出这样的话,毕竟你的丈夫也是婆婆辛苦带大的,你应该感恩婆婆。
第4个回答  2021-02-22
当然不对。所以作为小辈,我们有责任孝敬父我们的长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