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考28778心理档案建立与管理考试大纲(高纲1996)?

如题所述


本大纲对应教材版本为:心理与教育测量(第四版),戴海崎、张锋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28778  心理档案建立与管理  南京师范大学编(2022年)
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心理档案建立与管理》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专业(独立本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本课程是为了充实考生在心理档案建立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为培养其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能力打基础。
本课程是在心理学基础课程之后的后继课程,通过系统学习使考生较系统地掌握中小学生心理测评与心理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较深入地将心理测评与中小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结合起来,学习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实际的中小学生心理档案管理。
二、课程目标(评价目标)
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使得考生能够:
1. 理解心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2. 掌握各类心理测量工具的理论基础;
3. 合理判断各类心理测验工具优劣,能确选择用于心理档案建立的心理测验工具;
4. 能正确实施选用的心理测验工具,并对实施结果进行解释;
5. 在一定程度上能依据实际情况编制用于心理档案建立的心理测验工具。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Ⅱ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并掌握一般测量与测验的定义、性质、理论基础、测量的意义和作用,了解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分类,理解 心理与教育测量工作者必备的素质要求和应遵守的道德准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测量的概念、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测量的基本要素与测量量表(第一节的内容)
识记:①测量的定义;②量表的定义;③度量的含义。
领会:①测量的要素;②物理测量、生理测量、社会测量和心理测量。
简单应用:①测量精确度的影响因素。
综合应用:①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等比量表四种不同水平测量量表的区别与应用。
(二)心理与教育测量的性质(第二节的内容)
识记:①心理与教育测量;②心理特质;③心理测验;④样本;⑤行为样本;⑥测验标准化。
领会:①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特征;②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基础)。
简单应用:①编制一个测验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
综合应用:①如何理解心理与教育测量量表的所属水平。
(三)心理与教育测验的种类及其功能(第三节的内容)
识记:①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成就测验和人格测验;②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③文字(纸笔)测验和非文字(操作)测验;④成就测验与预测测验,难度测验与速度测验,描述测验与诊断测验
简单应用:①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功能。
(四)心理与教育测量工作者的素质要求及道德准则(第四节的内容)
领会:①心理与教育测量工作者的道德准则。
简单应用:①心理与教育测量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三、本章关键问题
测量的基本要素;量表的不同水平及其各自特点;心理与教育测验的类型及功能。
点击下载:28778 心理档案建立与管理(高纲1996)【完整版】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