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语种参加高考对选择大学,专业,考研,就业有什么限制和影响吗?

如题所述

小语种参加高考对就业的限制和影响是各种各样的。

以法语为例,在我高考的时候,武大法语系不收法语高考生。

北语法语高翻系只收法语高考生(不过要过自主招生)。

黑龙江大学法语系好像都收。

有些二本三本似乎也都收。

报考其余专业理论上可行,但是大部分学校都会劝退,因为后续四六级很麻烦。

有些大学会安排小语种生和本校小语种系一起上一部分外语课,最终考小语种四六级。

有些大学会安排小语种生重新学习英语,然后考英语四六级。

总之极其麻烦,很多老师,乃至带了几届小语种班的班主任(非语言老师)都搞不清楚。

所以我现在都劝退中学小语种,因为无论是报考大学还是出国留学都太麻烦了。

哪些学生适合用小语种代替英语参加高考?

一是其他科成绩理想,但英语偏科的文理科生。

这些学生,在多年的英语学习中,会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分,但还是跨不过英语这座大山,时间持续越久还会越发缺乏自信和动力,感到乏力。

而多了小语种的选择之后,他们可以仅用一年到一年半左右的时间成本达到语言高级,并从中从获新的学习动力,增强自信。比如我们欧亚外语的考级成绩单中,就有不少不到一年,仅用业余时间学习就通过高级的学生。

二是包括舞蹈、音乐、美术、体育、传媒类等的特长生

这些学生英语底子可能不那么扎实,文化课的内容或许也不是很具有优势。他们如果是通过英语考外语的话,可能会有几率飘过进入自己的理想院校,也有可能掉档。如果选择比英语难度较低的小语种的话,则更容易取得更高的分数,填志愿选择院校时,也将会有更多的选择和底气。

三是英语成绩中上,但不拔尖的学生。

他们的英语分数往往停留在100到110之间,想要再提高10-20分非常困难。对于这些学生而言,给予小语种考外语的选择,将有可能弥补英语成绩的局限,进一步突破为自己拉分。毕竟高考可是一分甩掉万万人的残酷战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