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新区是什么

重庆才设立两江新区 能不能详细介绍下这对重庆的发展有什么好处?

国家级新区多数有一级行政管理权,行政级别一般是副省级。

拓展资料

一、国家级新区

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国家级新区是中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设立的一种新开发开放与改革的大城市区。

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批,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

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后,国家级新区成为新一轮开发开放和改革的新区。1992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成立,1994年3月天津滨海新区成立,2010年6月重庆两江新区成立,2011年6月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成立,2012年8月兰州新区成立,2012年9月广州南沙新区成立,2014年1月陕西西咸新区成立、贵州贵安新区成立,2014年6月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大连金普新区成立,2014年10月四川天府新区成立,2015年4月湖南湘江新区成立,2015年6月南京江北新区成立,2015年9月福建福州新区成立、云南滇中新区获批成立,2015年12月哈尔滨新区成立,2016年2月长春新区成立,2016年6月江西赣江新区成立,2017年4月河北雄安新区成立。

截至2018年6月,中国国家级新区总数共有19个。此外,还有武汉长江新区、合肥滨湖新区、郑州郑东新区等地区在申报中。

二、新区政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属的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认为,数十部区域性经济政策文件层次分明、定位清晰。这些区域经济政策主要分三大类:国家级新区、改革开放试验区和区域规划。

国家级新区包括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兰州新区、广州南沙新区、陕西西咸新区、贵州贵安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大连金普新区、四川天府新区、湖南湘江新区、南京江北新区、福州新区、云南滇中新区、哈尔滨新区、长春新区、江西赣江新区和河北雄安新区,面积以平方千米计。这些新区是国家重点支持开发的区域。

同新区相比,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改革开放试验区及相关试验区(合作区)范围比较大,包括:成都和重庆城乡统筹试验区、武汉和长株潭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以及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区域政策各有侧重

国家级新区具有改革先行先试区、新产业集聚区等特征。通过完善基础设施,这些新区交通更便捷、设施更完善、经济更繁荣、环境更美好,比老城区更有吸引力,可吸引老城区的经济要素向新区转移,从而减轻老城区的压力。

“从促进改革的角度说,这些新区实际上就是新的特区。为促进所在区域加快发展,带动周边地区,国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往往给予较大力度的支持。规划建设新区就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对于设立相关试验区(示范区、合作区),肖金成认为,主要是为了深化体制改革进行试验,为更大范围的改革进行探索和积累经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国家级新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21-01-08
具体到A股市场上,房地产、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石油天然气化工、材料工业、电子信息、电力、交通建设等8大板块30只个股有望在新区发展中受益。

1.从浦东、滨海开发区的发展来看,经济的发展为土地升值赋予了相当广阔的上升空间。目前,在重庆区域有房地产开发业务的上市公司包括渝开发、迪马股份、广宇发展、东方银星、招商地产、保利地产等。

2.《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若干意见》第四部分明确指出了发展壮大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石油天然气化工、材料工业和电子信息五大支柱产业。首先,中央明确提出要打造汽车名城、摩托车之都。目前,重庆市在汽摩方面有长安汽车、宗申动力、迪马股份、中国嘉陵。同时,得益于重庆战略地位的辐射作用,四川省装备制造业的东方电机、海特高新、成发科技,材料工业的攀钢钢钒、攀渝钛业、重庆钢铁,电子信息领域的四川长虹、旭光股份、鹏博士,石油天然气化工方面的,四川美丰、川化股份、泸天化亦有望受益。

3.从水力和煤资源来看,四川水资源丰富,主要是水力发电,而重庆以煤炭资源为主,主要是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到夏天用不完,到冬天不够用。如果互补,就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又可节约资源。与此相关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三峡水利、九龙电力、涪陵电力、岷江水电、乐山电力、川投能源、西昌电力等。

4.改善交通,是重庆经济区未来5年的重头戏,重庆路桥和四川路桥可重点关注。

此外,重庆是传统重化工业城市,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条件限制,大部分化工企业分布于主城区沿长江、嘉陵江区域。此前,重庆已明确提出到2007年,将主城区29户重点污染安全隐患企业全部搬迁。渝三峡、建峰化工、ST渝万里、攀渝钛业、西南合成等重庆化工类及其它工业上市公司存在搬迁预期。

参考资料:http://guba.eastmoney.com/look,600877,6008582344.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