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学素描合适

如题所述

关于这个问题不止有一个家长问过我。8岁之后进入一个感官的敏感时期,孩子更愿意客观的理性的去感受世界注重形状比如说人的具体样子,开始观察细节并且渴望用绘画来再现事物,到了这个阶段,素描对他会是一个基本的方法方式,他对外界事物的形态事物的表现,但是这个时候的素描学习不可以是成人所理解的画石膏像之类的方法,而是要让素描和孩子的生活训练相连接帮助他观察感受表现他所关注的事物。
素描不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画出一个物体的光影关系,也不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只用铅笔才能表现,“素”就是指单色,比如用钢笔炭精条画出喜欢的物体的时候都是在素描,所以引导方法非常重要,过早的画石膏像进行严格的素描造型训练会扼杀孩子对绘画的兴趣和自信。
6-12岁儿童从人的生理角度来看,孩子正出在生长发育和心理还未成熟阶段, 素描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张初级的素描作业,也需要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这对大部分低幼孩子来说,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往往会使孩子对素描学习产生厌烦心理,不利于孩子进一步学习。然而6--12岁儿童学素描大部分出于对素描的兴趣,喜欢写生这种方式把物体通过二维空间描绘出三维空间的物体来,他们不再局限于平面的绘画形式,因此我们不能放弃这种全方位的空间表达和立体想象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从小培养整体的正确的观察方法。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了大量的问题和矛盾。其中问题最多的是训练方法,部分教师忽视了儿童学习素描的阶段性,一味照搬学院派的素描训练方法,缺乏创新精神;还有教师信奉“严师出高徒”的古训,一味严格要求,力求做到一丝不苟,而缺乏学习兴趣的培养。结果,大多数学生因缺乏学习兴趣而感到枯燥无味,或半途而废,或走入狭隘思维的怪圈。6-12岁最重要的是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不当的技术操作,随着年龄的增加要改正这些毛病就显得很难。
针对上述情况,社会上出现一种“学素描的最佳年龄是少年期”的流行说法,即认为儿童在12岁以前不应学素描,否则会影响儿童创造思维的发展,扼杀儿童的艺术想象力;另一部分人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认为儿童在12岁以前,对素描的造型和空间关系不能深入地理解,从而达不到学习素描的水平。
但是,当我们看到一些西方著名艺术家在儿童时期的素描和绘画作品时,这种观念就产生了动摇。如毕加索12岁的素描作品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他在12岁以前就已经开始了严格的素描训练。大量的国内外美术画刊,从国外小朋友的绘画作品和素描作品上看,虽然达不到很高的水平,但也看出了明显的训练痕迹。每个年龄段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呢?为此,分期分批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了实验。
首先,从一些没有美术基础,年龄在6-12的儿童中分别挑选出来一些学生,然后对这些学生进行素描基础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训练,可以看出七、八岁的儿童在绘画造型和理解能力上跟不上所要求的水平。因此对他们进行素描训练时,不应过多地进行绘画知识和造型原理的讲授。他们的美术活动主要体现为游戏性,主要使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来表现自己的生活感受。在造型训练方面,着重培养学生对平面形、组合形的认识与运用;在儿童空间知觉训练和绘画空间表现方面,要求学生认识物体的形状,物象的大小和高矮对比。同时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物体之间的前后遮挡关系,并能表现在画面上。
九岁以后的学生开始进入客观写实期,学生具备了较细致深入地观察物象与描绘物象的能力,并能够感知物象的立体和空间物想体,在训练时要在强调观察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地讲授透视、造型、构图等素描基础知识,但并不要求进行专业化的造型训练。写生主要靠直观感受表现对象物征。在造型基础知识方面主要介绍“线”,能用线精细地描画对象。在绘画空间知识方面,介绍形态和背景的关系,观察空间透视的近大远小现象,并初步了解从不同视点表现物象的方法,也就是说,这个时期,最好以结构素描训练为主。
十一、二岁的儿童不但造型能力较好,还能比较正确地运用透视原理、简单的明暗关系来塑造形体。这个时期主要侧重于对他们进行大体的明暗调子的训练,使他们能够很好地运用明暗调子来表现空间关系,要初步尝试衬布的画法,衬布要整体,切忌画得“散”、“乱”。画时要有理性的分析,从整体着眼,力求画面的完整统一。要在观察的基础上,比较形体的大小、高低等方面的比例关系,处理好物与物、物与背景之间的黑、白、灰关系,注重物体之间的“虚”“实”变化,画面要有整体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13
少儿美术分为以下几种: .
1:创意美术2:漫画3:素描4:水彩画5:水粉画6:国画7:油画8:版画...
一、儿童喜欢画画,这是出自儿童自身生理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需要。我们从事儿童美术教育,必须研究儿童绘画的心理与特点,否则,就不能正确地评价儿童画,也就难以辅导儿童绘画。小学阶段应按儿童的年龄分为三个时期来研究:图式期6-8岁、写实倾向期9-11岁、写实期12岁以后(相对而言,有的会提前或退后)。美术教师应根据儿童不同时期绘画的心理与特点,培养他们的兴趣,才能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二、6、7岁儿童处于幼儿期向儿童期转变的阶段,大脑的发育已达成年人的90%,但在心理方面却仍保留着幼儿期的状态,想象力十分发达。他们把画画看成是一种游戏常把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东西混淆在一起。一过7岁,幼儿的这种特征就逐渐减少或削弱,渐渐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客观世界,在想象的同时,能按照自己所熟悉的那样去画。随着他们参加社会活动增多和知识面的不断扩大,绘画创作达到高潮,进入儿童绘画创作的黄金时代。他们依靠直觉,加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想象,根据头脑中对物象特征形成的概念,凭自己的记忆表达心绪和意象,造型的模式是这一阶段儿童画的一般特征,故称之为图式期。这个时期,特别要求教师和家长千万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评价儿童画作品,也不能让儿童一味地去模仿成人的作品或技法,要顺其自然充分给孩子自由,让儿童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画自己喜欢画的内容,这样才不会把儿童喜欢画画的天性给扼杀了。
可以参考参考,现在好像是可以免费试上M/http://www.dfq.com/
三、由于儿童年龄的增长,生理的变化,观察能力的提高,判断能力的增强,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同于前一个阶段,他们开始以客观的态度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环境并进行探索,对幼儿时期深信不疑的童话、梦幻开始发生怀疑。对以前自己常采用“古怪”的、“不合逻辑”的表达方式持否定态度,对过去画的那些不合比例、不真实的画表示否定。他们对儿童画表现的天真、幼稚并不喜欢,更羡慕比自己大的孩子以及成人的绘画,对绘画的空间知觉有了较大进步,开始由平面的空间思维向立体的空间思维过渡,故称为写实倾向期。由于这一阶段的儿童画开始追求真实,致使他们那些感人的童趣创作逐渐消失,对绘画的兴趣趋于淡漠,个别甚至视画画为额外负担。这个时期要使儿童的绘画兴趣如同图式期时那样浓郁,这就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和审美意识,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使他们画出的作品能抒情达意,这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才会有增无减。
---------------------------以上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