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收支分类改革后经济分类和功能分类应该怎么区分?

这两种分类有没有重复啊,比如一项支出该按经济分类去做分录呢,还是按功能分类去做分录?比如学校要发工资,借应该记什么呢,从功能分类来看好像是属于“教育”类,但有好像是经济分类中的“工资福利支出”类,具体应该怎么做账呢,这只是举例,总体上应该怎么去区分呢,
不知道大家明不明白,那位高手指点一下,我把所有积分都贡献了,,

依据不同的维度划分的,经济分类比较具体,功能分类比较模糊:

收入分类反映政府收入的来源和性质,支出功能分类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支出经济分类反映各项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

经济分类是统计商品服务支出(公用经费)、个人和家庭支出和工资福利支出三个方面,这种分法即使公布到款,也会知道政府的钱花到哪里。

功能分类是统计系统支出(教育系统、行政系统、农林牧、卫生系统等等),这种分法即使公布到款以下的项依然不知道钱的具体去向。如人大事务、公立学校等。

支出经济分类是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所作的一种分类。在支出功能分类明确反映政府职能活动的基础上,支出经济分类明确反映政府的钱究竟是怎么花出去的。支出经济分类与支出功能分类从不同侧面、以不同方式反映政府支出活动。

支出功能分类、支出经济分类与部门分类编码和基本支出预算、项目支出预算相配合。在财政信息管理系统的有力支持下,可对任何一项财政支出进行“多维”定位。清清楚楚地说明政府的钱是怎么来的、干了什么事、最终用到了什么地方。

扩展资料

改革后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由“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构成。

一、收入分类收入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收入的来源和性质。根据目前我国政府收入构成情况,结合国际通行的分类方法,将政府收入分为类、款、项、目四级。其中,类、款两级科目设置情况如下:

1、税收收入。分设20款: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退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和牌照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其他税收收入。

2、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分设6款: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工伤保险基金收入、生育保险基金收入、其他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3、非税收入。分设8款: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彩票资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

4、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分设4款:国内贷款回收本金收入、国外贷款回收本金收入、国内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国外转贷回收本金收入。

5、债务收入。分设2款:国内债务收入、国外债务收入。

6、转移性收入。分设8款:返还性收入、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彩票公益金转移收入、预算外转移收入、上年结余收入、调入资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行政事业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1

区分如下:

1、适用范围不同

功能分类是统计系统支出(教育系统、行政系统、农林牧、卫生系统等等),这种分法即使公布到款以下的项依然不知道钱的具体去向,如人大事务、公立学校等;

经济分类是统计商品服务支出(公用经费)、个人和家庭支出和工资福利支出三个方面,这种分法即使公布到款,也会知道政府的钱花到哪里。

2、分类属性不同

支出功能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活动的不同功能和政策目标。

支出经济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

3、分类方式不同

支出功能分类将政府支出分为类、款、项三级。

其中,教育分设10款:教育管理事务、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留学教育、特殊教育、教师进修及干部继续教育、教育附加及基金支出、其他教育支出。

支出经济分类设类、款两级。

其中设置涉及教育事业的有:

(1)工资福利支出。分设7款: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伙食费、伙食补助费、其他工资福利支出。

(2)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分设4款:企业政策性补贴、事业单位补贴、财政贴息、其他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支出。

可以根据具体上述条款进行逐一甄别。

扩展资料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是指在我国现行《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的基础上,参照国际通行做法,构建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管理要求的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

新体系具体包括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收入分类反映政府收入的来源和性质,支出功能分类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支出经济分类反映各项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

参考资料来源: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依据不同的维度划分的,经济分类比较具体,功能分类比较模糊;
功能分类是统计系统支出(教育系统、行政系统、农林牧、卫生系统等等),这种分法即使公布到款以下的项依然不知道钱的具体去向,如人大事务、公立学校等;
经济分类是统计商品服务支出(公用经费)、个人和家庭支出和工资福利支出三个方面,这种分法即使公布到款,也会知道政府的钱花到哪里。
政府支出分类是将政府支出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归纳,以便准确反映和科学分析支出活动的性质、结构、规模以及支出的效益。按照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我国现行支出分类采用了国际通行做法,即同时使用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两种方法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以《2009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为例)。
支出功能分类。简单地讲,就是按政府主要职能活动分类。我国政府支出功能分类设置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等大类,类下再分款、项两级。主要支出功能科目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采掘电力信息等事务、粮油物资储备及金融监管等事务、国债事务、其他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支出经济分类。是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所作的一种分类。在支出功能分类明确反映政府职能活动的基础上,支出经济分类明确反映政府的钱究竟是怎么花出去的。支出经济分类与支出功能分类从不同侧面、以不同方式反映政府支出活动。我国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设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等12类,类下设款,具体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转移性支出、赠与、债务利息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和其他支出。
支出功能分类、支出经济分类与部门分类编码和基本支出预算、项目支出预算相配合,在财政信息管理系统的有力支持下,可对任何一项财政支出进行“多维”定位,清清楚楚地说明政府的钱是怎么来的,干了什么事,最终用到了什么地方,为预算管理、统计分析、宏观决策和财政监督等提供全面、真实、准确的经济信息。
下一步,将继续深化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建立统一规范、各级财政共同执行的政府收支科目体系,既体现公共财政要求,又满足实际需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3-13
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都属于辅助核算项,具体的信息看科目书就完了,收入挂功能,支出挂功能和经济分类,这个很好理解的
第4个回答  2021-02-0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