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四——定语后置句(讲义)

如题所述


探索文言文的独特魅力——深入解析定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古汉语的瑰宝



    例一:寻找能出使秦国的人,却未能找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二:能发出铿锵之声的石头,遍地可见。(《石钟山记》)
    例三:富有的僧侣未能到达,贫穷的却来到了。(《为学》)
    例四:太子和知道此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冠冕相送。(《史记·刺客列传》)
    例五:千里马一顿饭能吃掉一石粟米。(《马说》)
    例六:集结了谢庄那些精于武术的年轻人。(《冯婉贞》)
    例七:那些身体沾湿但仍赴火线的人,左边三千,右边三千。(《韩非子》)
    例八:能当面指出寡人过失的群臣和百姓。(《邹忌讽齐王纳谏》)

定语后置的结构与特点



    固定格式“有……者”构成的句子,要注意区分主语或宾语位置。如“有吹洞箫者”,当人或物在句首,即为定语后置。

应试策略与技巧



    识别标志:“之……者”或“者”,找到主语或宾语,再调整定语位置。如“宾客知其事者”,调整后为“知其事之宾客”。
    区分“者”字结构与定语后置,前者如“智者”需翻译成“聪明的人”,后者如“宾客知其事者”应理解为“知道此事的宾客”。

实战演练



    例1. 与“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选项是:A.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例2. 在《论语·卫灵公》中,子贡问如何行仁,孔子的回答是:“工匠想要做好工作,必须先磨砺工具。在邦国,应当亲近贤能的大夫,结交仁德的士人。”
    例3. 《扶风记》中的介词结构后置句:“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于堂之北为亭,其南则池之。引水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阳歧山雨麦,其占为丰年。随后一月无雨,民忧。至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犹未满足。丁卯大雨,三日方止。官吏庭中相庆,商贾市上歌歌,农夫野间欢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