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科毕业就业难吗?

着急 闹心啊

7月16日,共青团中央和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5月底,已签约和已有意向签约的大学生占49.81%,不想马上就业的学生占15.02%,而尚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为27.25%。其中,东部地区高校已签约和已有意向签约的学生为62.43%。调查结果同时显示,当前大学生求职心态趋于理性、务实和积极,64.09%的学生认为应靠自身全面素质的培养解决就业问题。作为一支重要的边缘性社会群体,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大学生就业:

  “难题”还是“伪问题”?

  伴随着高校扩招,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率连续走低。据教育部统计,2002年6月初次就业率为64.7%,与2001年同期相比下降5个百分点,年底就业率上升到80%;2003年时值“非典”,经党中央、国务院全面统筹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本科院校就业率为70%,高职专科就业率为55%;2004年本科院校就业率为73%,高职专科学校就业率为61%;2005年本科院校的就业率为72.6%。

  目前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形成了“大学生就业难”和“大学生就业难是个伪问题”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1.“大学生就业难”。这是当前大部分人的观点,在他们看来,大学生就业率连年下降就是有力的证据。一方面国家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目前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弹性降低,而城市有将近5000万的下岗职工,农村有大约1.5亿的剩余劳动力,加之413万的大学毕业生,使本就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如在城乡选择方面偏好大中城市,在地区选择上偏好东部发达地区;在就业部门与单位选择上,偏好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行业;在对就业与择业的认识上,存在“一步到位,终生不变”的观念,把初次择业看得过重等,这都使得当前大学生就业变得十分“困难”。

  2.“大学生就业难是个伪问题”。一些学者提出,“大学生就业难”只是表面现象,所谓“大学生就业难”只是个“伪问题”。首先从供给数量上看,虽然从1999年开始大学生数量大幅增加,但2006年也仅为413万人,还不到全国总人口的5%;以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数为例,2004年加拿大为580人,美国为520人,韩国为571人,而我国只有120人;按毛入学率计算,1997年欧美等发达国家为61.1%,其中美国、加拿大高达80.7%。我国即使按2004年数字统计,也才刚刚达到19%;韩国为71.69%,泰国为31.92%,故中国大学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其次从就业需求上看,当前对大学生还有着旺盛的需求:一是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二是在广大中西部地区、中小城镇大学生资源还极度匮乏;三是仅仅看就业率并不能说明整个就业问题,因为,当前高校仅把签发就业协议和派遣证作为就业率的计算方法并不科学,还存在着不少大学生隐性就业(即就业单位没有解决户口但已经就业);还有部分大学生是自由职业者或自主创业,这些大学生实际上已就业,但由于不符合发放派遣证的条件,学校没把他们列入就业行列,这就导致了就业率缩水的情况。因此,“大学生就业难”的观点可能把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给夸大了。

  以上两种观点针锋相对又各有道理。在笔者看来,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观点恰恰说明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尴尬困境:一方面,大学生总量不多但部分地区(如大中型城市)和部分专业的大学生因在市场上“供给过量”找不着工作;另一方面,不少企业打着“高薪”的灯笼却招聘不到满意的毕业生。这一尴尬困境体现的是中国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市场———政府———高校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对策:

  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协调与合作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结构性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大学生、市场、高校三者的协调与合作。

  1.政府: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做好宏观调控,给大学毕业生创造一个比较平等的竞争择业环境。首先,政府应做好长远规划,协调城乡二元结构差异和区域差距,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问题。其次,短时间内政府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当务之急应该是通过法律、政策等手段消除那些妨碍大学生就业的制度、政策壁垒,尤其是关于户口和流动问题,这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大学生涌向大城市就业难的现状,但可以有效缓解当前大量学生纷纷积压在大城市求职的状况。第三,适当把资源向中小城镇倾斜,缩小城市和地区在政治资源上的差异,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向不发达地区、小城镇等地区移动,这样不仅能为小城镇带来人力资源,也能相应缓解大中城市的压力,促进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最后,政府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协调学校与市场之间的信息沟通,除了制定所谓的就业率指标外,更应该注重宏观上的规划和指导,合理引导高校的招生规模以及市场经济结构。

  2.大学生:转变传统就业观念,走向市场。目前我国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9%,已经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阶段”,现在的大学生,无论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数量都要比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中专生还要多。因此,今天的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等、靠、要”心理和“一步到位、终生不变”的就业心态;应调整自己的目标,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观念和就业新观念;同时注意提高自身能力,主动多方面寻找就业机会和就业渠道。令人欣慰的是,“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中指出,有66.10%的学生月收入期望值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这一现象表明,目前大学生的高标准就业观念已经在改变。

  3.市场:优化结构,协调与政府、高校的信息沟通。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需要利用价格杠杆来协调劳动力资源(包括大学生)在各行业、部门间的分配,以此优化市场经济结构;同时,应该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做好与高校、社会等的互动,如与学校“联合”培养市场所需人才等,使各项资源都能得到合理利用。

  4.高校:改革教育模式,与企业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一方面,高校应充分了解市场信息,把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与市场接轨;在招生过程中应根据本校和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确定生源和数量,避免盲目招生;在培育学生期间应注意提高师资力量,切实培养出有真才实学的、有能力的大学生;在学生将近毕业期间,应加强针对大学生的就业信息服务,解决因供需脱节和因信息不畅产生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主动与市场、社会接轨,考虑与相关部门和企业联合“办学”,在专业课程设置、招生规模大小等方面与企业等进行协商,同时也注意引导学生及早了解、参与企业,通过系统实习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16
我的回答不知道对的用处的大不大!
首先我我告诉你我是一个中专生!现在虽然优点后悔为什么 没上高中!但是生活告诉我!我可以的!我有能力为自己的未来打出一翻天地!!!
我相信你也能!相信自己才会成功!
你也要相信我哦!我可以的!你也可以的!呵呵!我们一起努力啊!
忽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