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释兵权夺了哪些人的权,交权之后有什么下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05

自古以来,成就了一番事业的君主几乎都会在大功告成后着手清理与自己共同创业的功勋大臣。举例来说,早在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成功复仇后就"狡兔死,走狗烹",将宰相文种赐死;汉朝建立后,高祖刘邦把之前分封的异姓诸侯王一个个逼反然后诛杀,而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兴起"洪武四大案"让开国元勋们十不存一。


其实,帝王们之所以会这么做,主要还是害怕功臣们仗着功劳不服管束,甚至暗生逆反之心。而和刘邦、朱元璋等手段残忍直接的人相比,宋太祖赵匡胤就要好上不少,他采取的规避风险的方法是找来功臣们饮酒,在酒宴上暗示和引导他们主动交出兵权,最终平稳完成了权力交接。

那么,赵匡胤的这招"杯酒释兵权"到底释了哪些人的兵权,这些大臣交出权力后真的就平安无事,安享晚年了吗?


当年,赵匡胤是后周世宗柴荣信任的大将,并在其病危时被封为禁军最高统帅"殿前都点检"。柴荣英年早逝后,赵匡胤得到满朝文武的信赖,被太后和幼帝委派北上抵挡据说大举来犯的契丹、北汉联军。

结果,行至陈桥,赵匡胤在部下们的拥护下黄袍加身,随后率军返回都城开封,将后周取而代之,成为了宋朝的开国皇帝。


宋朝建立后,忠于后周的昭义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起兵叛乱,赵匡胤将他们平定后,开始愈发担心自己的部下也会像他们一样拥兵自重,最终甚至与自己反目。另外,当时宰相赵普也多次进谏请求赵匡胤把率领禁军的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分配到其它职位,并表示这并非是害怕他们不忠诚,而是因为他们的统御能力并不算杰出,所以可能会被部下们强行拥立,如同当年赵匡胤黄袍加身故事。

有了赵普的这番话,赵匡胤更加坚定了剥夺武将们兵权的信念,于是他便挑了一个晚上把石守信等人留在宫中饮酒。三巡酒过,赵匡胤忽然故作感叹,表示如今当了天子还不如当年当将军自在舒适。众将一听皇帝话里有话,便纷纷顿首表示自己绝无二心,不过,赵匡胤却说你们忠诚,难保你们的部下不会心怀异志,到时候给你们黄袍加身,"汝虽欲不为,其可得乎?"


见皇上话说到这份上了,这些行伍出身的大老粗纷纷"顿首涕泣",请求他指条明路。这下,赵匡胤才表示不如你们交出兵权,各自前往外地,然后"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之业,多致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这样一来,君臣之间也能互不猜疑,各自安好。第二天,众将纷纷上书表示生病,请求解除自己的兵权,杯酒释兵权就这样圆满结束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