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班主任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如题所述

  对班主任的意见和建议篇
  学校的工作主要是学生工作,而学生工作又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学生工作虽不能囊括学校的全部工作,但却道出了班主任工作在整个学校中的特殊位置。班主任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的班级管理模式中充当以下角色。

  一、班主任常练“内功”,蓄锐自强。

  俗语说“打铁全凭自身硬”。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班主任自身建设的关键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树立班主任的权威。这种权威不同于上下级之间形成的行政权力,而是班主任知识丰富、能力超众、人格高尚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的使人敬服的声誉和威望,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无形资本。班主任,首先是教师,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智慧的化身。这正是班主任权威产生的前提。如果班主任能够通过他的智慧和才干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这种权威,那么他在工作中就能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否则学生是很难同他积极合作的。

  班主任树立的威信应从三方面努力。

  一是加强道德修养,做学生的楷模。班主任是各项工作任务的中间者和具体执行者。他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班主任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榜样。前苏联教育家申比廖夫曾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格影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马卡连柯也说:“教师的个人榜样,乃是使青年心灵开拓结果的阳光。”因此,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加强自身修养是对每位班主任的基本要求。

  二是用新知识充电,做知识的富有者。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教师的一知半解。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学生并不因为教师年龄比他大就信服和尊重你,而是因为你确实有知识才敬重和信任你,班主任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很难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因此,班主任必须不断用新知识充实武装自己。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还要熟悉所学专业的一切知识。

  三是要下足真“功夫,细做学生工作。班主任要具备的能力很多,如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个别谈话和谈心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的能力,总结工作的能力等等。但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必须有体察学生的思想、情感、需求,捕捉学生的思想信息,把握他们真实态度,以达知人知面知心的能力,应有启迪学生心灵的能力,应有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能力,应有较高的演讲和对话能力。

  二、班主任要教书育人,悔生不倦。

  班主任练好“内功”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前导,班主任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能力的同时,要下大力气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首先,树班风,强整体。

  学生要在这个集体里学习、生活、成长。要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显示自己的力量和风貌。好的环境能够激励人,可以改造人。因此这个集体需要有一种精神,那就是蓬勃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争先创优,爱班好学的净业精神,这种精神从何而来?它来源于班主任坚持不懈的思想教育工作。重视思想工作是班主任做好其它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建好班级的法宝。班主任必须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在班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少先队组织,利用班会、辩论会、座谈会、报刊杂志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真正成为四有新人。集体主义教育是级级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树好班风建立良好集体的重要表现。因此,班主任除了要求班级在学校集体性活动中树立班级的形象外,还需经常对学生进行“班兴我荣。班落我耻,以班为家,荣辱与共”的教育。以此来增强班主任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其次,扶班干,培自己。

  要做好学生各方面工作、单凭一个班主任是绝对做不好的,而应形成以班干部为中心的学生骨干力量。有人形象地说,班委会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此话很有几分道理。班干部在班级中起到核心骨干的作用,他们是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班级的兴衰与他们的工作密不可分,能否组建起强有力的班委会,如何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利用他们的优势做好学生工作,也是衡量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标志之一。班干部的工作包括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和推荐等一系列的工作。选拔是基础,班主任可以通过委任、竞选等各种渠道把那些表现突出,愿为同学服务,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选任为班级干部。班委会组成后,班主任应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虽然有些学生曾担任过班干部,但进入新班级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都发生了变化。因此班主任要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艺术上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处理好能力的锻炼与为同学服务的关系,处理好干部与学生的关系。同时在学习、生活上严格要求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建设的排头兵。培养是使用的前提,不能光使用不培养,教育是培养的继续,不能光使用不教育,当班干部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班主任就要大胆地使用他们。不要束缚他们的手脚,让他们充分总结搞好班级工作的新路子,对工作中的不足要及时指出。对工作中的困难要予以鼓励,对工作中的失误班主任要承担领导责任,对工作的成绩要给以表扬和奖励。同时,对表现突出,工作、组织能力超群的干部,要积极向学校大队会推荐,让他们发展自己的才能,为学校做好学生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能爱才不荐、大才小用。

  应经常在班里讲解遵守校规校纪的重要性。坚持多表扬、公开场合少点名批评。正面疏导的工作方法。不能放纵学生,要下一定力量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对生病的学生要从生活上给予关心,让他感到温暖。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往往较好。此外,要知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班主任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学生也了解、熟悉班主任,二者之间就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如此,也就能为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若本班与其他班级之间有矛盾时,班主任要妥善处理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1
第一,抓学习。

现如今,学习还是学校班级教师的生命线,不抓学习,班级就出不了质量见不了效益。但抓学习从何抓起呢?我认为关键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培养学习兴趣,班主任不容易找到抓手,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班主任还是大有作为的。哪些习惯?诸如进教室知道学习;课前几分钟知道该上什么课掏出什么书籍资料了做好上课准备;有自由时间知道自己拿出该做的习题作题;作题时不对答案不和同学商量;读书时知道用心读,在努力去背诵目标下读等。这些本是很正常的事,但很多班主任都忽略了。马上上课了,教室里乱糟糟的,门口窗口伸满了向外张望的脑袋,没有一个学生知道坐下来拿出书的,哪怕上课了教师进教室了也不知道要干什么,这方面的习惯一点也没有,不知道是教师没有讲过还是没有注意到,有这样的坏习惯,一个班级要能够管理好才怪呢?

养成习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首先要思想上重视,教师学生都要重视,其次是教师在方法上进行指导,再次是持之以恒的坚持,开始要在教师持之以恒的监督下强行坚持,也可以个别培养几个模范标兵进行带动。具体方法个位班主任自己想办法,我不多说。一些老师开学一个月坐班的方法很好,度过第一个月,一个学期稳定。

第二,抓纪律。

近来,我忽然想到,班主任处理班级事物为什么会疲于应付呢?关键是在处理班级事物中我们更多的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大家想想是不是,今天这个学生逃学了我们去找,明天那个学生打架了我们去调解,后天又有学生上网了逃寝了谈恋爱了,顾了东头漏了西头。我们整天做的“补漏洞”工作,做的是“杀毒软件”的角色,而不是“防火墙”的角色。班主任要想从差错事务中解脱出来,必须能够防患于未然,必须有一定的预见性。但预见性不是你想有就有的呀?它需要源于经验、知识、理论、反思、总结、设想等的坚实基础。

就像疫苗不一定什么地方都有什么病都能够防一样,有时我们不能够超前预料,我们的功力还达不到,怎么办?那你就泛泛地去抓德育工作,抓学生的思想工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是照亮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所有方面的光源。”德育工作抓好了,什么问题都好解决了。学生毕竟很是单纯而纯洁的,抓德育抓思想很容易。

抓德育要抓班风建设,营造一个班的良好风气和正气。营造积极向上、勤奋刻苦、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这方面抓好了,班级的精神面貌、学习劲头就会焕然一新。

抓班级建设,有从爱心入手的,有从严格要求行为入手的,有从指导学习方法入手的,有从指引思想发展入手的,有从班主任自身的尊严和威信的构建方面入手的,就如李老师的班级,在学生的评价中几乎全员通过,这样的班级就有凝聚力有向心力,班主任说话布置工作就有威信有感召力。抓班级建设,首先,班主任对班级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爱心,真正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其次,要带头竭力维护和构建班级的荣誉和名誉;另外,要对学生的成长抱有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还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确实是对我好。

在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打造中,必须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的目标能够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够形成一种合力、向心力。2004年的九(2)班,因为学的基础差,上学期一直成绩倒数,春节期间班主任蒋老师多次动员学生一定挣口气,结果在假期补课中班级纪律远远超过其他班,开学后的考试中成绩很快就上去了。

第三,抓控辍。

学生辍学一直是农村学校的一项严重的问题,也是班级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我们学校三年下来,学生流失的人数是总人数的30%——50%,由此,我们实施的以年初人数计算成绩,流失学生后面补零的措施也给班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如果某个班级流失控制不住,那么班级的成绩不可能上去。控制学生中途辍学,关键要抓两点:

1、给学生足够的信心。让学生学习有上进心,感觉有奔头,不失望,这方面王老师做的就很好,去年她班学生的基础差,她对任何学生都没有放弃,所以到毕业学生流失最少,成绩提高也很快。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差,并且心理依赖性强,他的自信主要来自老师的欣赏、老师的态度、甚至老师眼光,老师不放弃他他就有自信,什么时候老师对他彻底没辙了,那么他很快就辍学了。特别是在学生心目中印象比较好的教师一定要注意这一点,永远不要对学生失望。

2、给学生尊重和爱心。让学生感觉在学校心有所系,差生不感觉被冷、被遗忘、被歧视,只要他感觉有人关心他、有人爱他,他就不会轻易自暴自弃,也就不会轻易辍学。不要认为学生的辍学是偶然性的轻率选择,其实对于任何一个学生,在学校里生活了七八年都建立了感情,忽然就一天就自我抛弃了都是一个痛苦的抉择。所以对学生的爱心和温情不可少,这一点李老师做的很好,去年她教八年级班里几乎没有一个学生流失。就是因为无论成绩怎样差的学生在她眼里都是资源和财富;就是因为她有教育学生变好的坚定自信心;更是因为她对差生的关怀和爱护,并感动着每一个学生、充实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世界;也正因为她以能够控制学生的流失为一种幸福和自豪,工作中自然充满了兴趣和快乐。

第四、抓稳定。

稳定是师生身体的安全、心理的稳定,是班级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和谐发展。在安全工作中,特别要注意的是要避免与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冲突问题。这么多年,因为这种冲突造成的各种伤害事件接连不断,给师生身心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甚至严重影响了个人和学校的工作,所以每位班主任在搞好学习、抓班风建设中都要重视这个问题。

避免与学生冲突,关键是要平等对待学生,不体罚学生,不歧视学生,不能有任何想赶走学生的企图。给学生施以广泛的爱心,这方面郭老师做的就很好,我们很少见她如个别班主任对某个学生恨之入骨的表现。

与学生家长交往,要本着教育好学生的角度出发,要站到家长的角度多考虑一下,当孩子惹自己生气时多想一下“假如是我的孩子,我希望老师怎样的态度”。当着家长的面,尽可能不指责孩子,不怪罪家长,不推卸责任,以合作的态度去寻求教育的协助者,以家长帮助老师的角度与家长交往,如此就没有不通情理的家长,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有时家长不问青红皂白的冲动是源于学生日积月累的不良信息的反馈,所以对待学生的态度更关键更重要。有很多时候,走到路上我发现有人对我友好地微笑,我能够猜测到我一定教着他们的孩子,是他们的孩子传递了友好的信号。
第2个回答  2020-11-21
第一,抓学习。

现如今,学习还是学校班级教师的生命线,不抓学习,班级就出不了质量见不了效益。但抓学习从何抓起呢?我认为关键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培养学习兴趣,班主任不容易找到抓手,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班主任还是大有作为的。哪些习惯?诸如进教室知道学习;课前几分钟知道该上什么课掏出什么书籍资料了做好上课准备;有自由时间知道自己拿出该做的习题作题;作题时不对答案不和同学商量;读书时知道用心读,在努力去背诵目标下读等。这些本是很正常的事,但很多班主任都忽略了。马上上课了,教室里乱糟糟的,门口窗口伸满了向外张望的脑袋,没有一个学生知道坐下来拿出书的,哪怕上课了教师进教室了也不知道要干什么,这方面的习惯一点也没有,不知道是教师没有讲过还是没有注意到,有这样的坏习惯,一个班级要能够管理好才怪呢?

养成习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首先要思想上重视,教师学生都要重视,其次是教师在方法上进行指导,再次是持之以恒的坚持,开始要在教师持之以恒的监督下强行坚持,也可以个别培养几个模范标兵进行带动。具体方法个位班主任自己想办法,我不多说。一些老师开学一个月坐班的方法很好,度过第一个月,一个学期稳定。

第二,抓纪律。

近来,我忽然想到,班主任处理班级事物为什么会疲于应付呢?关键是在处理班级事物中我们更多的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大家想想是不是,今天这个学生逃学了我们去找,明天那个学生打架了我们去调解,后天又有学生上网了逃寝了谈恋爱了,顾了东头漏了西头。我们整天做的“补漏洞”工作,做的是“杀毒软件”的角色,而不是“防火墙”的角色。班主任要想从差错事务中解脱出来,必须能够防患于未然,必须有一定的预见性。但预见性不是你想有就有的呀?它需要源于经验、知识、理论、反思、总结、设想等的坚实基础。

就像疫苗不一定什么地方都有什么病都能够防一样,有时我们不能够超前预料,我们的功力还达不到,怎么办?那你就泛泛地去抓德育工作,抓学生的思想工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是照亮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所有方面的光源。”德育工作抓好了,什么问题都好解决了。学生毕竟很是单纯而纯洁的,抓德育抓思想很容易。

抓德育要抓班风建设,营造一个班的良好风气和正气。营造积极向上、勤奋刻苦、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这方面抓好了,班级的精神面貌、学习劲头就会焕然一新。

抓班级建设,有从爱心入手的,有从严格要求行为入手的,有从指导学习方法入手的,有从指引思想发展入手的,有从班主任自身的尊严和威信的构建方面入手的,就如李老师的班级,在学生的评价中几乎全员通过,这样的班级就有凝聚力有向心力,班主任说话布置工作就有威信有感召力。抓班级建设,首先,班主任对班级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爱心,真正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其次,要带头竭力维护和构建班级的荣誉和名誉;另外,要对学生的成长抱有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还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确实是对我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