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 挽戴安澜将军诗的意思

如题所述

  诗词原文
  诗词名:五律·挽戴安澜将军 作者:毛泽东 朝代:近代 体裁:五律

  《五律·挽戴安澜将军》 作于1943年3月 外侮需人御, 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 勇夺虎罴威。 浴血冬瓜守, 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 壮志也无违。

  注释
  戴安澜:中国远征军英勇作战,在东吁保卫战中,歼灭日军5000多人。国民党200师师长,在缅甸抗击日军的战斗中牺牲,年仅38岁。4月解救日军围困英军7000多人。 外侮:外国侵略者,指日寇。 采薇:即诗经小雅中的采薇。语出《诗经·小雅·采薇》 虎罴:指敌人。 冬瓜、棠吉:缅甸地名。

  写作背景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对美国英国等国宣战。1942年,日本大举进攻缅甸。应英国政府的请求,国民政府派遣十万人远赴缅甸作战,号称“远征军”。远征军先后在同古、仁安羌、棠吉等地与日军作战,远征军主力第五军第二零零师师长戴安澜将军因撤退途中遭到日军伏击,身负重伤,不幸于5月26日殉国,时年38岁。同年秋,戴安澜将军追悼会在广西全州举行。毛泽东特撰此挽诗,遥奠忠魂。新中国成立后,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

  诗词鉴赏

  整体把握
  全诗40字,毛泽东写于1943年。此诗属于悼亡诗的挽诗,所悼念之人戴安澜是国民党第五军第二零零师师长,在远赴缅甸作战中壮烈牺牲。毛泽东通过这首诗歌颂这位抗日英雄,表达了号召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愿望,同时以戴安澜将军为代表歌颂了中华民族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的伟大精神。 全诗朴实庄重,平整肃穆,用典恰当,对仗工整。

  逐句分析
  首联直接写了戴安澜将军受命,慷慨远赴疆场的原因,烘托出戴安澜将军的凛然正气。 颔联突出戴安澜将军所率领的第二零零师的军威,“勇夺虎罴城”是对戴安澜将军生前战斗中的英勇善战的归纳。 颈联述说二零零师在冬瓜守卫战和棠吉攻击战两次战役中的光辉战绩。 尾联回到挽诗悼唁的主题:烈士英勇抗日,光辉献身,壮志未酬,虽死犹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8-11

    译文:在日本侵略中华大地时,须志士奋起抵御侵略者,将军受命于危难之中,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率部远征,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采薇》诗篇。将军所率领的二零零师,军事装备先进,武器精良,被称为机械化的部队,在抗击日本侵华战争,灭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威风。东瓜之战中,将军率领将士浴血奋战,拼死相守,终于坚守住了东瓜重镇。继之又在棠吉之战中,率领将士从日寇手中夺回了棠吉。一代抗日英杰竟然命丧缅北战场,将军虽壮志未酬,却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实践了自己的凌云壮志,死而无憾。

    原文:五律·挽戴安澜将军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