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读书更重要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你好,我是爱读书的发愤的草莓。我认为比读书更重要的是,从自身出发做好3个“握手”:

一、人与知识的“握手”

高三毕业班时,坐隔壁组前桌有位寸头眼镜的男生。

不论下课后什么时间,他总固定着那个压低头的姿势,拿着笔在一本厚得可以砸老鼠的“题库”上,沙沙地写啊写。

那个埋头苦读的认真劲,看着就像个斗志开关,不断按下、按下、按下,让我每次想放松都立刻抖起精神来。

可是,每次考试结果一公布,寸头眼镜男生的成绩都让人大跌眼镜,平时没怎么做题的同学都能考得比他高,最后高考成绩也不太理想。

平时总是做题,考试就是不行。私下里,同学们都为他扼腕叹息。

这里没有把考试成绩奉为至高的标准,只是从当时的情况来猜测,可能这位同学没做好人与知识的“握手”,没有巧妙地把知识吸收好。

具体来说,通常是“目的不清”,而这又会牵引出“方法不对”的后果。

在信息超级爆炸的时代,在学习资源丰富的时代,这两大问题更需要睁大眼睛看清楚。

任由它们发展下去,只会让我们以“有涯”的生命度“无涯”的知识之海,越努力学却越发没有效果。

面对海量的免费学习课程,欣喜之余,首先要擦亮眼睛,看清目的。

知道自己要学些啥,哪些可以必须学,哪些不必要学,要学到什么程度。学习的内容,通常是用于解决当前生活或工作中的问题,或者是精进个人核心技能,或者是为了提升生活的品质。

在几大学习内容中,还需要你排个优先级,同时出现了,都很想学,重点把时间分配给哪一个,其它适当舍弃,做“减法”。

如果不加思索,看到就要,知道就拿,一直做“加法”,那是哄自己开心,以为学得多就等于进步。

看清目的之后,对于方法的选择就好办了。

什么样的学习目的,决定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比如仅仅是想扩大咨讯面,只需要做到能记住就可以了,那一张思维导图就能搞定。如果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那就另当别论。

二、知识与场景的“握手”

成人学习跟学生时代的学习不同,多在于“用”。

对于成人而言,“找对方法”更重要的是做好知识与场景的“握手”,让知识与具体环境互动起来。

听了课没效果,很大程度上是这个环节卡壳了,但你自己不知道。

为成人设计的课程,通常默认听课者懂得自我消化吸收,为自如运用知识的成熟学习者。所以并不会像学校里为学生设计的内容那样精细,而是将自主权更多地让步给学习者。

但实际情况是,很多人从象牙塔出来之后,依然还没有学会学校以外的学习,依然沿用了学生时代的学习方法,心里还埋怨这几句:“我都交了学费的,就教成这样?”

拜托,都成人了,老师不是保姆。没了“保姆”的贴心照顾,知识在课上满足于狂点头的听懂了、明白了,可碰到实际场景却狂摇头的用不了、不会用。

学了新知识,做好人与知识的“握手”之后,如果这些知识是要“用起来”解决问题的,那就还需要把知识与场景的“握手”做好。

首先是分清知识类型层次。

知识怎么能用起来,你得先知道课程上传递的是哪一类知识,或者说有哪几类知识。

在你的学习中,是不是发现有些课程内容都是讲大道理,有的课程内容特别“落地”——立竿见影可用。这就是知识类型的不同了。

知识类型通常可以分为三种“道、术、用”。

“道”是比较大而泛的格局认知、统领理念、道理、规律等等。

“术”是在“道”之下的方法、流程、步骤等等。

“用”是这些“道”和“术”在实际场景中需要的清单、经验、如何配合工具用得更加到位等等。

分清知识类型层次之后,要想让知识发挥效果,还需要做的第二步是“纳入行动管理体系”。

将你解码出“用”层面的知识,放入你的行动管理体系当中。具体可以是问问自己:“听了这些课,我的下一步是做点啥?”

这样能罗列一份清单出来,然后把这份清单导入行动管理体系,帮助提醒你什么时候得去做,做成什么样。

至于行动管理体系,就需要靠你平时去构建了。类似于一个事情放入传送带,经过“行动管理体系”这个黑箱子,按照既定的程序变出成果来。

三、人与人的 “握手 ”

学习本来就是“人与知识”、“知识与场景”的事,怎么还扯到“人与人”呢?为什么要做好人与人的“握手”?

这里的第一个“人”是指学习者自己,第二个“人”是指导师或者是学习伙伴。在学习极其重要的新知识时,最好能有导师,起码也要有学习伙伴可以交流。

因为即使我们对知识吸收得特别好,也能在具体场景中运用,但无法保证作为新手的我们不会犯错需要有别人的提点,毕竟旁观者清。

但怎么做好“人与人”的握手呢。需要你找准导师,找到伙伴,而且他们还愿意帮你。

找到伙伴比较容易,只要双方都是在学习同样的知识,可以互相提醒,结伴前进,保持真诚和学习的态度就可以。不过伙伴毕竟是伙伴,都是摸索中前进的学习者,有一些学习上的盲区或坑坑也是不太了解的。导师可以更有效地减少学习的弯路。

找到提点自己的导师不太容易,他们经验丰富,却通常也比较忙,但有两点可以关注。

导师愿意帮助你的前提,首先你得是愿意帮助自己的人。如果连百度上轻松一点就能找到的知识,都不愿意去搜索一下,连他文章里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都不愿意先去看看,谈何他会跟你讲多几句?

其次是提问时,请先确保是一个优质的问题,起码也得是一个清晰的问题,一来是不耽误老师的时间,二来也是提升自己思考的能力。

说到这里,还记得上面讲了哪三个“握手”吗?我们来温故知新——

1.人与知识的“握手”2.知识与环境的“握手”3.人与人的 “握手 ”

这三个“握手”的比重是如何呢?

人与知识的“握手”,占10%;知识与环境的“握手”,占70%;人与人的 “握手 ”,占20%。

——

发愤的草莓,著有干货新书《现在就干》,

专注时间管理与妈妈精力管理,

陪你把琐碎生活变成像游戏一样好玩。

家有2宝,上班之余耕耘公众号“发愤的草莓”(neverstop201508),每天5点晨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10

比读书更重要的是什么?便是思考。所以很多时候我愿不做它事,让思索任意游荡。或者干脆什么都不想,闭目养神。
要怎么说呢,就某种意义上来讲,书是一种潜在的危险的东西。这就是好书与坏书,给人的差别。只可惜现在市场上从来没有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估,或者这本来是不确性的,因读书者的性格本有差异,所以有时很难判断一本书是否对他有益。更或者来说,这世上有太多人读书只是为了消遣,从没想通过它思想上有所提升,真正的为已所用,所以很多时候是前面读,后面就忘了。我当属于前者,且很高兴已能准确分辩出哪些是对我真正有益的,无益或有害的。所以对于前者当尽量多读,后者当尽量避免。我有一段读爱情小说的经历,它不同于其它泡沫性的。作者文笔深厚,让文章显得很真实,不觉虚假之意。我承认我是入戏了,但是我发誓再也不要读此类书了。毕竟人的视野应该扩宽阔点,要不然让他人都以为女人都是肤浅的,眼里只有爱情。与此不同,莫不过一本真正的好书给人的教育意义了。我建议二十岁以上的都尽量找国外的一些精典读物来读,它给人心灵上的教育绝对是震撼的,这绝对是有异于一些肤浅小书的差别。要怎么说呢,当你读的多了,悟的多了,绝不会拘泥于一些市井小事,你的心甚至是与宇宙联系在一起的。即而探索生命更本真的意义,在寻找的过程中将收获更大的喜乐。如果养成了经常思考的习惯,发现很多时候是停不下来的。这不但指有什么困扰你的事情才逼得你想,而是很多时候不由自主。你总愿意追求生命的本真,思于什么事情才是真正有利于我们的。从某种意思上讲,我更喜欢某一个纠结,忧郁,甚至痛苦之时,这比较符合叔本华的哲学。因痛苦本是积极的。在生命中我有很多类似这样的经历,也很高兴在很多痛苦之时,我都愿意直白面对它,而不是通过消极逃避。坚持自己的信仰,通过思考改变自己的心态,继而战胜它。你会发现之后收获的幸福是巨大的,而对于自己的精神层面也是一种自我的提升。我不明白大家是否看的懂这些枯燥的文字,当是给我的感觉却是真真切切的。或许,也只有自己最懂自己笔下的文字所包含的意义。
当你养成爱思考的习惯,你会更偏爱独处。没有人能读懂一个沉默的人,所以你会选择把你自己的想法都写出来。懂的人自会明了。或者那就是你,你只愿表露。你尊重个体的差异,不奢望他人认同,你所做的只是想把自己的想法表露出来,仅此而已。当你养成爱思考的习惯,你会热忠于一个人散步,一个人旅行,一个人听歌,所有的一个人能完成的事情。你会觉得孤独没什么可怕的事情,尽管偶尔也渴望心与心的交际。
我始终觉得人须得独处,养成爱思考的习惯,才能让我们更清醒活着。这种靠精神上的超越所收获的幸福绝对是异于常人的。

比读书更重要的是什么?便是思考。所以我愿不做它事,让思索任意游荡。或者干脆什么都不想,闭目养神。

第2个回答  2017-10-10

不管任何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假如不加整顿杂乱无章的话,它给予我们的利益还不如那些规模小藏书少,但整理得条理井然、分类清楚的图书馆,同理,不管你学识如何的渊博,如若不能反复思维咀嚼消化的话,它的价值,远逊于那些所知不多但能予以深思熟虑的知识。何以言之?因为我们若要将所学得的知识消化吸收,变为己有,并且能够充分应用发挥的话,就必须经过思考的过程,把自己的知识在诸方面相结合,或是把你的真理和其他的真理互相比较,当然,我们所能“深思熟虑”的东西,范围狭窄得很,它只局限于我们所熟知的事情,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求上进,不断地学习。读书或学习,我们可以随心之所欲,爱读什么就读什么,爱学什么就学什么,但这里的所谓“思考”,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它像在风中煽火一般,必须始终不断地煽动,才能维持火焰不熄;思考时,必须要对思考的对象发生“兴趣”,不断地刺激它,并且要持之久远不可懈怠。思考兴趣发生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是纯粹客观性的;一是主观性的。后者是在有关自我的事件时引发了思考的兴趣;前者是对宇宙万物发生兴趣,这一类人之所以思考,就如同我们的呼吸一般,纯属生理的自然现象,当然,这类人并不多见,连一般的所谓学者,真正在思考的,为数也少得可怜。
思考和读书在精神上的作用,可说是大异其趣,其距离之大,恐令人难以置信。本来人类的头脑就有着个别的差异,有的人喜爱读书,有的人迷于沉思,再加上前述的距离,使得这原有的差异,越发扩大起来。读书的时候,精神的一切活动全为书本所支配,随书本之喜而喜,随书本之忧而忧,此正如把印章盖在封蜡上一样,其喜怒哀乐的情绪,原不属于自己的精神所有。思考时则不然,在思考的瞬间,精神和外界完全隔绝,随着自己的思考而活动,它不像读书,被别人特定的思想所控制,而是按照当事者的禀性和当时的心情,供应一些资料和情绪而已。所以,一天到晚沉浸于书中的人,他的精神弹力便要消失殆尽了,这就和长时期被重物所压的弹簧一般、它的弹力必定会消失的。你如果想做个没有个性没有思想的动物,去当个“蛀书虫”确是不二法门。大概说来,一般“博闻多识”的人,大半都无较佳的才慧,他们的著作所以不能成功的道理,正是因为一味死读的关系。这类人正如波普所云:“只是想做个读者,不想当作者。”
所谓“学者”是指那些成天研究书本的人;思想家、发明家、天才以及其他人类的“恩人”,则是直接去读“宇宙万物”。

严格说来,有他本身根本思想的人,才有真理和生命,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只有对自己的根本思想,才能真正彻底的理解,从书中阅读别人的思想,只是捡拾他人的牙慧或残渣而已。

经阅读后所了解的思想,好像考古学家从化石来推断上古植物一样,是各凭所据;从自己心中所涌出的思想,则犹似面对着盛开的花朵来研究植物一般,科学而客观。

读书不过是自己思考的代用物而已。我们只可以把书本当做“引绳”,阅读时依赖他人把自己的思想导向某方面。但话说回来,有很多书籍非但无益,而且还会引导我们走向邪路,如果轻易被它们诱惑的话,我们势必陷入深渊歧途不可。所以,我们心中要有个“守护神”,靠他来指示迷津,引向正道。这个守护神,只有能够正确思考的人才有之。就是说,唯有能自由而正当思索的人,才可发现精神上的康庄大道。所以,我们最好在思想的源泉停滞之时,才去读书。思想源流的停滞,连最好的头脑也经常有此现象。不如此,而手不释卷地孜孜勤读,把自己的思想放逐到僻静的角落,这对思想的圣灵实是罪过。这类人正如一些不得要领的学画者,成天看肴于枯的植物标本,或铜版雕刻的风景,而把大自然的景物置于脑后一样。

思考的人往往会发现一种现象:他搜索枯肠,绞尽脑汁,经长时间研究所获得的真理或见解,闲来不经意地翻开书本来看,原来这些论调,别人早已发掘到了。泄气?失望?大可不必。这个真理或见解是经过你自己的思考而获得的,其价值自非寻常可比。惟是如此,才更能证明该种真理或见解的正确性,它的理论才更能为大众所理解所接受,如是,你成了该真理的一员生力军,这个真理也成了人类思想体系的一支。并且,它不像一般读来的理论,只是浮光掠影而已,它在你的脑海中已根深蒂固,永远不会消逝。

自己思索的人,他的意见以后可能被举为权威的例证。这时候的“权威”和一般书籍哲学家所据以为“权威”的情形不同。前者的意见和他自身有着强而有力的连结;后者不过是搜集整理归纳别人的意见。它就好像是用些不知名的材料所做成的自动木偶一样,而前者与之相比,则是个活脱脱的生人,因为它是从外界在“思考之心”中植下胚胎,经过受胎、妊娠、分娩等过程而产生出来的。

靠着学习得来的真理,就好像义手、义脚、义齿或蜡制鼻子及利用皮肤移植术等,附着在身体的器官一样也许还不如它们来得逼真。而自己所思索得来的真理,则好像自然的身体四肢,确确实实属于自己所有。哲学家和一般学者的最大分野在此。由是之故,他们在精神上的收获也大异其趣。哲学家有如一个画师以正确的光影、适当的比例、调和的色彩,画出一幅动人的杰作。而学者呢?他只是把各种色料加以系统的排列而已,它酷似一个大的调色板,既无变化也不调和,更没有丝毫意味。

读书是意味着,利用别人的头脑来取代自己的头脑。自己思考出来的东西,尽管它不见得是严密紧凑,但总是个有脉络可寻的总体,我们可赖它向某种体系开展,比起看书吸收他人的思想,可说是利多害少。为什么呢?因为后者的思想是从各种形形色色的精神而得来,属于别人的体系,别人的色彩。它不能像自己思考的人,已把自己的知识、个性、见解等融合成一个总体、他的脑子里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的思想纷然杂陈,显得混乱不堪,这种思想的过度拥挤状态,攫夺了一个人的正确观察力,也使人失去主见,并且很可能导致精神秩序的紊乱,这种现象,我们几乎在所有的学者身上都可发现。所以,在健全的理解力和正当的批判力等方面来说,这类人远不如那些所学无几的人。

以读书终其一生的人,他的知识完全是从书本汲取而得,他们有如阅读了许多山水、游记之类的书籍,对于某地或某国的有关知识虽可粗枝大叶地说出来,但是甲地和乙地是如何地联络?人文、物产、习俗又是如何等等,则说不上来。反之,以思考终其一生的人,就像土生土长的父老,一打开话匣子便能把本地事事物物的来龙去脉,以及各种事实或传说和事物的总体关系等,如数家珍般地道出来。

第3个回答  2017-10-10

比读书更重要的事
俗话说:「读书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但是读书就一定最重要吗?那我可以确切的告诉你,日常生活中一定有比读书还要重要的事情,只是你还没发现而已。
就健康而言,有一句名言一直不断的提醒我:「健康是人类最大的财富。」,要是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会有精力去做任何事情,所以政府也时常宣导洗手五步骤「湿、搓、冲、捧、擦」,就是希望我们可以从根本做起,因为我们的双手是最多细菌存在的地方,如果一不小心把食物跟细菌吃下肚子,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就梦想而言,爱因斯坦也曾讲过一句名言:「人因梦想而伟大。」,如果一个人没有了梦想,那么他就不会有动力去实践它;相反的,如果一个人有了梦想,他就会努力的去达成它,并且在过程中激发出自己的潜力,进而在社会上才会有更多的竞争力,因此有梦想能带给人的影响是超乎我们的想像的!

读书虽然不是最重要的事,但我们也不可忽略它,同时也要做好日常生活中各个环节的事情,并且朝自己的梦想前进,千万不要因为读太多书而坏了身体,这样就非常不值得了!

第4个回答  2017-08-13

所谓“学者”是指那些成天研究书本的人;思想家、发明家、天才以及其他人类的“恩人”,则是直接去读“宇宙万物”。


严格说来,有他本身根本思想的人,才有真理和生命,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只有对自己的根本思想,才能真正彻底的理解,从书中阅读别人的思想,只是捡拾他人的牙慧或残渣而已。


经阅读后所了解的思想,好像考古学家从化石来推断上古植物一样,是各凭所据;从自己心中所涌出的思想,则犹似面对着盛开的花朵来研究植物一般,科学而客观。


读书不过是自己思考的代用物而已。我们只可以把书本当做“引绳”,阅读时依赖他人把自己的思想导向某方面。但话说回来,有很多书籍非但无益,而且还会引导我们走向邪路,如果轻易被它们诱惑的话,我们势必陷入深渊歧途不可。所以,我们心中要有个“守护神”,靠他来指示迷津,引向正道。这个守护神,只有能够正确思考的人才有之。就是说,唯有能自由而正当思索的人,才可发现精神上的康庄大道。所以,我们最好在思想的源泉停滞之时,才去读书。思想源流的停滞,连最好的头脑也经常有此现象。不如此,而手不释卷地孜孜勤读,把自己的思想放逐到僻静的角落,这对思想的圣灵实是罪过。这类人正如一些不得要领的学画者,成天看肴于枯的植物标本,或铜版雕刻的风景,而把大自然的景物置于脑后一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