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是辛勤的园丁,为什么不受待见?

如题所述

老师为什么如此拉仇恨?我想从以下几点来阐述一下我的看法。

一、老师的职责使然。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老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施教和受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我们都会有切身的体会,我们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出错,识错,改错的过程,在这个中间,我们是受教者,包括我们学做人的过程,我们同样是受教者,我们一点一滴的进步、成长,我们一举一动的渐趋文明,成熟,应该说和老师的辛勤付出分不开,或者说和老师的较真精神分不开,这其中,我们对老师的较真,明理的,我们感激老师,不明理的,我们记恨老师;有时候,我们又很容易犯一个错误,对老师的好,我们容易健忘;对老师的“坏”,我们往往耿耿于怀。

二、老师的地位使然。虽然美其名曰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现实社会中,老师的地位很尴尬,属于弱势群体系列,喷子们喜欢拿老师说事,无论怎么喷,一般不会有什么事,更不会“引火烧身”,因为老师们一无权,二无钱,再者,老师一般也不会和喷子们计较,在喷子们眼中,老师们是软柿子,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捕风捉影,夸大其词,喷喷老师,以泄心中之愤,以报老师批评之仇,赚个噱头,博个眼球。三、利益集团作祟。现在社会中,当然不可否认有部分老师校外办班赚钱,但这样的老师绝非全部,而是个案,另外,老师课堂上不讲重点,而在辅导班里讲,应该也有这样的老师,但应该也是极个别现象,而利益集团们,比如校外辅导班,比如私立学校,比如其他营利性办学机构等等,他们往往抓住老师队伍中的极个别现象,昧着良心,把这种现象无限放大,极尽抹黑老师之能事,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颠倒黑白,混淆视听,从而达到蒙蔽欺骗家长、学生,进而中饱私囊之目的。

很多时候一只老鼠害一锅汤,但是一个群体里出现的好人好事却往往不会产生坏事那么强烈的代表效应。

这其中的原因可能就是心理学因素在起作用,心理学理论认为,负面消息更能迎合公众好奇心理和社会诉求;另外,在传播学上,有这样一种观点:有时迫于生存压力,媒体把眼球效应当成第一追求,以至于让负面消息不断地“膨大”扩大化;而在社会心理学上来看,有时候社会矛盾比较集中的时候,老百姓的不良情绪需要发泄,而负面消息出现的时候,大家的愤怒和情绪效应猛增,这种情绪的宣泄会加剧负面消息的传播。

另外,心理学上还认为,每个人都会想办法尽量避免犯错,当负面消息出现时,为了追求一种警示效应,或者为了突出自己的正确性,而更愿意去宣扬别人的“错误”。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大脑是有“负面偏好”这样的机制的,就是大脑对不好的消息更加敏感,并且觉得坏消息比好消息影响力大。举个例子,别人说你很多好话可能你会没什么印象,但是如果说你一句坏话你可能就会印象深刻。

最后,很多时候,大家关注负面消息,谴责那些不好的人和事,有一个想法是希望社会中大家的行为规范都能向好的方面发展。但是对待好人好事的时候,宣传和传播的动力就没有对待坏事那么足了。所以,在好事不容易被人记住的情况下,如果再有一些人对老师做的好事不予相信,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会出现这种做了好事被人想歪的现象。两厢对比,教师队伍中的负面消息大家关注的多,正面消息大家关注的少,再加上还有个别想歪的人造谣,就会造成你现在的这种感觉。

总之,老师不好当,老师易招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