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选科我该如何选择?

如题所述

选科的基本方法:知己知彼。

新高考的选科取向总的来说,有三种:“选我所爱”、“尽我所能”、“考上大学”。

“选我所爱”主要从自己的爱好出发,这是最好的选择。但也有极少数的同学,可能面临“我喜欢数学,但数学成绩上不去”的困境。

“尽我所能”主要从自己的优势学科出发,分数上占优势,可挑选的院校专业组范围更广,但也有少部分同学面临“我地理学科考得很好,但我不喜欢地理,也没有从事地理有关工作的打算”的无奈地步。

“考上大学”主要是在学业压力比较大的同学采取的一种保底策略,选择竞争小、学习压力小的选科组合,可能这些学科对于他而言及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有优势,唯一的祈愿是能考上一个大学就好。显然,这种选择极为被动。

没有最好的选择,只有最合适的选择。以上三种既不能都选,也不能都不选,我们要综合地审视自身,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知己:甄别单科的喜好和优势,权衡组合的发展潜力和覆盖度。

1、甄别单科的喜好和优势

(1)我的喜好:我喜欢哪一科?我是真的喜欢,或仅仅是感兴趣?是目前感觉满意,还是打算长久发展?

(2)我的优势:我的优势在哪里?我有信心和决心能学好吗?我能学到哪个层次?还有多少潜力空间可挖掘?随着难度的增加,我会不会打退堂鼓?我做好准备了吗?

2、权衡组合的发展潜力和覆盖度

(1)选科组合发展潜力。我的选科组合,能不能促进我理想中的专业长远发展?比如,小明同学想从事微型机械制造,设计在人体内游走治病的微型机器人,那他选“物理+历史+政治”的组合,是不是合理?

(2)选科组合的覆盖度。我的选科组合是不是比较冷门?大部分院校专业组不录取我这种专业组合,我该不该坚持?

(二)知彼:推断竞争对手的选科组合,兼顾高中学校的学科实力

1、推断竞争对手的选科组合。在自身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避免扎堆于高分集中的学科,有十分现实的意义。例如,小明某学科卷面成绩为60分,但该学科高分段扎堆,竞争激烈,分数排名等级为D1,则被赋55分,这种情况下是十分不利高考志愿投档的。

2、兼顾高中学校的学科实力。了解清楚高中学校的自身定位,学生的选科组合与学校的优势学科和重点培养学科匹配起来,将更有利于学习和高考。

新高考选科:

是随着全国高考试点改革的推进,在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地相继开始实行的高考政策,于2014年9月发布。其模式一般为“3+3”,取消文理组合,学生可以自主决定科目组合。与学生自主选科相对应,试点地区的高中开始全面推进“走班制”教学和特色化办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