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汉语拼音注音方式有两种?

如题所述

古代时,汉字注音采用的是切注发。就是两个汉字合在一起,用前一个汉字的前半音和后一个汉字的后半音合起来注音。如:菜,注音就是“此爱”。康熙字典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注音方式还有其它好几种,直到民国时期,汉语拼音趋于完善,像现在的字典附录里那种不认识的符号,那就是民国时人们使用的汉语拼音,到中国成立,人们才开始使用现代汉语拼音方案,也就是现在的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s,Chinese Pinyi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

反切刚出现的时候,是零散地不成体系地进行拼合的。但到了南朝时,反切这种拼音手段已经非常流行并逐渐系统化。分析当时的字书里的反切,可以发现实际多数反切已呈系统化,反切用字的范围逐渐缩小;当时那些反切规则比较有规律,似乎是建立在对声纽、韵部的类别的详细分析上的。

而南北朝到隋唐的韵书,则是对这些反切用韵部分类的形式作了字音分类。同一韵的都摆在一起,然后同韵不同声纽、介音的,又各自分开。

唐之后,还开始流行“韵图”,就是将字填到一个分析当时字音的表格里——纵列是声纽,横行是韵部、介音、声调这些信息。韵图实际展现的就是拼音。但由于汉字的学习需求主要还是来自于汉语本身的使用者,所以实际学字时基本用不上(要学汉字,直接对应口语和汉字即可),因此一般只用于分析音韵与辨明训诂的用途。

其实现代不用拼音照样能学汉字,现代拼音最大的作用其实是让人们能用拼音快速地输入汉语文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