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痛!因0.01分失去保研资格,高校保研名额究竟是如何分配的?

如题所述

高校保研名额究竟分配遵循不是每个学校都有保研名额、院校间保研率差异巨大、保研名额将持续增长,211和双非增幅较大等等。

一、关于保研率,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保研率作为保研er关心的一项重要指标,年年都牵动着无数人的眼神。每年九月份,各大院校都会公布自己当年的保研名额,各高校的保研率也是频频刷屏。但关于保研率,你还知道下面的这些冷知识吗?

1、不是每个学校都有保研名额

没错!这和大家所在的本科院校有直接关系。实际上,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0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740所(这里边本科1272所,大专1468所);成人高等学校265所。但是,拥有保研资格的大学只有367所。

有的同学入学前没有了解过本校保研相关信息,前三年勤勤恳恳、奋力拼搏,最后却得知学校压根就没有保研资格,所有努力直接付诸东流;又或者本科院校虽有保研资格,但入学后躺平摆烂,最后发现自己离保研资格只差0.01分,只好含恨加入考研大军……

2、院校间保研率差异巨大

2023年北京大学医学部保研率高达68.6%,而对于大量普通双非院校来说,保研率居然只有不到2%。

教育部文件规定,拥有研究生院的大学,保研率一般是15%,没有研究生院的211,保研率在5%左右。其他普通高校的保研率只有2%,其中初次开展推荐工作的高校,前三年每年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1%。经教育部确定的人文、理科等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基地班的保研率能达到50%。

通俗地来说,除了清北等TOP院校的保研率可以超过50%,其他双一流院校的保研率在16%到35%之间,211高校的保研率在9%到19%之间,其他省属重点大学的保研率通常不超过10%,少的不到3%。

一个学校的保研率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该校的实力。层次越高的学校保研率越高,发展越好院校保研率越高,学科评估越高的院校保研率越高。

去年各高校的保研率公布后,我们也整理过一张保研率排行榜,可以做个参考哦。

声明:

1. 保研率=推免公示人数/在籍人数(招生人数)。

2. 本文数据根据各校官网等公开资料手工整理。因部分高校本科生推免外网公示不全,无法整理,仅供参考;如转载请联系小编,盗用必究。

3. 23保研率持续更新中,更多资讯请关注博雅数据库与保研人后续推送。

3、同校不同专业保研率也不同

由于不同学校优势学科不同,所以不同学院的保研率也会有所差异。学校的优势学科、重点发展学科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照顾,保研率会相对较高。比如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保研率比北京大学高出10%,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学的保研率更是直接比美术学院高了近15%。

二、保研名额分配规则

保研名额首先由国家教育部根据应届生的人数比例分配到各个院校,然后再经院校按照各个专业应届生人数进行保研名额分配。但是由于学校层次不同,学科重视程度不同,具体的分配制度也会存在略微的差异。

1、教育部分配

教育部会在每年八九月公布各大高校当年的总体保研名额,一般来说每年各个高校的保研名额是相对固定的。但是教育部也会根据下面几点对名额进行微调:学科评估结果、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动态情况、改革项目、招生规范、历史沿革等。

近两年由于研究生扩招、重点学科建设、特殊人才培养等政策,保研名额总体呈上升趋势。工科院校,特别是电子通信、芯片、航天航空等学科的推免比例都具有较大增幅。比如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保研率由22年的31.1%增加至23年的40.13%,中法工程师学院保研率更是高达78%。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院校的保研率也是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2、学校分配

各大院校的保研名额分配方式都各有差异,除了个性化保研的名额之外,其他名额会按应届毕业生人数、双一流专业建设、人才试点培养等政策下分到各个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的分配规则就极具代表性,最终保研名额是由基础性指标、奖励性指标以及支持性指标共同决定的。大家综合考虑这三个因素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本学院的保研名额进行预测了。

3、学院分配

一般来说同一学院的不同专业的保研率基本是一致的,但是也会有一定的侧重点,比如重点实验班、双一流学科会优先分得较多的名额。如果个别专业名额不足一个人时,还会存在大小年,同一学院多个专业轮流获得单出来的名额。这个时候大家就要多从往届学长学姐那里打听打听啦。

了解了保研名额的分配逻辑,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学院往年的名额分析一波。但是保研名额也呈现出了一些总体的变化趋势,大家可以据此对保研名额做出更为精准的预测。

三、保研名额变化趋势

1、保研名额将持续增长,211和双非增幅较大

近两年为了缓解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和积极响应科技发展等支持政策,研究生进行了大量扩招,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保研名额的稳步增长。上海教育部门发布上海市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更是直接提出将继续提高本科生的推免比例和直博生以及硕博连读的比例。

但是从新增保研名额在不同层次院校间分配的情况来看,985的增幅有限,更多的是211以及部分双非院校得到了较大的扶持。增幅最大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一年间推免名额直接增长了33.88%。

声明:

1.扩增率=(2023推免人数-2022推免人数)/2022推免人数*100%。

2.本文数据根据各校官网等公开资料手工整理。因部分高校本科生推免外网公示不全,无法整理,仅供参考;如转载请联系小编,盗用必究。

3. 23保研率持续更新中,更多资讯请关注博雅数据库与保研人后续推送。

2、部分专业名额增加

首先,为了冲击双一流学科,提高学科评估结果,学校在分配保研名额的过程中会向本校的优势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倾斜。反之,相对弱势的学科很有可能会受到挤压,名额很有可能减少,各位保研er也不能盲目乐观。

其次,为了响应国家发展,各大院校会向社会急需专业倾注更多的资源。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蔡长华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硕士研究生招生增量主要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倾斜,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公共卫生等服务国家战略、社会民生急需领域相关学科倾斜。

推免作为高质量研究生招生的重要渠道之一,名额也同样向国家急需领域倾斜。比如22年开始上海交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生物医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农村发展、核科学与技术等国家急需领域相关专业只招收推免生,推免比例达到100%。如果你的专业刚好属于上述学科,那就提前恭喜啦!

3、专项指标名额有所变动

专项指标是学校为保护某些因成绩无法达标、但具备特殊才能的学生而设立的特殊指标,不占用上述通知下达的保研名额。该指标主要包括行政保研、支教保研、竞赛保研、校级互推保研等。

为了响应并支持国家发展,更好地培养思政教育人才、基层人才、支援贫困地区,进几年行政保研、支教保研的名额在逐步增加。但是学术专长和竞赛保研的门槛和竞争激烈程度会有所提升。想要通过获奖或者发文拿到保研资格开始变得格外不容易了。大家一定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政策,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尽早做打算呀!

四、保研名额对保研er来说意味着什么?

1、从名额变动趋势中看院校/学科发展

上面讲了这么多保研名额的分配规则,大家肯定都知道优势院校、强势学科的保研名额很可能增加。那我们也可以从保研名额的增减中看到学校、学科的发展。越有发展潜力的院校保研率的增长幅度越大,越受扶持越强势的学科保研名额才会稳步增长。

通过保研名额的变动趋势,我们就可以很好地对院校、专业进行评估,选择更有发展潜力、更强势的院系进行报名。

2、从往年名额中看最低排名

根据前几年的保研名额以及名额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粗略地对今年的指标进行估计。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保研的最低名次(最好往小一点去估计),然后我们再以此为依据,预测自己的成功推免的概率。

3、提前打算,提前准备

知晓保研名额对保研er来说最最最重要的必定是让我们能够提前做好准备。将自己的排名与保研名额进行对比,可以更早确定自己有没有机会保研,降低沉默成本。如果相差过大,就可以早点开始选择其他的升学道路。

另外了解保研所需的最低排名还可以帮助我们提前制定目标,量化努力,更好地冲击保研指标。目标只有足够清晰、量化,我们才有可能真正的圆梦名校!

保研名额的分配看起来都是一些宏观的政策,与个体的保研er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却支配了每个保研er的命运。我们不要小看保研名额分配规则的重要性,一定要紧跟时事,好好把握名额的变动规律,以更好地准备保研。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无论是宏观的政策还是微观的通知,我们都不能放过,保研的成败取决于无数细枝末节。只有做到尽善尽美,我们才能成功上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