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中国人怎样读电报消息?

电报消息是用英文字母拼写成的吗,?那时中国人基本不懂英语,怎么解读电报消息?

电报自清慈禧时代引进中国时,当时的大清邮政颁布了电报明码,把约9000个汉字和二三百个标点符号和中文、满文、藏文常用符号,以四位数字0000----9999按部首顺序进行编码。在电报线路上传的就是四位一组的数字,收到后再查表把对应的代码翻译成汉字,一直沿用至今。港版电码本基本和清朝差不多,陆版电报码只剩6763字,删去不少繁体字。职业报务员是必须把电报码背熟的,不管是字译码还是码译字,都熟练得张口就来。

至于军用密电,也是从明码中变化而来。在广东的孙中山故居里有些密电展示,“广”字的明码是1639,而密电中的编码是“91639”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22
抗战时期,中国军队通过电报网接收和发送电报信息。在电报网中,每个汉字对应一个数字,这些数字被称为“报码”。在发送电报时,报码会被加密,以防止被敌方窃取。
在接收电报时,报码会被解密,然后被翻译成汉字。每个汉字的翻译规则可能会因为不同的军队和地区而有所不同,但通常会遵循一些通用的原则。
例如,在国军中,每个汉字的翻译规则通常是由一个数字加上一个符号组成,符号可以是“-”、“/”、“#”、“$”等。例如,“报”字对应的报码是“100”,“译”字对应的报码是“200”。
在翻译电报时,需要遵循一些规则,例如“先报码,后汉字”,“同码字不混淆”等。这些规则可以帮助译电员更好地理解电报内容,并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总之,抗战时期,中国军队通过电报网接收和发送电报信息,以传递情报和命令。这些电报的接收和翻译工作通常由译电员来完成,他们需要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以准确理解电报内容并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第2个回答  2014-03-28
不是 当时的电报都是用数字俗称电码来代替汉字 比如 我这个字 可以用1 或者2 或者12 或者123等等代替 发报的时候只需要按顺序打出这些数字即可 为了扰乱敌人破译电码 通常都是不加标点符号 由专门的情报特工接收 才能看懂 但是有些时候也必须要查电码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