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疣及其治疗

如题所述

寻常疣、扁平疣等,俗称“瘊子”,临床上非常常见。

一、发病机制: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HPV有上百种亚型,不同的亚型可以引起不同表现的临床表现。如寻常疣、掌跖疣主要与1/2/4型有关,扁平疣与3/10型有关,尖锐湿疣与6/11型有关,宫颈癌与16/18型有关。

二、传播途径:

人是HPV的唯一宿主。当接触到患者或被患者污染的物体时,病毒就有可能接种到有微小损害的皮肤,造成感染;而且自身传播也非常常见。

三、临床特点:

1、寻常疣:可以位于任何部位,最常见于手足及其他暴露、易受创伤的部位如头面部。包括一些特殊类型,如发生于眼睑、颈部的丝状疣、发生于甲周的甲周疣、发生于足底的跖疣。

2、扁平疣:最常见于面部及手背、手臂。

四、治疗:

理论上来讲,约75%的患者3年内可获得自发消退。但因为有自身传染的风险,所以建议在皮损较小、较少的时候及时治疗。目前并没有针对HPV的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方法主要是破坏及清除可见的病灶。常见的方法有: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外用药物等。(尖锐湿疣的处理在此不详谈)

1、冷冻治疗:用棉签沾取液态氮反复接触皮损,利用冷冻-融化的循环使局部细胞坏死。治疗时有可以耐受的疼痛,治疗后局部可能会有红肿、水疱。在1-2周的时间内,皮损表面会形成痂皮并脱落。痂皮脱落后需要复诊,以确定是否需要再次治疗。较大的皮损及手掌、脚掌的皮损一般需要多次治疗。治疗后可能会有局部色素加深,会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慢慢变淡,直到接近皮肤的颜色。总的来说是最方便、快捷、安全的治疗方法。

2、激光、电灼治疗:都是利用高温使皮损炭化、坏死。治疗前需要行局麻,治疗后有创面,需要注意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3、外用药物治疗:常用的有水杨酸制剂、维A酸类制剂(如维A酸乳膏、他扎罗汀凝胶等)、氟尿嘧啶软膏等。利用的是这些药物的角质剥脱、腐蚀作用。适用于较小的、表面角质层不厚的皮损,治疗周期长,可能需要数周至数月;使用时需要注意保护皮损周围的正常皮肤,比如可以现在正常皮肤上涂抹凡士林。可能会有皮损及周围皮肤的浸渍、刺激、糜烂等,对于较大、表面角质层较厚的皮损效果不佳。所谓“鸡眼膏”即含有以上成分,不建议患者自行使用“鸡眼膏”,临床常见皮损没有治疗好,但造成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外用“无花果汁”同样是利用腐蚀作用。

4、其他治疗方法:免疫调节剂、抗病毒药物,比如干扰素、卡介苗多糖核酸、胸腺肽、转移因子等,临床研究未显示有一致的疗效,不推荐做为一线治疗方法。

五、如何预防及注意事项:

1、避免去一些容易传染的场合,比如足疗、公共浴室搓澡。

2、处理好皮肤破损。比如甲周疣常见于经常长肉刺或者咬指甲的儿童,就是因为皮肤有破损而接种病毒。

3、常见眼睑多发丝状疣患者有揉眼习惯,颈部多发丝状疣患者有搓澡习惯,所以如果自身有疣体,不要自行刺激、摩擦。

4、多发跖疣患者常见合并多汗或足癣,因为多汗会导致浸渍,足癣会导致水疱、皲裂等,这样更容易导致跖疣自身传染,所以要保持足部干爽、同时治疗足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