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泡酒后味道如何?

如题所述

可以的吧。
佛手酒是一种药膳
【特点】疏肝理气,和脾温胃。适用于胃气虚寒、胃腹冷痛、慢性胃炎等症。
【原料】佛手30克、白酒1000克
【制作过程】
1. 将佛手洗净,用清水润透后切片,再切成1厘米正方形小块,待风吹略收水气后,放入坛(瓶)内,然后注入白酒,封口浸泡。
2. 每隔5天,将坛搅拌或摇动1次,10天后即可开坛,滤去药渣即成。
【用法】饮用时,根据自己的酒量,每次可服用3~5克。

不知道这个佛手是不是你说的佛手果?!是的话记得点击采纳。我正挣分呢。
佛手酒一是地方菜品名称,能 疏肝理气,和脾温胃,适用于胃气虚寒、胃腹冷痛、慢性胃炎等症;二是一种经过各种药材浸泡的药酒。
【菜名】 佛手酒
【所属菜系】 全部
【特点】 疏肝理气,和脾温胃。适用于胃气虚寒、胃腹冷痛、慢性胃炎等症。
【原料】 佛手30克、白酒1000克
【来源】民间方
【制作过程】
1. 将佛手洗净,用清水润透后切片,再切成1厘米正方形小块,待风吹略收水气后,放入坛(瓶)内,然后注入白酒,封口浸泡。
2. 每隔5天,将坛搅拌或摇动1次,10天后即可开坛,滤去药渣即成。
【用法】饮用时,根据自己的酒量,每次可服用3~5克。

2药膳方剂编辑
佛手酒(一)
【配方】佛手3000克,白酒1000毫升。
【制作】
1.将佛手洗净,用清水润透回软,切成片,再切成约1厘米见方的小块,待风吹略收水气后,下入酒坛内装好,加人白酒,封浸泡。
2.每隔5天开坛搅拌一次,浸泡10天后,即可开坛,滤去渣,药酒即成。
【食法】每日1-2次。少量饮用。
【功效】疏肝理气,能养肝,和脾,温胃。
佛手酒(二)
[配方] 佛手片、干荸荠、莲子肉、红枣、柿饼、橄榄、桂圆、薏苡仁30克,大麦烧酒2500毫升。
[制法] 将前8味捣碎切片,置容器中,加入烧酒,密封,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备用。
[功用] 健脾养、通隔开胃。
[主治] 翻胃噎隔。
[用法] 口服。每次温服10~20毫升,日服3次。
[附记] 引自《验方新编》验之临床,多效。
佛手酒(三)
[配方] 人参、黄芪(蜜炙)、茯苓、白术(炒)、灵芝、黄精(制)、制首乌、佛手、五味子、白酒。
[制法] 制成酒剂。每瓶450毫升分装,待用。
[功用] 大补气血、健脾益肾、养心安神、搞老延寿。
[主治] 贫血、眩晕、健忘诸症。
[用法] 口服。每次温服10~15毫升,日服2次。凡年老体弱,气血不足而目眩晕不寐,健忘惊悸、贫血者,服之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常服此酒,能使精血充实,脾立健旺、须发不白、耳聪目明,容颜不衰、健康长寿。
[附记] 引自《中国基本中成药》。验之临床,本药酒有较好的治疗和养生保健作用。凡外感发热及温热病患者忌服。
佛手酒(四)
[配方] 人参60克,鹿茸、桂圆肉各30克,川附片60克,陈皮90克,狗脊(沙烫去毛),枸杞子、补骨脂(盐水制),金樱内、韭菜子、淫羊藿(羊油制),怀牛膝、灵芝各120克,黄精(酒炙)、冬虫草、当归、佛手、驴肾各60克,麻雀头50个(约30克),红糖3000克,红曲240克,白蜜5000克,45度白酒50千克。
[制法] 将前19味称取加工洁净,炮制合格的药材。放置洁净容器内,装上回流罐,另取白酒,分别放入白酒25、15、10千克。加入红曲兑色,每次均加热至酒沸半小时后,放去药液,将残渣压榨,榨出液与3次浸出液合并,混匀,置罐内,混匀,储存1个月,静置,滤过,分装即得。
[功用] 滋补气血、助阳益肾。
[主治] 肾阳虚损,精血耗伤、气血虚弱、体质虚弱、神情倦怠,腰酸腿软,四肢无力,手足不温,精神不振,阳痿不举,肾衰寒气,造精早泄,阴囊湿冷,妇妇女白带清稀等症。
[用法] 口服。每次服9~15毫升,日服2~3次。
[附记] 引自《中药制剂汇编》,验之临床,用治上述各症,坚持服用,每收良效。阴虚阳亢者忌服。
佛手酒(五)
[配方] 牛膝、草乌(甘草、银花水制)、桂枝、松节、羌活各90克,防风、鸡血藤、人参、甘草各120克,木瓜、威灵仙各60克,革解、川芎、当归、苍术。白芍、乌梢蛇(酒制)、佛手各150克,穿山龙、志鹤草、红曲、五加皮、独活各240克,红糖3000克,白蜜5000克,白酒适量(约50千克)。
[制法] 将前23味粗碎,(除组曲外)置容器中,装回流罐,另取45度白酒,分次加入25、15、10千克,加入红曲兑色,每次均加热至酒沸30分钟,取出药液,将残渣压榨,榨出液与3次浸出液合并,置罐内,混匀,储存1个月,静置滤过,即得。
[功用] 驱寒散风刮湿、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 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肩背沉酸、四肢麻木)。
[用法] 口服。每次服15—30毫升,日服2次。
[附记] 引自《北京市中成药规范》(第二丹)。验之临床,坚持服用,每收良效。孕妇忌服。
佛手酒(六)
[配方] 五加皮、红花各7.5克,当归、玫瑰、桅子、白蔻仁各6克,佛手、黄柏、甘草、白芷、菊花、知母、木瓜、官桂、陈皮、丁香各3克,玉竹150克,木香2.4克,酒酿2000毫升,蜂蜜300克,白糖500克,烧酒1坛(约10千克)。
[制法] 将前18味捣碎,置酒坛中,加入烧酒,酒酿、蜂蜜和白糖,密封,浸泡10天后去渣即得。
[功用] 养阴清热、活血通络,散寒止痛、调和肝肾。
[主治] 慢性风湿,筋骨无力,肝胃不和,食少脘痞、两胁胀痛及小便不利等症。
[用法] 口服。每次服15~30毫升或随量饮用,日服3次。
[附记] 引自《清大医院方》。验之临床,多效。
佛手酒(七)
[配方] 佛手120克、五加皮30克、木瓜12克、小山桅、广陈皮各15克,高良姜、砂仁、肉桂各9克,当归18克,青皮12克,木香、公丁香各6克,白酒10千克、冰糖1500克。
[制法] 将前12味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用文火加热,30分钟,过滤去渣,加入冰糖,待溶化后,贮瓶备用。
[功用] 疏肝理气、和牌温胃。
[主治] 肝郁气滞、脾胃不和,胸胁满门心烦、气逆欲呕、食欲不振,胃脘胀痛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早、中各服1次。
[附记] 引自《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验之临床,坚持服用,确有良效。孕妇忌服。
佛手酒(八)
[配方] 大砂仁、大佛手、大山楂各30克,黄酒(或米酒)500毫升。
[制法] 将前3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黄酒,密封,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 理气、活血、调经。
[主治] 经期延后,量少色暗有块、小腹及胸胁、乳房胀闷不舒、时有叹息,精神忧虑、舌谷正常、脉弦涩。
[用法] 口服。每次服15~30毫升,每日早、晚各服1次。
[附记]引自《百病饮食自疗》。不善饮酒者,可以醋代酒浸泡,服时加冰糖适量减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0-02
有点不好形容的别扭味
第2个回答  2014-10-02
唉 你那个佛手干净吗 不会是求神拜佛或者大街上买的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