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期间醉酒驾驶是否可以取保,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来确定。
1. 醉酒驾驶肇事,符合条件的可以取保候审;
2. 醉酒驾驶的处罚包括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和罚款一千元至二千元;
3. 再次饮酒后驾驶的处罚为拘留十日以及罚款一千元至二千元,同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4. 醉酒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缓刑期间的法律规定:
1、缓刑的基本含义:缓刑是指对于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的犯罪分子,在考虑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改表现等因素后,法院决定暂缓执行其刑罚,给予一定期限的考验;
2、缓刑考验期的要求:在缓刑考验期内,被判缓刑的人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不得再次犯罪,同时还需遵守法院规定的一系列行为规范;
3、违反缓刑规定的后果:如果在缓刑考验期内有违法行为,特别是再次犯罪,法院有权撤销缓刑,执行原判的有期徒刑;
4、醉酒驾驶的法律风险:醉酒驾驶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时构成危险驾驶罪,可能会导致缓刑被撤销;
5、取保候审的条件:取保候审是指对于尚未判决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以暂时获释,等待审判的一种法律制度,是否适用取保候审需要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综合判断。
综上所述,缓刑期间醉酒驾驶是否可以取保候审需评估具体案情及遵循法律规定,鉴于醉驾可能导致的不同后果,如肇事、再次违法或重大交通事故,相应的法律后果包括取保候审、罚款、暂扣或吊销驾照,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五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