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报表造假的手段有

如题所述

会计报表造假的手段为虚增应收、虚增货币资金、虚增存货、虚增投资。

1、虚增应收:

找一家关联公司,签订一个购买合同,再利用赊销的形式来发一匹货,这样子公司会计科目里就多了一笔应收账款,而应收账款是计入资产和营收,这样一来公司的资产和营收就增加了。要识别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看上市公司账目上是否有现金收入,一家上市公司没有现金流,很难让人相信其能创造价值。

2、虚增货币资金:

造假公司会在当期财务报表发布前到市场上拆借一笔资金,这就形成了一笔现金收入,等到财报公布再还回去就行。识别这种方法的关键是看上市公司财报内的利息收入,如果利息收入与货币资金不匹配,说明上市公司现金流量表造假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3、虚增存货:

造假的上市公司会利用存货多这一点来掩饰利润低,但有些存货是不好识别的,比如农产品公司的活物,病了死了都不好盘点。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同行的存货周转率,还可以看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与净利润是否匹配,因为虚增的钱总要花出去的。

4、虚增投资:

这也是造假的上市公司掩饰利润的方式,意思就是我把赚来的前都拿去投资了,所以当期的现金比较少。但投资不可能长期得不到回报,如果老是这样的话,就说明造假的嫌疑特别大。

会计造假的后果:

1、传递错误信息,误导经济行为。

从微观角度看,会计信息的影响渗透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包含投资、融资、利益分配的决策、计划或控制等;从宏观角度看,会计信息的失真可能引起错误的社会经济政策出台,并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矛盾。

2、损害各方利益,导致企业亏损。

会计信息失真,其实质关系到经济利益的分配。此外,企业对产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企业受隐瞒收入、降低利润,减少税金的利益驱动,可能减少确认数额,推迟确认时间,反之,若经营者想夸大经营业绩,也会相应歪曲这一信息。

3、扰乱经济秩序,诱发经济犯罪。

假造会计票据、乱摊成本、设“两本账”、偷逃国家税收、转移国家资金搞“小金库”等,这些行为会导致生产经营活动无法科学化、制度化,企业秩序混乱。错误的会计信息使国家财力不能有效集中,影响政府职能的发挥,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