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平面布置,竖向布置的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应符合哪些要求

如题所述

高层建筑结构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是尽量避免结构扭转和局部应力集中,平面宜简单、规则、对称,刚心与质心或形心重合:高层建筑结构竖向布置的基本原则是要求结构的侧向 刚度和承载力自下而上逐渐减小,变化均匀、连续,不突变,避免出现柔软层或薄弱层。

高层建筑结构的竖向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高层建筑的竖向体型宜 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结构的侧向刚度宜下大上小,逐渐均匀变化,不应 采用竖向布置严重不规则的结构。

2、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 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70%或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

建筑屋面为坡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檐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建筑屋面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屋面面层的高度;同一座建筑有多种形式的屋面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

扩展资料:

合理布置竖向交通中心,确定楼梯、电梯的数量和布置方式,保证使用效率和防火安全;内外建筑装修、构造、用料和做法必须适应因风力、地震、温度变化等所引起的变形和安全问题;在建筑艺术方面,要考虑高大体型在城市和群体中的形象和全方位造型效果。

总平面布局要加大防火间距,处理严重的日照干扰,为大量集中的人口疏散和停放车辆安排通道和场地;在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将多层重复建筑平面布局标准化、统一化,以满足主体结构、设备管线电气配线分区、防火疏散等竖向设计的要求。

对建筑抗震的三个水准设防要求,是通过“两阶段”设计来实现的,其方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采用与第一水准烈度相应的地震动参数,先计算出结构在弹性状态下的地震作用效应,与风、重力荷载效应组合,并引入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进行构件截面设计,从而满足第一水准的强度要求。

第二步时采用同一地震动参数计算出结构的层间位移角,使其不超过地震规范所规定的限值;同时采用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变形能力和塑性耗能。

从而与第三水准相对应的地震动参数,计算出结构(特别是柔弱楼层和抗震薄弱环节)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使之小于抗震规范的限值。并采用必要的抗震构造措施,从而满足第三水准的防倒塌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结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层建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1

1、平面布置

平面形状简单、规则、对称尽量使质心和钢心重合。

要求:

偏心大的结构扭转效应大,会加大端部构件的位移,导致应力集中。平面突出部分不宜过长。扭转是否过大,可用概念设计方法近似计算钢心、质心及偏心距后进行判断,还可以比较结构最远边缘处的最大层间变形和质心处的层间变形,其比值超过1.1者,可以认为扭转太大而结构不规则。

高层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布置,当由于使用功能与建筑的要求,结构平面布置严重不规则时,应将其分割成若干比较简单、规则的独立结构单元。对于地震区的抗震建筑,简单、规则、对称的原则尤为重要。

2、结构立体布置

结构竖向布置最基本的原则是规则、均匀。

要求介绍:

规则,主要是指体型规则,若有变化,亦应是有规则的渐变。体型沿竖向的剧变,将使地震时某些变形特别集中,常常在该楼层因过大的变形而引起倒塌。

均匀是指上下体型、刚度、承载力及质量分布均匀,以及它们的变化均匀。结构宜设计成刚度下大上小,自下而上逐渐减小。下层刚度小,将使变形集中在下部,形成薄弱层,严重的会引起建筑的全面倒塌。

如果体型尺寸有变化,也应下大上小逐渐变化,不应发生过大的突变。上不楼层收进使得体型较小的情况经常发生,但是对于收进的尺寸应当限制。收进的部位越高,收进后的平面尺寸越小,高振型的影响明显加大。如果上部楼层外挑,造成“头重脚轻”的状况,将使扭转反映明显加大,竖向地震影响也明显变大。

扩展资料

高层建筑面临的综合问题主要有下面几点:

(1) 关于城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问题,应遵照城市规划部门指定的地段和控制高度建造,而不能完全根据建筑本身的需要。

(2) 高层建筑由于应力增加,设备和装修水平必须提高,施工难度增大,因而造价必然大大高于多层建筑。因此,需要各专业设计人员密切合作使平面布局合理,提高使用系数,做到构造简洁,自重轻,便于安装,综合降低造价。

(3) 高层建筑最突出的是防火设计,各专业设计人员应严格遵守《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施工总平面布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结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层建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2-16
首先结构布置应满足建筑及机电设备功能要求;其次应根据模型计算,满足规范的各项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做到安全、可靠、经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5-05
高层建筑结构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是尽量避免结构扭转和局部应力集中,平面宜简单、规则、对称,刚心与质心或形心重合:高层建筑结构竖向布置的基本原则是要求结构的侧向 刚度和承载力自下而上逐渐减小,变化均匀、连续,不突变,避免出现柔软层或薄弱层。
高层建筑结构的竖向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高层建筑的竖向体型宜 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结构的侧向刚度宜下大上小,逐渐均匀变化,不应 采用竖向布置严重不规则的结构。
2、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 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70%或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
3、为防止结构出现薄 弱层,A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 的80%,不应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65%;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 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75%。
4、抗震设计时,结构竖向抗侧力构件宜上 下连续贯通。‍
5、抗震设计时,当结构上部楼层收进部位到室外地面的高度H 与房屋高度H之比大于0.2时,上部楼层收进后的水平尺寸B 不宜小于下部楼层水平尺寸B的0.75倍,当结构上部楼层相对于下部楼层外挑时,下部楼层的水平尺寸B不宜小于上部楼层水平尺寸B 的0.9倍,且水平外挑尺寸a不宜大于4m。
6、结构顶层取消部分墙、柱形成空旷房间时,其楼层侧 向刚度和承载力可能与其下部楼层相差较多,形成刚度和承载力突变,使结构顶层的地震反 应增大很多,所以应进行详细的计算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
7、高层建筑宜设地下 室,而且同一结构单元应全部设置地下室,不宜采用部分地下室,地下室应有相同的埋深。
高层建筑结构平面布置应符合下述规定:
1、在高层建筑的一个独立结构单元内,宜使结构 平面形状简单、规则,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均匀。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平面布置。
2、高层 建筑宜选用风作用效应较小的平面形状。
3、抗震设计的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其 平面布置宜简单、规则、对称,减少偏心;平面长度L不宜过长,突出部分长度不宜过大, 不宜采用角部重叠或细腰形平面图形。
4、抗震设计的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混合 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其平面布置应简单、规则,减少偏心。
5、结构平面布置应 减少扭转的影响。
相似回答