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湖南卫视王牌节目之一的《天天向上》为什么感觉不如从前了?

如题所述

说起《天天向上》,相信所有的90后们都不会陌生,作为湖南卫视的王牌节目之一,《天天向上》因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著称于综艺界,深受观众们的好评,大红大紫了许多年。但放眼最近几年的综艺市场,新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叠,但《天天向上》的身影似乎却不怎么再出现在我们面前了。

一、主持群分崩离析

原本的五个天天兄弟,这些年走了散了,虽然各有迫不得已的原因,但最后导致的结果都是天天兄弟不再如从前。几个男人一起主持做的节目,他们之间所谓的的兄弟义气是观众看重的很大一个部分,所以若是当这个主要构成部分缺失了,这份关注也将随之烟消云散。

二、节目风格太深重

真人秀是现在大多数综艺节目都会采用的表演形式,并且大多数带着"大型的游戏"环节。现代人压力都很大,大家都希望在疲劳过后,所观看的节目是轻松快乐的。而与此类节目做对比,天天向上似乎是一档"更走心"、"更多智慧"的节目,这是它的一大优点,也是一大特色,但似乎不合现代观众的胃口,导致受众群也越来越小。

三、综艺市场变质

以上两点都是内部因素,更关键的是如今综艺市场竞争实在太过激烈。各种类型的节目在短时间内以不同的行使接连出现,"过气"的现象不单单出现于天天向上这一节目上。

如今各大电视台为了向伟大的仅剩的观众争抢所谓的收看率,不断再创新,不断邀请一些大牌高流量明星加入,为了热点甚至忽略节目初衷。例如上半年非常红火的一档女团选秀节目,节目组看中了其中某几个选手能够引流的特征,甚至不惜背后操控票数,引得网友骂战。

或许你会觉得这种操作带来的是负面影响,但制片方要的只是热度和流量,道德伦理、是非对错于他们而言早已不重要。这也是天天向上做不下去的一大原因,当整个市场都变得混沌不堪,我们的天天向上顶不住也只能随波逐流。导致既让老粉失望,又吸引不到新一代的注意。

四、在这个网综横流的时代,天天向上风格一成不变

作为一档早期的综艺节目,《天天向上》在大众眼里已经存在了多年,不可否认它之前的大火。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电视台推出了新颖、符合年轻人审美的网综。包括湖南卫视自己,亦推出了许多新题材的网综---《妻子的浪漫旅行》、《向往的生活》等。

反观之《天天向上》,一直以来的风格都未曾改变,仅靠5个主持人在台上幽默的气氛来带动节奏,可邀请嘉宾的范围也是越来越少,导致出现很多人多次登上《天天向上》的情况。

无疑这多年没有改变的风格,是《天天向上》大火的原因,也是其感觉落败的原因。在这个内容横流,且倡导快消费的网综时代,未曾改变的《天天向上》,很难经受得起其他网综带来的冲击。形形色色的网综分走了众多流量,人们自然感觉《天天向上》不如从前了。

五、观众换届,知名度降低

天天向上自开始以来,最大的受众群应该就是90后,而现在这一代人基本刚刚步入社会,休闲时间越来越少。这就导致节目丢失了一大批观众,而新的一代孩子,又倾向于"小鲜肉"、"青春女团",太少的人会想要去了解汪涵老大哥的节目。如此一来,愈来愈少的人收看天天向上,即使节目做得够有特色,也没有办法重回巅峰。

综艺市场节目繁多,观众各有所爱,其实也不必对于某一个节目的衰荣有太多感受,这都是人世间的必然规律。作为观众坚持喜爱就好啦,这便是对喜爱的最大尊重和支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18

个人觉得有三方面原因,第一、环境因素,节目模式不再受宠;第二、没有坚持主题优势,新添环节太杂乱;第三、节目变动性太大。

首先聊聊环境因素。像《天天向上》这样的室内综艺在2010年前期是很吃香的,但是《天天向上》在当时并不是龙头老大的存在,室内综艺关注度最高的还是《快乐大本营》。随着韩综的引入,各种室外真人秀节目以及形式特色明显的综艺对室内综艺的冲击力很大, 不仅《天天向上》,基本上除了《快乐大本营》这种有些情怀的室内综艺,其它的都陨落了。

其次《天天向上》没有坚持自已的原有优质,创新失败。《天天向上》最初火起来与他所弘扬的中华美德以及节目中各种有含金量的科谱话题不无关系,但可能是这类话题口碑好热度低的原因,《天天向上》多次尝试娱乐热点化。然而这些热点娱乐的话题,像走马观花式的砸入,最终反而失去了原有的特色。

最后,《天天向上》不断变化的节目构架以及主持构架也是一大因素。在最初的主持班底中汪涵是主导,欧弟负责搞笑钱枫负责”受气“田源做辅助,小五撑颜值,整个主持团队是协调的。但是后期各种换主持以及天天小兄弟的加入,容易让观众觉得变动性太大,有些不适。而且节目构加也有同样的问题,这些都是遗憾。

可以看出《天天向上》是努力在改进想要创新的,但是市场与艺术往往很难兼容。因为收视率的下降让他们的话语权也逐渐变小,久而久之反而有些恶性循环了。

第2个回答  2018-10-15

《天天向上》是由之前汪涵和马可主持了五年的《越策越开心》的原班人马打造的,相对于后者,这个节目定位于“中华传统伦理礼仪”的宣贯的脱口秀节目,而不是单纯的讲究综艺和游戏,其实定位是更高的,相对于湖南卫视的另一个节目《快乐大本营》,也是更有价值更能积攒口碑的。

但是很明显的,随着近几年“天天兄弟”的大换血(五个只剩了两个),节目嘉宾虽然依旧主打正当红的流量小生小花,节目主题和内容也仍旧处在不断地发掘过程当中,但是它仍旧是越来越冷门,甚至也带动不起什么流量了。当下大火的剧比如《镇魂》、《延禧攻略》,甚至早年的《爱情公寓四》等等,湖南台都会首选让这些剧组上《快乐大本营》带流量而不是《天天向上》,《天天向上》有自己的话题讨论内容,本身的定位就决定了它自然不能带动热播剧剧组的宣传,而这基本也无法使《天天向上》这个节目带动起流量。

但是对于“为什么越来越不好看了”这个问题,其实在认同了节目定位没有改变的前提下,那问题自然就出在主创上,那就是“天天兄弟”的大换血,近几年王一博和大张伟的加入,使得原来还算深入人心、七嘴八舌、讨论氛围热闹的《天天向上》变得就只剩下钱枫、汪涵和大张伟三个人在说话,王一博跟之前的小五和矢野浩二一样都是摆设,但是这很明显地使得主持阵容有所侧重和偏颇,与《快乐大本营》不同,何炅控场、谢娜维嘉出梗、海涛吴昕吐槽,这些多年打造出的团队默契,在如今这个版本的“天天兄弟”里已经不再能见到了,《天天向上》的主持团魂已经散了。

第3个回答  2018-10-16

最大的原因是不稳定。

其一,主持团队不稳定

《天天向上》目前的四位主持人是汪涵、钱枫、大张伟和王一博,但往前数还有欧弟,田源,小五金恩圣,矢野浩二,俞灏明等,都主持过该节目。新鲜的面孔固然可以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但作为一个老牌电视节目,每一点变动都需要观众来重新适应,也就成了不稳定因素。而且主持人欧弟率爆不和说,田源的离开也是不光彩的,这对节目都是一种伤。

其二,主题模糊

《天天向上》定位是大型礼仪公德脱口秀,旨在让观众娱乐嬉笑之余感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礼仪风范并借此发扬光大,重拾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自尊与自信。回想早年的节目还有夫子教学的版块,算是符合节目定位的。但最近几年的节目,各种主题五花八门。以前觉得《天天向上》高大上能学到各种知识,每期必追。现在就是看到有喜欢的嘉宾上才看,跟我看《快乐大本营》的理由一致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10-15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也没有长聚的兄弟。

天天兄弟最开始是这七个人:汪涵、欧弟、田源、钱枫、矢野浩二、俞灏明、小五,如今只剩下汪涵、钱枫两位元老,加上混不吝的大张伟和小鲜肉王一博。即使是天天向上十周年的聚会,这七个人都没有再一次站在一起。

天天向上的退步和没落是显而易见的,从黄金档退出,收视率下降,越来越沦为湖南卫视本台神剧和明星的打广告专场,失去了原汁原味。诚然,你不能将这怪罪于顶上的大张伟和木讷的王一博,天天向上的颓势是在大张伟来之前就不可挽回的。但是,作为一个天天向上的老观众,我还是接受不了弹幕机一样碎嘴的大张伟成为了副咖。不是他不好,他还不够好。

天天向上的没落是从人员更替开始的。拍戏时偶然的爆炸事件,让俞灏明遭受了人生中重大的创伤,也不得不暂别舞台;日本演员矢野浩二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再出现在中国综艺中;欧弟和节目组的恩恩怨怨至今仍是迷,也因此离开;田源受到丑闻冲击告别节目;小五回到韩国服兵役最后离开……物是人非,7人只余两人。虽然钱枫也在不断成长,不再是只有冷笑话的鸵鸟,但终究是最有化学反应的那批人离开了啊。尤其是欧弟的离开让天天向上一下子失去了活力,如果说汪涵是天天向上的灵魂,那全能的欧弟一定是天天向上画龙点睛的那一笔。欧弟能歌善舞,能模仿,能接梗,可以说是综艺全才。事实证明,离开对于欧弟和天天向上是双输的结果。

除了台前,很多人忽视的是幕后的改变。曾经天天向上定位为大型礼仪公德时尚类脱口秀,推出了“中华文明之美“、”高校美食特辑“、”警校特辑“、”声优特辑“等让人津津乐道的栏目,进入了各行各业,采访了各色人才。这都离不开一个人—天天向上的黄金制作人,张一蓓。实际上,自从张一蓓离开,天天向上就一直在走下坡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