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排名2023年5月

如题所述

esi排名2023年5月如下:

中国大陆一共418所高校有学科进入全球前1%,其中新增9所,无退出。

新增高校为

西南民族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江苏海洋大学、宁波工程学院、天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福州联合学院、陕西中医药大学、湖南工程学院、湖北经济学院、山东工商学院。

机构方面,新晋机构有

崂山实验室、江苏高校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上海市女性生殖内分泌相关疾病重点实验室、湖北省肿瘤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武汉金银潭医院1、现代城市交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广东省天然产物绿色加工与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上海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等机构,名单详见本文最后。

全国有学科进入全球前1%的高校中

(北京协和医学院计入高校,北京协和医院计入机构,分开计算),中国科学院大学全球排名27名(进步5名)居全国第一, 清华大学全球排名43名(进步6名)居全国第二, 上海交通大学全球排名52名(进步8名)居全国第三, 浙江大学全球排名54名(进步9名)居全国第四、 北京大学全球排名56名(进步6名)居全国第五。

排名进步方面,全国高校均表现强劲

全国排名前50名的高校中,江苏大学(65)、深圳大学(63)、郑州大学(53)、中国石油大学(53)、武汉理工大学(52)、西北工业大学(51)、电子科技大学(46)、北京化工大学(41)、上海大学(41)、中国地质大学(38)、湖南大学(36)、华东师范大学(35)进步均超过35名。

全国排名51-100名的高校中

山东科技大学(108)、广东工业大学(102)、宁波大学(89)、西南交通大学(76)、南方科技大学(75)、青岛大学(7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72、河海大学(71)、陕西师范大学(69)、哈尔滨工程大学(68)、中国矿业大学(67)、南昌大学(67)、合肥工业大学(62)、北京交通大学(61)、安徽医科大学(61)进步均超60名。

另外,安徽财经大学(436)、湖南工商大学(408)、上海健康医学院(398)、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389)、辽宁工程技术大学(376)、成都大学(37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371)、徐州工程学院(370)、杭州医学院(368);

南昌工程学院/南昌理工学院(360)、西南林业大学(353)、东北电力大学(35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35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42)、赣南医学院(337)、长江师范学院(334)、南京审计大学(334)、东北财经大学(333)、北京农学院(323);

福建工程学(316)、五邑大学(314)、青海大学(312)、广东石油化工学院(312)、重庆科技学院(312)、上海体育学院(310)、西安工业大学(309)、西安石油大学(307)、新疆农业大学(306)、北京建筑大(303)、山东建筑大学(301)、浙江财经大学(300)进步均超过300名,表现强劲。

资料扩展

ESI,全称为“基本科学指标库”,是由 Web of Science™ 的父公司 Clarivate Analytics 旗下的科学衡量与分析工具 InCites™ 发布的,用来衡量科研成果对全球科学领域的影响力的指标数据库。该数据库通过追踪学术期刊和作者以及他们发表的论文的引用情况,评估研究机构、学者、文章、期刊在全球领域内的学术影响力,并依此分别进行排名,是学术界中重要的评价体系之一。通过 ESIFn 一般可以了解一个研究领域、计算机国家、某位学者的科研影响力等信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