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少平刚上高中时,就喜欢闲暇时在县城各处走动,足迹踏遍县城各处,只要是没去过的地方都要去走走看看。除种种原因外,当然也有县城对这个生长在农村的孩子的吸引,即所谓好奇心。那么《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哪些习惯体现了他竭力想挣脱和超越他出身的阶层?
一,阅读习惯
孙少平想“挣脱”和“超越”更表现在他一直保持的“阅读”行为上。阅读除了给孙少平带来丰富的知识,其实更多地承担了精神向导的功能。早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时候,他就已经对双水村以外的世界产生精神上的向往:“在他们这群山包围的双水村外面,有一个辽阔的大世界,而更重要的是,他现在朦胧地意识到,不管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不管人在什么样的境况下,都可以活得多么好啊!”“辽阔的大世界”使孙少平有了基本的跳出农村的想象落脚点,他找到了一个目标、一种意义感。
二,奋斗习惯
与此同时,不管人在什么样的境况下、都可以活得很好的信念一旦植入,“奋斗”二字就已经写在他人生的答卷上。不过,仍需要注意的是,孙少平在获得“知识”后的消化与行动选择。对于孙少平来说,“农村”已经不再是大有可为的地方,实现理想、获得意义感的地方在更“辽阔的大世界”。这个“辽阔的大世界”可以是像黄原城之类的“城市”或者其他什么地方,但在孙少平的认知里,“大世界”绝不会是双水村。“知识”不再像《朝阳沟》所描写的那样回馈“农村”,青年也不再“安心”于农村。《平凡的世界》中,获得了“知识”的农村青年正在筹备着一次“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