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有哪些好玩的地方?青岛有什么特点?

如题所述


1.白庙芋头


白庙芋头来自即墨市鳌山卫镇西部的白庙山。崂山独特的天然山泉和富含微量元素的沙质壤土,使白庙地区出产的芋头肉质洁白,品质优良,成为风味独特的无公害农产品,在青岛久负盛名。苗芋具有甜、软、粘、滑四大口感特点,营养丰富。经有关部门鉴定,白庙芋头干蛋白质含量为14%,脂肪含量为2.43%。此外,还含有较多的钙、磷、维生素B1、维生素、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同时,白庙芋头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吃白庙的芋头,活了一年多,天天健康。白庙芋头区白庙芋头产于青岛即墨市鳌山卫镇。该镇位于即墨市东部,东临黄海鳌湾,南接崂山区。辖区面积96.96平方公里,人口5.3万,耕地3.3万亩。白塔罗位于鳌山卫镇西部,北至温泉,南至大龙路,东至西环路,西至龙山。辖孙家白庙、秋楠白庙、红星等63个行政村。


2、金口玉芽芹菜


青岛即墨市金口镇海坝村具有独特的海洋地理位置、土壤和气候条件,自古就有种植芹菜的传统。这里出产的芹菜,外观翠绿,植株挺拔,茎干坚实脆爽,幼如玉,状似玉树,口感清爽爽口。海堤村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组织农民成立了以发展特色芹菜产业为重点的专业合作社,先后有120户村民加入合作社,占全村总户数的71%。各级市政府积极支持本村“一村一品”建设,每栋大棚补贴1万元,冬季每栋大棚提供2万元贴息贷款。如今,海堤村的芹菜不仅从过去的一家一户发展到合作社、公司,也从单捆芹菜发展到分级加工包装成箱。2010年,全村芹菜种植面积420多亩,占耕地面积的70%;芹菜亩产纯收入达万元以上,全村芹菜产业收入195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75%;全村人均纯收入10800元,比全镇高出25%。


3、即墨边缘


即墨晚清时期,小纽扣(又称捏绣)、刺绣等手工工艺在即墨民间广泛流传。农村妇女刺绣鞋面、枕头、婚纱、服饰,做工精美,花样繁多。1918年,黄瓦村(今石峰店镇)的手工艺人陆通过英国商人在烟台开办的德仁洋行,引进了意大利手摇花边底样。试种成功后,他在即墨市北馆投资创办了裕民花屋,专门从事技艺的管理和传播。随着手摇花边的流传和发展,许多民间艺人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不断吸收小纽扣、刺绣等工艺特点和针法,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民族传统特色和地方艺术风格的工艺针法。因为这种工艺针法是在即墨民间演变形成的,所以人们把这种针法制作的花边称为即墨手工花边,也就是即墨边的雏形。此后,工匠们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逐渐发展形成了品种繁多、用途广泛、外观绚丽多彩的即墨包边。


4.即墨老酒


即墨老酒在清代被称为老干榨,又称黄酒。1932年,即墨有500多家米酒作坊,年产量50万斤。1949年即墨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在老酒馆的基础上建了即墨黄酒厂。为了区别于其他地区的黄酒,该厂将其黄酒正式注册为即墨老酒。即墨老酒的主要原料是小米、麦曲和水。在酿造过程中,我们继承并发扬了古代的六法,即黍须齐、蘖须弯、水泉须香、陶须好、烘须净、火剂须得。所谓小米一定要整齐,就是用的小米一定要饱满均匀,没有杂质;分蘖时,也就是每年都要在干净、通风、透光、恒温的房间里制曲,使其产生丰富的糖化和发酵酶,一年后按最佳使用。水一定要香,就是用水质好,矿物质多的崂山水;陶器必须是好的,即酿造过程中使用的容器必须是质量优良的陶器;烧酒必须干净,即使用的工具和容器必须经过严格的加热、烫漂和消毒,防止污染,保持酒的味道干净纯正;剂一定要火,就是蒸饭的温度一定要焦而不焦,棕红有光泽,刚刚好。


5.海堤村的芹菜


青岛即墨市金口镇海坝村有169户556人,耕地面积600亩。该村重点发展特色芹菜产业。2010年芹菜种植面积420多亩,占耕地的70%。芹菜种植户达到105户,占全村总户数的62%。全村农业总收入260万元,芹菜产业收入195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75%。芹菜亩纯收入达1万多元,全村人均纯收入1.08万元,高出全镇25%。海堤村自古就有种植芹菜的传统。海堤村芹菜的优良品质,得益于村庄周边独特的海洋地理位置、土壤和气候条件。这里出产的芹菜,外观翠绿,植株直立,茎干坚实脆爽,看起来嫩如玉石,看起来玉树临风,口感清爽爽口。2010年被评为青岛市著名品牌。然后海堤村依托金口玉芽品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标准化基地建设为主线,扩大基地规模,促进了村里芹菜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


6.卧螺子缸


卧螺子岗龙山街道南卧螺子村南山北坡有一层自西向东延伸的粘土层,传统手工艺。它大约有6米宽,10米深,它的粘土很细,又粘又硬。捏成块状,在太阳下也不会开裂,水泡也不会破。明代,当地人用这种细泥制作碗、壶、盆等器皿,深受使用者喜爱。然后这些粘土被用来制作不同大小的罐子来储存谷物和水。这种圆柱体质地坚硬,表面有光泽,与石头叮当作响。它的水是不可渗透的,它的粮食储存不会发霉。1981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卧螺子缸的生产达到顶峰,参与生产和销售的户数和劳动力达到全村的80%。产品销往胶东半岛和东北三省各地。到2002年,该窑已被关闭。


7.欧洲大鸟笼


大鸟笼第七镇大欧各庄村的鸟笼制作始于明代,以工艺复杂、造型美观、品质优良、具有独特的欣赏和收藏价值而在国内久负盛名。清朝顺治年间,欧洲大鸟笼进入北京市场,受到京城的儿子孙子和富家子弟的赏识,争相购买。欧洲大鸟笼一时成名。流行的簸箕、毛子港的兴起、欧洲大笼进入北


胶州湾杂色蛤蜊,学名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和蛤蜊科。胶州湾杂色蛤不是真正的杂色蛤。真正的杂色蛤虽然形态上与胶州湾杂色蛤相似,但口感较差。755-79000这本书介绍了菲律宾杂色蛤的习性和分布:它们喜欢生活在淡水流入的平静内湾的多沙和沙质海底。垂直分布,从潮间带到海底10米深。广泛分布于黄海、渤海沿岸,南可达广东雷州半岛。虽然分布很广,但这种产于胶州湾的文蛤品质最好。由于大沽河和洋河分别从胶州湾城市的左右两侧流入胶州湾,两河之间的胶州海域水质最适合文蛤生长,食物丰富,所以出产的文蛤品质绝对上乘。其皮薄肉厚,肉质细嫩,味道微甜可口。它既不像鱼也不像虾,独特到一吃就忘不了,百吃不厌。


9.即墨煎包


即墨锅贴是山东青岛即墨市的特色小吃。即墨锅贴制作工艺精湛,面皮软硬适中,金黄色,晶莹剔透,香脆鲜软,深受食客赞赏。即墨传统上以吃煎饺闻名,俗称火炉饺子,在旧社会也被称为锅锅笼和煎饺。它最初是由即墨市胡加村的胡姓祖先创造的,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郭煎包出名后,即墨市的餐饮业竞相学习胡家传的技艺。胡氏家族倒闭了,也就是董在城南的,继续经营。至今水饺制作技艺广为流传,锅锅笼灶遍布全县城乡。到清末民初,即墨的锅锅笼灶进入全盛时期。1953年秋,在青岛城乡物资交流会上,即墨饮食企业应邀参加。会上,即墨的炉包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赏,争相品鉴。如今,即墨的灶台包虽然不是用锅锅笼铺成的,却以其制作工艺和独特风味而闻名。1985年被山东省商务厅列为著名地方食品之一。即墨煎饺的主要原料是精粉、瘦肉、蔬菜、海鲜、植物油和各种调料。


10.虎头鞋和帽子


虎头鞋虎头帽宜丰店镇大沽河沿岸流传的虎头鞋、虎头帽、布老虎等手工艺品历史悠久。经过多年的演变,虽然这些手工艺品的材料和色彩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其原始和原始的品质仍然保留了下来。虎头鞋、虎头帽、布老虎都是手工缝制,用各种布条、麦麸、纽扣、线等日常常用原料制作而成。这些器具是剪刀、针等。这些手工艺品既有观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其中,虎头鞋和虎头帽有不同的颜色和款式,供男生和女生表达不同的意思。一般男红女绿,意为“红官绿夫人”。在黑暗中,男生成长无病无灾,女生成长为皇后。布料可以用作家居用品和儿童枕头。既美观又舒适,给父母对孩子成长的美好祝愿。它只存在于这个镇的毛公泊村和孙嘉村,只有少数老年妇女掌握了这种技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