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不知 并壳者 欲以去热也是什么意思

是全部啊

一、译文

有个北方人生来就不认识菱角,在南方做官,一次在酒席上吃菱角,他连同壳一起吃。有人说:“吃菱角须要去壳。”

他想掩盖自己的错误,就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同壳一起吃的事情(文中“者”这个字翻译为“事情”)是想要用来清热。”问的人问:“北方也有菱角吗?”他回答说:“前山,后山,什么地方没有?”

菱角生在水中而说是土里产的,这是硬要把不知道弄成知道。

二、原文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三、出处

《雪涛小说》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雪涛小说》计五十二篇。大多写他任长洲知县或求仕时期的所见所闻所感,短的仅百余字,长的也不过千余字,可分为寓言小品和议论小品两类。另外四种为《谈丛》、《谈言》、《闻纪》、《谐史》。

二、作品赏析

这个故事讽刺了做事不注重实际,菱角明明是生长在水中的,那个北方人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告诉我们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出丑。或:世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对于不懂的东西,要实事求是,虚心向人请教,只有虚心好学,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作者简介

江盈科(1553—1605),号渌萝,明代文学家。其祖父伯玉、父亲风翎均“课于农”。江盈科从小聪慧,明万历五年(1577)入县学为生员。十三年(1585)乡试中举,“自为诸生,名已隆隆起”。但是,此后于万历十四年、十七年两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皆不第而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护其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这个人吃菱连壳,是因为不懂得菱角的吃法
这个人回答说前山后都有菱,是因为不懂装懂,知错不改反而加以掩饰

《北人食菱》
原文: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翻译:
北方人生来不认识菱角的,(有个北方人)在南方当官,酒席上吃菱角,连角壳一起放进口里。有的人(就)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那人自己护短,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的原因是,想用来清热。”有人问道:“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回答说:“前山后山,什么地方没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6-13
我不是不知道(要去壳吃),(我)不去壳的原因是想要凭借(这样做)来清热啊

并:合在一起。这里我意译了一下
第3个回答  2013-04-14
北方人生来不认识菱角的,(有个北方人)在南方当官,酒席上吃菱角,连角壳一起放进口里。有的人(就)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那人给自己护短,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的原因是,想用来清热。”有人问道:“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回答说:“前山后山,什么地方没有!”

菱角本来生在水里而说在土里,这是因为本来不知而假装知道.
第4个回答  2012-06-20
“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的原因是,想用来清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