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英语学习中的不良心态

如题所述

李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课堂情境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和统一。只有在三者相互协调的基础上,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合理的行为需要,否则就会引起学习上缺乏成就感、胜任感及自尊感,就会抑制学习潜能的释放,引起学习过程中学习情绪的起落、徘徊停滞甚至滑坡等消极心理的产生,从而产生学习心理和动机的负面效应。英语学习过程中,由于教学水平、学生来源等种种主观及客观因素的存在,往往容易造成和引起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在课堂情境中失和,使课堂存在一些影响学习行为良性发展的负面的消极心理。怯懦心理这是英语学习中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在课堂上表现为缺乏自信心,心理高度紧张,怕老师提问,怕出错,怕出丑,怕同学们歧视笑话,导致结果为怕开口说英语,胆子越来越小。这种情况实际上是学习心理上与课堂情境以及其他因素形成相互冲突造成的,想学好,同时又怕学不好。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往往会趋向保守,自己对自己强调问题或作业等太难而原谅自己。惰性心理在课堂上表现为消极应付,不愿多读,不愿多用,抄袭别人的作业或其他任务,久而久之,干脆在英语课上不开口,即使非开口不可,也尽量少开口。依赖心理这种心理表现在大多数学生的身上。尊师守训的学生在学习中占大多数,但过分依赖老师和周围环境的学生也占不小的比例,这种心理往往使他们缺乏创新意识,缺少主见,随大流,人云亦云,与语言学习的规律、方法相悖,失去了语言学习的本意。气馁、失望、自卑心理这种心理主要在英语成绩较差的同学身上表现较普遍,在学习中怀疑自身能力,夸大自己的无能和失败,自己看不起自己,缺乏竞争意识,自己给自己敲退堂鼓,总感到无奈,所以就采取逃避举手发言,开口对话,提出疑问等消极方法进行自我封闭,自我防御。逆反心理这种心理在英语教学中表现得较为普遍。在课堂上往往表现为缺乏合作精神,对老师有抵触情绪。这往往是由于教师对他们不恰当的评价或过激的行为造成的,对学习效果的破坏性很大。其形成的原因多与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习惯不当有关。厌倦、麻木心理这种心理在英语学习中表现也比较突出。自己觉得升学无望,成绩的高低无所谓,缺乏上进心,表现为对学习英语失去兴趣,对英语教学的影响比较严重。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表现为极易受群体意识的影响,一个看着一个,你逃课了,我也想逃课,导致维持课堂秩序及进程的难度加大。再者,这种心理的存在最容易导致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的产生。首先,与英语课堂情境的创设、英语教师及学生本身有关;再者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有关。一方面,教师为片面提高英语成绩而采用不合理或极端的教学方法。学生自身的智力水平差异及学习态度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投入;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应试教育的压力,家长和社会望子成龙甚至是逼子成龙的做法,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学习过程中怯懦、自卑、惰性及逆反等种心理的产生。很显然,这些心理的存在,削弱了英语教学的活力,阻碍了英语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对英语教育的与学极为不利。而且这种心理的存在,也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使全面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成为一句空话。要想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英语素质,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克服外界因素的影响,消除这些消极心理。一、面向全体学生,转变英语教学观念,是克服消极心理产生的关键。素质教育的目的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选择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方式。英语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和提高优等生、尖子生的英语能力,其目的在于面向全体学生,共同提高。所以要想克服英语学习中这些消极心理的产生,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转变以考试分数、升学率作为唯一标准的教育质量观,树立以学生的基本素质的全面提高、个性特长协调发展为综合评价标准的教育质量观。”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明确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和要求,统筹兼顾,不歧视、排斥差生,才能有实现教学面向全体的可能性,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制止和消除消极心理的产生,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不同层次上的学生的英语水平。二、认真研究英语课堂教学理论,注重教学手段的改进,优化课堂设计这就要求英语课前设计要有针对性、计划性,教师要有优化教学过程的意识。所谓针对性,是指在了解学生英语基础的前提下分层、分类教学和指导。根据英语成绩的不同,课前认真筛选学情,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布置不同的课堂作业练习,多方位发挥英语教材的优势,使各层次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提高。切忌一个衡量标准,只要有进步,敢开口,就要给予鼓励和支持。所谓有计划性,是指教师要具有编辑能力、选择能力,明确自己对学情掌握程度,摸清学生的学习动机、心理动向,有目的、有计划地优化教学方案的设计,逐步提高成绩。切忌急于求成,所谓“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过于急燥,容易引发消极心态的产生。所以,英语课上,要着眼于教学手段的改进,使教学方法直接服务于学生,多给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机会,多给学生成功的机会、学懂学会的机会。因为成就感、自尊感可以激励积极的学习心理和向上的学习动机。三、改善英语课堂教学情境,密切师生关系英语课上,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心理上的远近、亲疏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受到教师呵护、关心、注意、尊重的那些差生,心理需求上会更接近老师,更会自然地表露出对英语学习的积极需求。所以说,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心理,从而勤奋好学,避免懒惰、逆反心理的滋生。另外,教师的言语行为所表现出的对学生的信任程度,决定着是否能及时缓解学生学习英语的紧张情绪,是否有利于克服交际运用中的心理障碍,是否使他们能够根据老师的要求,用所学知识进行真实或半真实的交际运用。作为教师,要珍惜学生的情感,欣赏他们的长处,尊重他们的意见、建议,做他们的朋友,切忌体罚、打骂、挖苦讽刺,多给予鼓励、支持、理解。一旦从心理上产生了良好的向师性,学习英语过程中所产生的消极心理就会烟消云散。四、要注重平时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健康心理的引导英语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想提高学习英语兴趣的持久程度,扩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情感投入程度,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及培养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竞争能力,只平时注重改变和调整教学组织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杜绝随意的掺和思想,杜绝正襟危坐、滥竽充数的“南郭”学生,从自身入手,正确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健康心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去寻找和获得更多更浓的兴趣以及更自然的英语习得手段;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英语学习的成功情趣,产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也只有这样,才能预防和杜绝消极因素的产生。英语教学归根结底要以语言的交际功能为纲,以培养学生运用所掌握的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最终目的。所以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语境、情境,协调教师、学生、课堂情境三大要素的关系,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主动投入,积极开口,解决学生学习英语上的实际困难,克服和杜绝消极心态的产生,更全面、更实际地提高全体学生的英语素质。(作者单位:沛县崔寨中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