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是廿,三十是卅,四十是卌,那么五十、六十等以上的是什么呢

如题所述

五十为圩,六十为圆,七十为进,八十为枯,九十为枠,百为二圩,二百为皕。

一、圩的释义

[ xū ]

南方一些地区称集市。

[ wéi ]

1、防水护田的堤岸。

2、有圩围住的地区。

3、圩子,围绕村落四周的障碍物。

组词:圩日、圩田、圩场、圩垸、赶圩等。

二、圆

1、圆周所围成的平面。

2、圆周的简称。

3、形状像圆圈或球的。

4、圆满;周全。

组词:圆心、团圆、圆圈、半圆、圆周等。

组词

一、圆心 [ yuán xīn ] 

圆的中心;跟圆周上各点距离都相等的一点。

二、团圆 [ tuán yuán ] 

1、(夫妻、父子等)散而复聚。

2、圆形的。

三、圆圈 [ yuán quān ] 

圆形的圈。

四、半圆 [ bàn yuán ] 

1、圆的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周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叫做半圆。

2、半圆(弧)和直径所围成的平面。

五、圆周 [ yuán zhōu ] 

在平面上,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一定长为距离而运动一周所形成的轨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初、十、廿(niàn)、卅(sà)、卌(xì)等是古汉语中有关数字的并写形式。其中“卌”表示“四十”。至于50、60等有无并体字没有确切记载。我估计是因为无论是从日历天数的计年角度来看还是从文册编纂的分册角度来看,数字自50以后应用的频率不高,不象20、30那样频繁使用,所以古人也就没有必要造出那么多的生僻字来。一句话:语言文字是为人类的社会生活服务的,不是吗? 另外:二百字为皕(bì)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24
五十为圩、 六十为圆、七十为进、八十为枯、九十为枠、百为二圩、二百为皕。
一、圩
[wéi]
1、形声。从土,于声。本义:低洼区防水护田的土堤。
2、围绕村落四周的障碍物,也作“围子” 。
3、凹,中央低而四周高 。
[xū]
1、意为五十,如:圩一(五十一)。
2、湘、赣、闽、粤等地区的农村集市(古书中作“虚”) 。
二、圆
1、从中心点到周边任何一点的距离都相等的形。
2、完备,周全。
3、占梦以决吉凶。
4、意为六十。
5、货币单位。亦作“元”。
三、进
1、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
2、 跟“出"相对。
3、吃,喝。如:进食。
4、奉上,呈上。如:进言。
5、量词,旧式房院层次。
6、意为七十。
四、枯
1、在古代,枯表示数字“八十”。
2、“木”与“古”联合起来表示“古老的树木”。本义:年久的树木。
3、指失去水分,水全没有了。
4、没趣味,无生趣。
五、枠
枠,读成huà,汉字,同“桦”。本义为:九十(以前代表数字90)。
六、皕
皕,二个百组成,顾名思义就是二百的意思。“一皕子”也就是二百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