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不受嗟来之食故事!

急!!!

1946年10月,经过漫长曲折的道路,在黑暗现实的教育和爱国民主运动的推动下,朱自清成为革命民主主义战士。朱自清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当时,美国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

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他身患重病,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他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患严重的胃病(严重的胃溃疡导致的胃穿孔)逝世,享年50岁。

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扩展资料:

朱自清作品介绍:

1922年:《雪朝》、诗集 。   

1923年 :《毁灭》、长诗。    

1924年 :《踪迹》集 、   诗和散文  。  

1928年 :《背影》、 散文 。   

1933年 :《春》、 散文 。   

1934年 :《欧游杂记》、散文 。   

1936年:《你我》、 散文 。   

1943年 :《匆匆》、 散文  。  

1944年 :《伦敦杂记》、 散文。    

1945年 :《国文教学》、论文集 。   

1946年  :《经典常谈》、论文集 。   

1947年:《诗言志辨》、诗论 。   

1947年 :《新诗杂谈》、 诗论。    

1948年 :《标准与尺度》、杂文集 。   

1948年:《语文拾零》、论文集 。   

1948年:《论雅俗共赏》、杂文集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自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1-19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互相征战,老百姓不得太平,如果再加上天灾,老百姓就没法活了。这一年,齐国大旱,一连3个月没下雨,田地干裂,庄稼全死了,穷人吃完了树叶吃树皮,吃完了草苗吃草根,眼看着一个个都要被饿死了。可是富人家里的粮仓堆得满满的,他们照旧吃香的喝辣的。

有一个富人名叫黔傲,看着穷人一个个饿得东倒西歪,他反而幸灾乐祸。他想拿出点粮食给灾民们吃,但又摆出一副救世主的架子,他把做好的窝窝头摆在路边,施舍给过往的饥民们。每当过来一个饥民,黔傲便丢过去一个窝窝头,并且傲慢地叫着:“叫化子,给你吃吧!”有时候,过来一群人,黔傲便丢出去好几个窝头让饥民们互相争抢,黔傲在一旁嘲笑地看着他们,十分开心,觉得自己真是大恩大德的活菩萨。

这时,有一个瘦骨嶙峋的饥民走过来,只见他满头乱蓬蓬的头发,衣衫褴褛,将一双破烂不堪的鞋子用草绳绑在脚上,他一边用破旧的衣袖遮住面孔,一边摇摇晃晃地迈着步,由于几天没吃东西了,他已经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走起路来有些东倒西歪了。

黔傲看见这个饥民的模样,便特意拿了两个窝窝头,还盛了一碗汤,对着这个饥民大声吆喝着:“喂,过来吃!”饥民像没听见似的,没有理他。黔傲又叫道:“嗟(jie),听到没有?给你吃的!”只见那饥民突然精神振作起来,瞪大双眼看着黔傲说:“收起你的东西吧,我宁愿饿死也不愿吃这样的嗟来之食!”

黔傲万万没料到,饿得这样摇摇晃晃的饥民竟还保持着自己的人格尊严,黔傲满面羞惭,一时说不出话来。
第2个回答  2006-11-19
朱自清有四点值得 我们去敬仰,一19岁上北大哲学系,27岁人教授二毛泽东称赞他一身重病,宁愿饿死,却不接受美国的救济粮三朱自清散文文笔优美,是救国知识分子
第3个回答  2006-11-19
就是2楼说的那么回事
第4个回答  2006-11-19
没有这回事,有就是宁愿饿肚子就是不去买外国货的事,具体什么还是问老师吧,知道就这些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