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什么不替吕布求情留下他在曹操帐下来害曹操

如题所述

  这个问题《三国演义》亦曾经提及,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中,写到吕布殒命,便说有诗论玄德曰:“伤人饿虎缚休宽,董卓丁原血未干。玄德既知能啖父,争如留取害曹瞒?”

  那我们不禁要问:1、吕布真的害得了曹操吗?2、曹操真想招降吕布吗?

  1、吕布害不了曹操

  吕布胸无大志。在与曹操的对战当中,吕布三番五次萌生投降之意,“太祖自征布,至其城下,遗布书,为陈祸福。布欲降,陈宫等自以负罪深,沮其计。”(《三国志》),他甚至在城楼上对曹军大喊:“你们不要打了,我投降明公(曹操)!”(“卿曹无相困,我当自首明公。”)而且真实的历史上,最后吕布也不是被擒的,而是主动投降的。

  《三国志》载:“太祖堑围之三月,上下离心,其将侯成、宋宪、魏续缚陈宫,将其众降。布与其麾下登白门楼。兵围急,乃下降。”——曹操围攻三个月,决水围城,吕布军中上下离心,其部下侯成、宋宪、魏续反叛,缚了陈宫投降,吕布在白门楼见敌军攻急,大势已去,于是令左右将他的首级交给曹操,左右不忍,便于十二月癸酉(198年2月7日)下城投降。

  吕布并非能夺取天下的“天下人”,这一点众所周知。他有勇无谋,极易上当,陈登几句话一说,他主意就变了。此前,他甚至为曹操把他视作“饥则为用,饱则荡去”的鹰犬而沾沾自喜。这样一个人,哪里害得了曹操?!

  既然害不了曹操,留下吕布对刘备就弊多利少了,更何况两人恩怨纠结甚深,刘备岂能安心?

  2、曹操未必真心招降吕布,反而可能在试探刘备

  《三国志》评吕布说:“有狮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覆,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译:吕布有狮子老虎那样的勇猛,却没有超群智慧的谋略,轻抚狡诈而反复无常,眼中有的只是私利。从古到今,没有象这样的人不被消灭的。)吕布反覆无常,见利忘义,连袁术都讨厌他,更何况多疑的曹操?

  曹操曾说:“布,狼子野心,诚难久养。”(译文:吕布,凶暴居心狠毒习性难改,很难长期的收留豢养。)可见曹操对其人性早已透彻,未必有招安之心。

  楼上的小鱼兄提到了“马超降刘备”的例子,可是马超投降刘备之后怎么样了?他并没有“成为镇守一方的虎将”——马超开始有些张狂,后来刘备设计教训了他,马超就变得战战兢兢、夹着尾巴做人。我们都知道一个武将要是没有了性格,那么他的才华也就被泯灭了,在后来讨伐汉中的过程中,马超的表现让刘备相当不满意。完全不见了当初席卷关西的威风,磕磕绊绊跟一个曹洪打了个互有胜负,甚至被一个老黄忠给抢了风头,马超的威望也一天一天的下降。汉中平定后,刘备甚至宁可用魏延来镇守,也不用马超,在内心深处,刘备对马超是有着深深的防备的。

  在蜀汉,马超过得非常不好,后来甚至出卖了好友彭羕的酒后胡言,导致彭羕被杀,从此人人见了马超都躲得远远的,谁都不去理睬他。最后,马超在孤独和压抑中度过了后半生,章武二年,年仅47岁就早早离开了人世。

  可见,那些有威望、有能力、有部曲(私兵部属)、自己当过老大的人,再投降别人,很难混得开的——马超尚且如此,何况两次“杀父”的吕布?

  因此,曹操可能并不想收服吕布,一心想除之,可吕布提出投降,曹操不想落个杀降的名声,就故意问刘备,如果刘备说杀,那就借刀杀人;如果刘备说不杀,那刘备也可能会暴露了自己的心思,曹操就马上会怀疑刘备。而刘备猜透了曹操的心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30
吕布作战的能力很强,但是也很不好控制,这一点和马超很像。
吕布如果跟了曹操,很可能像马超在刘备手下一样,成为镇守一方的虎将,虽然曹操不会给吕布太大的权力,但是一旦二人联手,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看看马超投靠刘备的结果就知道了,曹操的领导能力,可以驾驭吕布的。
曹操招降吕布,有风险,但也有好处,刘备不留下吕布,恐怕还有一层私心。
吕布和刘备一样,曾经是一方诸侯,投靠在曹操手下,待遇的级别自然不会太低,曹操招降了吕布,应该会保留他的小军事集团,就像刘备一样,留着关羽张飞,一旦有战事,吕布就会请兵出战,刘备就没有带兵逃脱的机会了,那么吕布就成了刘备的竞争对手,这一点是对刘备不利的,吕布一死,刘备在曹操哪里的地位,得到了一定得加强。对于那时的刘备来说,打击曹操不是最重要的,保全自己最要紧。
第2个回答  2010-07-01
刘备这样想的:吕布这厮,勇猛无敌。既然不能为我所用,就决不能放虎归山。
第3个回答  2010-06-30
刘备是个有心计的人,他只这样做是不可能的。况且当时刘备还没有把曹操看做大敌。就是这样!

参考资料:我的大脑

第4个回答  2010-06-30
三国演义中刘备素称仁义 吕布三姓家奴 理论上两者严重冲突刘备
更何况吕布在刘备出征时 奇袭徐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