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2018年,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1、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之旅

2018年12月8日,中国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12月12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12月30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环月降轨控制,顺利进入准备月背着陆预定轨道。

后续,嫦娥四号探测器将择机实施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嫦娥四号将实现国际上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国际上首次月球拉格朗日L2点中继与探测,国际上首次月基低频射电天文观测,国内首次实测月夜期间浅层月壤温度。

2、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完成,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

2018年11月19日,中国成功发射第42、43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是中国北斗三号系统第18、19颗组网卫星,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12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宣布,北斗三号系统完成建设,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2018年,中国北斗系统加速组网,先后圆满完成10次北斗导航卫星发射任务,成功将17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和1颗北斗二号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3、中国航天发射次数创新纪录,跃居世界首位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航天实施了以北斗卫星组网、嫦娥四号探测器等为代表的39次航天发射任务,相比2016年创下22次的中国航天发射纪录,2018年发射次数创下中国航天史发射次数新高,跃居世界首位。

4、中国成功发射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

2018年2月2日,中国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

该卫星主要用于获取全球空间电磁场、电磁波、电离层等离子体、高能粒子沉降等科学数据,为研究和提取与地震前兆相关的空间环境信息提供技术支持,为未来建立空间电磁场和电离层应用业务化系统进行技术准备。

5、中法海洋卫星发射成功,中法航天合作谱新篇

2018年10月29日,首颗中法海洋卫星成功发射。中法海洋卫星是由中国和法国联合研制的首颗用于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的卫星,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一次同先进宇航国家开展的系统层面的、全流程的合作。

该卫星装有全球首台新型体制的微波散射计和全球首台新型体制的雷达波谱仪,可首次实现海风和海浪同步观测。中法海洋卫星将在全球海洋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此前的9月7日和10月25日,海洋水色环境卫星海洋一号C星和海洋动力环境探测卫星海洋二号B星先后成功发射,将为中国海洋事业发展提供可靠的遥感数据支撑,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资料来源:这个青年网-2018年全球十大航天新闻、中国十大航天新闻评选揭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6
1、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之旅

2018年12月8日,中国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12月12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12月30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环月降轨控制,顺利进入准备月背着陆预定轨道。

后续,嫦娥四号探测器将择机实施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嫦娥四号将实现国际上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国际上首次月球拉格朗日L2点中继与探测,国际上首次月基低频射电天文观测,国内首次实测月夜期间浅层月壤温度。

2、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完成,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

2018年11月19日,中国成功发射第42、43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是中国北斗三号系统第18、19颗组网卫星,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12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宣布,北斗三号系统完成建设,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2018年,中国北斗系统加速组网,先后圆满完成10次北斗导航卫星发射任务,成功将17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和1颗北斗二号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3、中国航天发射次数创新纪录,跃居世界首位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航天实施了以北斗卫星组网、嫦娥四号探测器等为代表的39次航天发射任务,相比2016年创下22次的中国航天发射纪录,2018年发射次数创下中国航天史发射次数新高,跃居世界首位。

4、中国成功发射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

2018年2月2日,中国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

该卫星主要用于获取全球空间电磁场、电磁波、电离层等离子体、高能粒子沉降等科学数据,为研究和提取与地震前兆相关的空间环境信息提供技术支持,为未来建立空间电磁场和电离层应用业务化系统进行技术准备。

5、中法海洋卫星发射成功,中法航天合作谱新篇

2018年10月29日,首颗中法海洋卫星成功发射。中法海洋卫星是由中国和法国联合研制的首颗用于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的卫星,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一次同先进宇航国家开展的系统层面的、全流程的合作。

该卫星装有全球首台新型体制的微波散射计和全球首台新型体制的雷达波谱仪,可首次实现海风和海浪同步观测。中法海洋卫星将在全球海洋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此前的9月7日和10月25日,海洋水色环境卫星海洋一号C星和海洋动力环境探测卫星海洋二号B星先后成功发射,将为中国海洋事业发展提供可靠的遥感数据支撑,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技术保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28
(1)1964年6月,自行研制的运载火箭腾空而起,在我国航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2)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3)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4)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飞行员是杨利伟。继苏联和美国后,我国成为了第三个把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5)2005年10月12日上午9点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第3个回答  2020-03-02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之旅
2018年12月8日,中国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12月12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12月30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环月降轨控制,顺利进入准备月背着陆预定轨道
第4个回答  2018-06-18
2018年中国的航天发射计划预计为35次。这个数量让每个人都惊呆了!足以证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迅速。并且,除去早起的风暴火箭,长征火箭总共发射115次,其中成功109次,已经达到了高达94.783%的成功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