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爱即所惧, 所贪即所狱,所见即所在, 所舍即所得。” 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所爱即所惧」,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盛;所谓爱即惧,则是爱别离苦,喜爱的人、事、物,我们总想与他们永远在一起,永远能享受,可生命是无常的、脆弱的,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所以看起来最令我们幸福、快乐的东西,就是能带给我们最大痛苦的东西,所爱即所惧。

  「所贪即所狱」,我曾是一个无肉不欢的人,又一次,家里做饭正好没有一个肉菜,整个吃饭过程中我都闷闷不乐,只吃了小半碗就没吃了,然后又下楼去买了零食吃;现在回想,这肉菜就是困住我的牢笼,我的心情是随着它而改变的;同理推导,任何人事物都是如此,所贪即所狱;所以荀子说「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以上两条,可以《心经》对治:「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可常诵念此句。

  「所见即所在」,这条用一个故事说明;一次苏东坡在和法印和尚聊天的时候问,「你看我像什么?」,法印答:「我看你像尊佛。」,苏东坡又问:「你知道我看你像什么吗?」,法印说不知,苏东坡说:「我看你像一坨粪。」,法印只笑笑,并不反驳什么。苏东坡以为法印无法反驳,便回家了,讲这件事告诉了苏小妹,自称胜了一筹,苏小妹却笑了说:「你才输了。法印和尚心中有佛,所以见到谁都是佛;而你见他是粪,只能说明你心中有粪。」。(未考究故事真实性)
  我们都生存在物质的世界里,但是我们都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东西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人,所以所见即所在。

  「所舍即所得」,这条也用个故事吧:从前,有两个人投生,阎王说:「你们两个可以选择此次生命的质量,我给你们一句提示;往左边走,你的人生将会不断将东西送给别人,而往右边走,所有人都会来给你东西。」,话音刚落,一个人噌的一下窜入了右边的通道,而另一个人只好走入左边的通道。走入了左边通道的人,成为了一个富翁,就像阎王说的一样,他投身慈善事业,一生都在给予和奉献,只有你拥有了很多,你才能给予他人;而走了右边通道的人,一生凄惨不幸,只得上街乞讨,只有你一无所有,别人才会不断给你东西,阎王的话一样实现了。(虚构故事,勿开脑洞)
  其实这条跟前两条是相互呼应的;因为只有在你真正放下了贪爱执着,你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很多影视剧中都有描写男女主人公在临死前的那种爱情表现,每当看到这种镜头都会感受到爱情的纯粹和永恒;可我们为什么没有办法做到呢?因为贪婪、执着,如果我们真的能放下自己,放下对方,甚至放下所谓的「爱情」,那一刻,你才能感受到最纯粹的自我、最纯粹的爱人、最纯粹的爱情;所以,所舍即所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