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县历史上的自然灾害都有哪些

如题所述

寿宁雨量充沛,但年际和季节分布不均,故春旱、夏旱、秋冬旱在县境内都有不同程度地出现,其中夏旱最为常见。武曲、斜滩、芹洋、平溪、托溪和南阳、竹管垄一带较常发生
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春旱,五月以后又旱。
明弘治十一年(1498)六月不雨。
明正德三年(1508)五月至七月不雨。
明嘉靖三年(1524)四月不雨至十月。
明嘉靖五年(1526)四月,旱,至九月方雨,麻、椒、粟枯死。五谷缺种。
明嘉靖十五年(1536)旱。十六年三月至六月不雨。
明万历十六年(1588)大旱。
明崇祯九年(1636)大旱,民饥,争采竹米作食粮。
清康熙十九年(1680),六月不雨至九月,冬歉收。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春大旱,谷不能下种。
民国25年(1936)和民国29年,夏旱。
民国33年(1944)和民国36年,大旱,损失严重。
根据民国22年(1933)至1973年资料统计,41年中有不同程度的夏旱达12年,分别出现在民国25、29、32、33、35、36年与 1953、1956、1957、1965、1967、1971年,其中以民国33、36年与1967年这3年旱情特别严重。连续3~4个月雨量均不及常年 的一半,全县各地均出现旱情,山泉断流,稻田龟裂,造成严重损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