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端午节的草头汤有哪些种类和用途?

如题所述

在温州的民间传统中,端午节有着独特的习俗,明代时,人们会煎取各种草药,称之为“百草汤”,让老少皆可沐浴,以期达到消毒去秽、防疾的效果。到了清代,这个习俗演变为以菖蒲和艾蒿为主的“草头汤”,又名“蒲汤”,寓意着洗净污秽,避免感染痢疾。

苍南地区则有独特的“午时草”做法,采集三张白、水杨梅、蜻蜒花等五种药草,与鸡鸭蛋一起炖煮,滋养小孩并用雄黄点额、涂抹手脚心,还有“蒲酒”或“蒲觞”的习俗,通过草蒲碎片浮在雄黄烧酒杯内,以期避邪。在市区,端午早餐更为特别,人们将粽子、鸡蛋、盐鸭蛋、大蒜与菖蒲、艾蒿等“重午草”一同煮沸,以此作为辟邪的早餐。

乐清地区的端午节饮食习俗则包括吃苋菜、咸蛋和笋鞭,谚语“苋菜红,白,吃了咸蛋防飞丝,吃了笋鞭脚骨硬”体现了这些食物的保健作用。而在文成,吃苋菜和大蒜则是夏日防暑、防发痧的良方。这些习俗不仅丰富了端午节的活动,也蕴含了民间智慧和对健康的重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