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成矿带的控矿断裂系统

如题所述

控制胶东金矿的断裂系统,最具决定意义的是胶东西北部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带弧形控矿断裂系统,它直接控制了胶东特大型、大型金矿床及大部分中小型金矿床。此外在东部的金牛山北北东向控矿断裂系亦也控制了部分中小型金矿(图4-3)。

(一)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带弧形控矿断裂系统

分布于胶东西北部的莱州、招远、平度、栖霞一带。处于郯庐深大断裂带的昌邑-大店断裂与牟平-即墨断裂带之间的胶北断隆,由四条弧形弯转曲率较大的断裂组成。自西向东为:三山岛断裂、焦家断裂、招远断裂北段和陡崖-龙门口断裂。此即所谓“胶东S型断裂”系统,前二者归仓上-明村-双羊北北东向断裂带,第三条归蓬莱-招远-麻兰断裂带,后者归解宋营-栖霞-沐浴店断裂带。弧形断裂实际系该断裂带某主干断裂呈北东向波状弯曲部分或被北北东向断裂截接部分。

1.四条弧形控矿断裂

(1)三山岛断裂:仅见于渤海之滨的三山岛—仓上一线,为孤立裸露的矿化蚀变破碎带,经勘探追索长10km,两端延入渤海。断裂走向北东40°倾向南东,倾角35°~40°。断裂宽20~200m,发育于玲珑超单元与栖霞超单元接触带的内带,沿断裂带具强烈的绢英化蚀变并有长达百米至千余米的脉状工业矿体,矿体赋存于断裂面、断层泥下盘的向北西凸出的花岗质构造角砾岩及碎裂岩中,断层泥对矿体有明显的隔挡作用,断裂早期为张性,后期为左行压扭性(图4-4)。该断裂由北向南控制三山岛、新立和仓上三处特大至大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

(2)焦家断裂:北起招远、孟格庄经莱州焦家、程郭、南十里一线,沿海平原与丘陵低山区的过渡地带展布,地貌特征明显。已追索长达70余公里,自南向北由北北东向至朱桥转向北东,构成一向北西凸出的弧形断裂,向北被东西向断裂所截(图4-5)。

图4-4 三山岛金矿区地质构造略图

1.玲珑超单元;2.黄铁绢英岩化带;3.工业矿体;4.栖霞超单元;5.压扭性控矿断裂

图4-5 焦家金矿带地质图

焦家断裂带平均走向30°,倾向北西,倾角29°~43°,总体沿栖霞超单元与玲珑超单元岩体的接触带分布,但有的地段发育在栖霞超单元或穿切玲珑超单元与郭家岭超单元。破碎蚀变带宽80~200m,具明显而稳定的分带特征(图4-6)。

从图4-6中可看出,以断层泥为中心,上、下盘发育着花岗质糜棱岩质构造透镜体、构造角砾岩、碎裂岩及碎裂状花岗岩,储矿地段的构造岩被蚀变矿化叠加,形成矿化蚀变带。糜棱岩具长英质矿物拉长拔丝及残斑拖尾等构造特征,充分显示了脆性断裂叠加于韧性剪切带的特点(图4-7)。

构造角砾岩普遍发育有长英质矿物及早期脉体的圆粒化现象,也有反映强烈应力作用的“杆状构造”(Rodding)的石英圆柱体,在断裂带内有规律的排列,杆状体倾伏向北东,倾伏角30°~40°,垂直长轴方向有环状擦痕,显示了断层在成矿期为张性断层(图4-8)。后期为左行平移压扭性断层。焦家断裂带为金矿最密集的成矿构造带,特大型金矿焦家金矿、新城金矿及河东、河西、等其他十五处大中型金矿均受该断裂或其旁侧次级断裂控制,主断裂与其下盘次级断裂上的矿床具有东西横向对应产出的规律(图4-5)。

(3)招平断裂:平面上呈舒缓的波状展布,自南部的宋戈庄附近呈北北东向至南墅以北转向北东沿玲珑超单元与栖霞超单元、荆山群接触带曲折延伸。至招远城北,被破头青断裂截切并切过玲珑岩体。断裂全长百余公里,宽度自几十米至二百余米。断裂倾向东或南东东,倾角31°~45°(图4-9、图4-10)。

图4-6 焦家式金矿控矿断裂矿体分布及构造岩分带特征

图4-7 金矿显微构造照片素描

(依原片3.7×8倍缩小

图4-8 焦家金矿96线剖面矿体赋存部位示意图

图4-9 夏甸金矿500线地段平面地质略图

1.栖霞超单元;2.玲珑超单元;3.碎裂状花岗岩;4.绢英岩化碎裂岩;5.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6.矿体;7.压扭性断裂

图4-10 招远-平度弧形断裂大尹格庄矿区56线矿体的赋存部位

断裂南段发育在玲珑超单元与荆山群接触带,局部发育在岩体内部,自黄同水库至尹府水库十余公里范围内,断裂发育在宽300~500余米的糜棱岩带上,反映出断裂叠加于古老的韧性剪切带上发育而成的。该段在1:20万重力图形成一陡的梯度带,1:20万航磁平剖面图上形成一个明显低磁带,这充分显示该断裂为深度大的断裂带,断裂北段主要发育在玲珑超单元与栖霞超单元的接触带上,整个断裂均可见到连续稳定的断裂面及两侧发育的构造岩、构造透镜体及派生构造,局部地段为密集节理带。构造岩有糜棱岩、千枚糜棱岩质构造透镜体构造角砾岩、碎粉岩、碎斑岩、碎裂岩及碎裂花岗岩等。

该断裂带经历了复杂的演化历史,并且不同地段明显的不均衡,其于元古宙已有雏形,并且以后经历多期活动,反映了不同时期断层性质和力学性质的差异性。构造岩的微观分析也能说明该断裂多次活动的特点,如花岗质糜棱岩发育在二长花岗岩内。韧性剪切构造特点明显,被后期的断裂叠加现象亦甚清晰,如糜棱岩质的构造透镜体、构造角砾岩等。

招平断裂为胶东又一重要的控矿断裂,直接控制了著名的玲珑金矿田及大尹格庄、东风、台上、夏甸等特大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另有山后、张格庄、石桥、南墅等一批中小型金矿也直接赋存该断裂及其附近次级断裂中。

(4)陡崖-龙门口断裂:弧形构造最东边的一条断裂。位于栖霞臧家庄中生代断陷盆地西缘,呈北东东走向,断裂于陡崖附近北西凸曲转为北北东走向,倾向南或南东,倾角30°~40°,断裂已追索长达30km,该断裂被北西向张扭性断裂左行切割。栖霞台前金矿即为直接赋予该断裂的破碎带蚀变带上,这充分地显示出断裂的找矿前景。

胶东金矿就其储量而言,90%以上均受以上四条弧形断裂控制。四条断裂自西向东间距逐渐增大,分别以14、20、24km的间距有规律的递增。

2.弧形构造的伴生构造

(1)北东向控矿断裂:主要发育在四条弧形主干断裂之间的花岗岩体中。走向北东45°~60°。沿断裂两侧普遍发育有“入”字形分支。断裂长几百米至十余公里,宽数米至数十米,沿走向、倾向微具波形变化,具光滑断面,发育有倾斜或水平擦痕,并有厚度不大的断层泥、糜棱岩质构造透镜体和碎裂岩带。矿体受断裂自身或与其交汇的挤压破碎带控制,形态多呈规则的脉状或扁豆状等。

属于这组断裂的有灵山沟-北截断裂、岞村-驿道断裂、张家断裂、双目顶断裂、齐家庄断裂等。玲珑类帚状构造的控矿断裂群,也是由这组断裂经应力改造的结果。这组断裂控制了诸如玲珑、灵山沟、北截、洼孙家、旧店、齐家庄等大、中、小型石英脉型金矿同十处。

北东向断裂,从结构面观察及派生的入字型分支、填充的脉体特征及矿体的侧伏规律综合分析,断裂为右行压扭性,早期成矿阶段显左行张扭性。如洼孙家金矿,控矿断裂中的主要成矿阶段的矿化体,填充于主断裂下盘张扭性低序次分支断裂裂隙中,剖面上反映出上盘向北东斜落(图4-11)。

北东向断裂,控制矿体的侧伏是有规律的,北西倾者,矿体向南西侧伏;南东倾者,矿体向北东侧伏,侧伏角在60°~70°。这种矿体的侧伏规律,是受断裂左行张扭性所形成的空间所制约(图4-12)。

北东向断裂是由北东向扭断裂发育起来的压性断裂,在成矿阶段为张性断裂显示其多期活动特点。

(2)北北西向张扭性断裂:于胶东西北部发育。在金主要成矿阶段之后的北北西向闪长玢岩带,沿北东、北北西向扭裂曲折追踪,并切割了矿脉或矿化体。其他地区,从大量的节理测量也反映出这组初次扭裂的存在。在平度北部,招平断裂下盘的石桥金矿,四条控矿断裂呈多字形排列,走向310°,倾角近于直立,总长度1500m左右,矿体在单条矿脉的长度不足百米、垂直延深达400m,为胶东典型的由张扭性断裂控制的石英脉型金矿床。

图4-11 洼孙家金矿区一号脉矿体形态与控矿断裂关系图

1.玲珑超单元;2.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带;3.富矿体;4.贫矿体;5.压扭性断裂;6.张扭性支断裂;7.控矿断裂成生阶段的平面扭动方向;8.成生阶段(主要成矿阶段)断裂的扭动方向

图4-12 玲珑金矿田44号脉358水平83线地段含金石英脉(矿体)的平面组合特征

1.含金石英脉;2.蚀变带;3.花岗岩;4.含金适石英脉填充时的控矿断裂启开扭动方向

总之,弧形构造系统,是在区域东西向构造带基础上,北北东向构造斜接复合或截接北东向构造所形成的构造型式。其被夹持在北北东向构造之间。新元古代玲珑超单元岩体的形态、范围,对弧形构造的成生发展创造了重要的边界条件,焦家断裂及和招平断裂,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玲珑超单元的岩体与栖霞超单元侵入接触的薄弱面曲折伸展。

3.弧形构造控矿的主要构造型式

(1)入字型构造:入字型构造是控制石英脉型金矿的主要控矿构造型式,这种入字型构造在主干断裂的上、下盘皆有发育。有的矿体赋存于断裂在成生阶段右行扭动时分支断裂的再次断裂裂隙间,矿体呈扁豆状受两条分支断裂间的构造岩控制,矿体沿走向、倾向随着碎裂岩沿两条分支断裂的发育微弱而尖灭(图4-14)。有的矿体赋存于断裂上成生阶段左行扭动时产生的低序次派生张性断裂裂隙间(4-13)。入字型构造控制的矿体侧伏也有规律,北西倾的断裂,矿体向南西侧伏;南东倾者矿体向北东侧伏。

图4-13 灵山沟金矿区平、剖面图

1.弱片麻状中细粒二长花岗岩;2.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3.工业矿体;4.钻孔编号;5.矿脉编号

(2)类帚状构造:类帚状构造是胶东控制几个主要矿田构造的最主要的构造成型式。如玲珑帚状构造、旧店帚状构造和焦家帚状构造等。

焦家类帚状构造是构成焦家成矿带的构造,或者说是矿田构造(图4-5)。它控制了焦家、新城、河东、河西、上庄、陈家、望儿山、寺庄等十多处特大型、大型及中型焦家式或河西式金矿床。它对焦家成矿带的金矿床、矿体的控制规律表现为:①主要矿床皆赋予类帚状构造向北西曲率最大的凸曲段,特大型金矿床均处于最外旋层的焦家主干断裂中;②矿体严格赋存于压扭性断裂下盘的各类构造岩内,断裂面、断层泥具有标志性的指示意义;③矿体无论是在主断裂或是伴生次级断裂,矿体皆赋存于断裂沿走向拐弯凸出段,即赋存于总体封闭环境中的局部开张部位;④矿床沿断裂大致以2km的等距离产出;⑤主干断裂和下盘次级断裂的断裂转折或矿体赋存,呈东西向横向对应产出;⑥带内矿体有规律的向南西向侧伏,侧伏角一般在45°~70°。

玲珑类帚状构造,以九条次级断裂为骨干,并组合了伴生、派生的低序次的数百条断裂构成矿田构造,控制了矿田内矿床(体)的分布。其控矿表现为:①主要矿体无论从平面或剖面上看,均赋存于类帚状构造向南东曲率最大的凸出段;②主断裂或支断裂、矿体等在平面及剖面上有北西—南东向横向对应产出规律;③就单一矿脉而言,矿体赋存于沿倾向由缓变陡的部位(图4-14)。

图4-14 玲珑金矿田构造略图

1.闪长玢岩;2.闪长岩;3.煌斑岩;4.文登超单元;5.玲珑超单元;6.矿后构造;7.次级控矿断裂;8.成矿后期与成矿期的剪切方向

(二)金牛山控矿断裂系统

金牛山断裂带,位于胶东半岛的东部牟平、乳山一线,纵贯半岛南北。总体走向北北东5°~15°。该断裂系由七条大致相互平行,近于等距排列的压性、压扭性断裂或矿化带组成。断裂长60km,宽30km,以金牛山断裂为中心向东西两侧每隔4~5km即出现一条作有规律对称分布(图4-15)。自西向东为小寨-西山断裂、下雨林-阎家夼断裂、上泮格庄-刘家夼断裂。八甲-唐家沟断裂、金牛山-寨前断裂、将军石-下洼断裂、曲家口-上夼断裂。其中以金牛山-寨前断裂规模最大,构造强烈,控矿作用典型。

金牛山-寨前断裂,走向15°~25°,倾向南东,倾角65°~70°,全长60km,沿玲珑超单元昆嵛山复式岩体西侧展布,断裂沿走向呈舒缓波状,断裂带中发育有构造透镜体、角砾岩、挤压片理,属左行压扭性断裂。沿断裂有金石英黄铁矿脉及含多金属石英脉等充填,在成矿有利地段形成工业矿床。

金牛山断裂是北北东与北北西向两组剪切面发展起来的,如图4-16所示,北北东组分支断裂所指示的剪切方向为北北西组斜列反映的剪切方向,均反映了自北向南挤压应力作用。在后期区域剪切应力作用下,北北东向转化为左行压扭性,北北西向转化为右行张扭性,控矿断裂以前者为主(图4-16)。

金牛山控矿断裂系控制了胶东东部的数十处大、中、小型含金石英硫化物型金矿床(邓格庄式)。

图4-15 金牛山断裂带金矿床分布略图

1.伟德山超单元;2.玲珑超单元;3.古元古代荆山群;4.压扭性断裂;5.张性断裂;6.中型金矿床;7.金矿(化)点

图4-16 牟平乳山地区金矿平面组合特征图

1.玲珑超单元;2.闪长岩脉;3.闪长玢脉岩;4.煌斑岩脉;5.含金石英脉;6.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岩;7.含金菱铁矿重晶石石英脉;8.矿脉及产状;9.张扭性断裂;10.矿脉编号口

(三)大庄子—吉戈庄控矿断裂系统

胶东西部,在平度北部的石埠镇与张舍镇荆山群分布区,近几年来新发现了大庄子金矿(又称黑羊山金矿)和吉戈庄金矿,形成了胶东西部的一个重要成矿区(带)。该区金矿明显的受大庄子断裂、宝落断裂、张舍-马戈庄断裂、东石岭-前楼、吉戈庄等一系列NNE或NE向断裂带控制。该区由于大面积第四系覆盖,断裂规模及组合规律不清,据已追索情况看,几条主要断裂的特征表述如下:

(1)大庄子断裂带:矿区范围主要有三条,1号断裂位于大庄子村东,断续出露约3km,围岩为荆山群,地表矿化蚀变带宽40~60m,主要由硅化、绢云母化、绢英岩化构造角砾岩和碎裂岩组成,金矿化主要发育在角砾间隙的胶结物中,为网脉状和细脉浸染状矿化,矿化富集与硅化关密切,多数角砾被挤压扁或定向排列,呈构造透镜体状,角砾成分主要是构造片岩、片麻岩、糜棱岩和角闪质岩石。已控制矿体长240余米,平均厚3.58m,最大厚41.5m,金平均品位9.37×10-6,是胶东发育在变质岩区的焦家式金矿床。

大庄2号断裂位于大庄子村北,为一组平行分布的NNE向压扭性断裂,断裂产状:10°~15°∠70°,形成一个长约700m,宽150m的矿脉带群。矿体由含金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组成,部分由含矿的硅化碎裂岩组成。其矿物组合与玲珑式金矿类同,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铁矿,次要有方铅矿,闪锌矿及少量黄铜矿,矿石呈块状构造及条带状构造。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绢云母,金品位(4.54~52.88)×10-6,为一典型的玲珑式石英脉型金矿。

在1号和2号之间,尚有数条NE—NEE向的规模不大的压扭性断裂,控制金品位较高的含金石英脉体。

(2)吉戈庄断裂:位于吉戈庄村北,发育在荆山群变质岩中,控制长1.5km,由两条相距十余米的破碎角砾岩带组成,宽6~20m,走向40°,倾向NW,倾角47°~60°,显压性特征。

(3)吉戈庄矿区的宝落断裂:位于吉戈庄断裂下盘,控制长2km,宽10~50m,总体走向5°~20°,倾向NW,倾角60°~65°,断裂为一破碎角砾岩带,角砾为荆山群中的变粒岩和斜长角闪岩及石英脉等,断裂表现为压扭性特征,是吉戈庄最主要的控矿断裂。其矿床类型为小型焦家式金矿。

总观大庄子—吉戈庄控矿断裂带,就其断裂的特征,矿石的构造特征及成矿时代等综合分析,该断裂带也是胶东地区燕山早期控矿构造的组成部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