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做骨盆修复需要注意什么?

如题所述

骨盆修复是每个妈妈产后修复必做的一个项目,在妊娠期或分娩后,由于受缩宫素的作用会引起骨盆肌肉和韧带松弛,有部分妈妈还会因为分娩导致耻骨联合的分离,需要在产后做盆底和骨盆修复。

所以,产后42天后妈妈一定要去医院或产后修复机构做检查,然后根据医生或护理师制定的修复方案进行护理,当然,妈妈在修复的同时,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便帮助妈妈更好更快地恢复健康生活:

1、管理好体重,因为过度肥胖将增加骨盆底负担与产后恢复的困难。
2、多做盆底肌肉运动提肛运动、凯格尔运动等,这也是帮助骨盆恢复的方式。
3、多吃补钙补肾食物平时多吃虾、牡蛎等富含钙的食物,同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钙、补肝肾的滋补品。
4、减少上下楼梯及走斜坡路的活动。需要走路时一定注意放慢速度,步子也不可迈得太大,避免加重损伤。使用双手提东西,避免身体受力不均。
5、保持正确坐姿平时尽量腰部挺直,膝盖自然弯曲,保持双脚着地,因为这是保持盆骨正常位置的最好习惯。
6、少穿高跟鞋因为高跟鞋会给踝骨和膝盖增加负担,使腿和骨盆的肌肉容易疲劳。
7、不跷二郎腿,这个动作会使骨盆和髋关节由于长期受压,容易酸疼,时间长了骨盆在不知不觉中就歪斜了,可能出现骨骼病变或肌肉劳损。

妈妈们也不要过于担心,在生产以后骨盆出现变化是正常的现象,只要妈妈正视自己身体的不足,及时采用正确和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调理就可以有效的修复骨盆,让自己的身体快速的恢复到生产以前的状态。但骨盆修复一定要长期坚持,切不可半途而废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