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入岩体形成时代及形成次序的确定

如题所述

(一)侵入岩体形成时代的确定

确定岩体形成时代对于指导普查找矿和确定构造运动期次有重要意义。当前常用的确定岩体时代的主要方法有同位素年龄法和地质年代法,这里仅介绍后者。

1.根据接触关系确定时代

如前所述,当岩体与围岩为侵入接触时,则岩体形成晚于围岩。被岩体侵入的最新地层时代,即为岩体形成时代的下限。当二者为沉积接触时,则岩体形成时间早于围岩。这时上覆围岩的最老地层时代,即为岩体形成时代的上限。对于某一侵入岩体,若找到了侵入接触的地层,又找到了沉积接触的地层,则岩体形成时代应介于与岩体呈侵入接触的最新地层之后,与岩体呈沉积接触的最老地层之前。如二者呈断层接触时,则岩体的形成时代应早于断层。

2.根据岩体特性对比

岩体侵入某些地质时代不明的地层或侵入于古老变岩系中,或者接触关系极不明显,或者上覆沉积接触地层被剥蚀殆尽,在这些情况下就无法利用接触关系去确定岩体地质年代。这时,就只能与本区或邻区某些已知时代的岩体进行对比来推定岩体时代。对比内容通常包括岩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有用矿产、副矿物及其组合、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及其组合等等。一般地说同期又同源岩体之间共性是主要的,若共同特征显著,则应是同一时代的产物。例如,对赣南安福墟花岗岩体,就上述诸方面与赣南西华山岩体对比后,发现其共性甚多,从而确定它们同属于燕山期岩体。

3.根据与区域构造运动的关系确定岩体时代

岩浆作用总是伴随某一时代的构造运动而产生的,如果控制岩体形成的地质构造的时代搞清了,则岩体形成时代也就基本确定了。例如,某地区燕山运动为区内唯一的强烈构造运动期,结合其他标志,则该区广泛发育的岩体,多数是燕山期的产物。

在野外研究时,应注意岩体与构造的空间关系和相互切割关系,据此,可以较准确地确定岩体形成时代。例如,某些侵入岩体位于背斜核部或转折端,或延伸方向与褶皱枢纽大致平行,则表明岩体与褶皱同时形成或比褶皱形成时期稍晚。又如岩体被断层错断,说明岩体时代早于断层形成时代。当未被断层破坏而沿断层带呈长条形分布的侵入岩体,其形成时代大体上应与断层活动时代相当,或者晚于断层活动的时代。

4.岩体相互穿插关系

岩体广泛分布区,往往是多期侵入的复式杂岩体。有些形成较早,另一些形成较晚。野外常用的确定相邻两期岩体相对生成顺序的标志有:

(1)具有冷凝边的岩体为晚期岩体,具有烘烤边或接触变质的岩体为早期岩体;

(2)两个岩体相接触时,被切割的岩体为早期岩体(图8-11);

(3)具有另一岩体成分的捕虏体的岩体其形成时代应晚于另一岩体。

图8-11 涞源某地岩体穿插关系素描图(据北京大学地质系)

①斑状石英二长岩体(形成较早);②细粒花岗岩体(形成较晚)

5.根据次生构造的差别

经历构造变形期次多的早期岩体比相对经历变形期次少的晚期岩体的次生构造更发育,而且早期岩体中的早期的次生构造不延伸到晚期形成的岩体中。但晚期岩体的次生构造可以延伸到早期岩体中。据此,可以判定岩体形成的先后关系。

(二)侵入岩体形成顺序的确定

在侵入岩广泛分布地区,遇到的往往是多期侵入的杂岩体。有的形成较早一些,有的形成较晚一些,而某些内生矿产又往往只和其中的某一期侵入体有关。因此,研究侵入体之间的生成顺序,对于更有针对性的找矿和了解一个地区岩浆活动史都有重要意义。野外常用的确定相邻两期侵入体生成顺序的标志有:

(1)具冷凝边的为较晚侵入体。一个侵入体的边缘部分,由于冷凝较快,晶粒较细,甚至为隐晶质—玻璃,这就是冷凝边。两个相邻侵入体,在其接触处,一个具有冷凝边,另一个不具备,则具冷凝边的生成较晚。如果早期侵入体还没有完全冷却,或者温度还相当高,后期岩体也很难见到冷凝边。

(2)被切割的岩体为较早侵入体(图8-11)。②切割①,则①形成较早。大范围内有时不易判断切割关系,但是只要细心观察两岩体接触带,往往能找到晚期岩体延伸出去的岩枝或岩脉穿入早期岩体之中。也可利用被切割的岩脉或矿脉与侵入体的关系来确定,被切岩脉所在的岩体为早期侵入体。

(3)具有平行于两侵入体接触面的流动构造的岩体,为较晚的岩体。含有长条状矿物或片状矿物的侵入体,常常可以看到它们呈定向排列的流动构造,流动构造平行于接触面分布。两侵入体接触,则流动构造平行于其接触面的侵入体形成较晚。当两个接触的侵入体都有流动构造(或相带),则被切割了流动构造(或相带)的岩体形成较早。

(4)具有另一侵入岩捕虏体的为晚期侵入体。在晚期侵入体的侵入活动中,由于冲破早期的侵入岩,使之成为捕虏体存在于晚期侵入体内(图8-12)。

(5)在两个侵入体接触面上,凡出现烘烤边或出现接触变质现象的岩体为早期侵入体(图8-13)。烘烤边往往呈黄色,砖红色是受高温岩体烘烤的结果。例如湖北鄂城侵入体,它是一个杂岩体,由花岗岩体、石英二长岩体及花斑岩体组成,在夫子岭水库见到石英二长岩侵入到花岗岩中,在其接触处,花岗岩受强烈的烘烤,有一厚5cm的烘烤边,呈砖红色,质坚硬,证明花岗岩体早于石英二长岩。

图8-12 浙江河桥光体穿切关系

①早期粗粒黑云母花岗岩捕虏体;②晚期细粒黑云母花岗岩

图8-13 江西塘口附近岩体的接触变质现象

①花岗岩(形成较晚):γ;②含斑花岗岩(形成较早):πγ;③接触变质带,烘烤边、蚀变带(云英岩化含斑花岗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